一种按摩器的降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26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器的降噪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空腔内设有可往复移动的运动杆,所述运动杆的按摩端穿过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杆上固定套设有导向件和硅胶圈,所述硅胶圈位于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导向件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润滑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运动杆与导向件之间增加润滑物,具有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器的降噪结构
本技术属于健身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按摩器的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按摩器是根据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中医学以及多年临床实践而研制开发出的新一代保健器材。它不仅拥有八大仿真功能,让消费者确实体会到针灸、推拿、按摩、锤击、火罐、刮痧、瘦身、免疫调节八种功能的美妙感觉,还有治疗高血压的独特功效。可用于放松肌肉、舒缓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细胞新陈代谢、增强皮肤弹性,可缓解疲劳、明显减轻各种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和肌肉酸痛、放松身体减轻压力和减少皮肤皱纹等功效,尤其是健身后,需要使用按摩器放松身体。现有的按摩器由于按摩头往复运动,按摩器会产生一定噪音,影响客户使用,同时,还会降低按摩器的使用寿命。因此,专利技术人致力于设计一种按摩器的降噪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器的降噪结构,通过在运动杆与导向件之间增加润滑物,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按摩器的降噪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空腔内设有可往复移动的运动杆,所述运动杆的按摩端穿过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运动杆上固定套设有导向件和硅胶圈,所述硅胶圈位于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导向件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润滑物。进一步,所述润滑物为半固体状润滑油或储油圈。进一步,所述导向件为一体成型的铜套。进一步,所述导向件和硅胶圈位于所述壳体的定位槽内并抵接所述壳体。进一步,所述运动杆的驱动端与一连杆连接,所述连杆通过偏心轮与一马达传动连接。进一步,所述导向件和硅胶圈位于所述运动杆的按摩端与驱动端之间,所述运动杆的按摩端与所述导向件之间固定套设有一防漏油圈,所述防漏油圈位于所述壳体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按摩器的降噪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空腔内设有可往复移动的运动杆,所述运动杆的按摩端穿过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运动杆上固定套设有导向件和硅胶圈,所述硅胶圈位于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导向件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润滑物。进一步,所述润滑物为半固体状润滑油或储油圈。进一步,所述导向件包括一铜套和一固定铜圈,所述铜套与所述固定铜圈同轴并套设于所述固定铜圈外,所述铜套和所述固定铜圈内径相等。进一步,所述铜套内壁远离所述固定铜圈端设有一环形的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固定铜圈底部配合形成所述凹槽。进一步,所述固定铜圈底部和所述台阶上分别设有一储油槽,两个所述储油槽位于所述凹槽两端并与所述凹槽连通。进一步,两个所述储油槽内填充有半固体状润滑油;或所述润滑物延伸至两个所述储油槽内。进一步,所述导向件和硅胶圈位于所述壳体的定位槽内并抵接所述壳体。进一步,所述运动杆的驱动端与一连杆连接,所述连杆通过偏心轮与一马达传动连接。进一步,所述导向件和硅胶圈位于所述运动杆的按摩端与驱动端之间,所述运动杆的按摩端与所述导向件之间固定套设有一防漏油圈,所述防漏油圈位于所述壳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运动杆与导向件之间增加润滑物,减少运动杆与导向件之间的摩擦,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同时,还具备冷却、密封和清洗杂质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按摩器的降噪结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按摩器的降噪结构剖视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按摩器的降噪结构中铜套的剖视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按摩器的降噪结构剖视放大图;图5是图4中A处放大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按摩器的降噪结构中铜套的剖视放大图。图示说明:1、壳体,11、底座,12、外盖,2、驱动机构,21、马达,22、偏心轮,23、连杆,3、运动杆,4、按摩头,5、硅胶圈,6、铜套,61、凹槽,62、第一储油槽,7、防漏油圈,8、润滑物,9、固定铜圈,91、第二储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一种按摩器的降噪结构,包括一壳体1、一驱动机构2、一运动杆3、一按摩头4、一导向件和一硅胶圈5。参照图1,所述壳体1包括一底座11和一外盖12,外盖12盖设于底座11上形成一空腔,该空腔内设有一定位槽,用于收容并固定导向件和硅胶圈5,定位槽底部间隔设有多个凹槽,以便增大硅胶圈5与底座11和外盖12之间的摩擦力。参照图1和图2,所述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运动杆3往复移动,驱动机构2包括马达21、偏心轮22和连杆23,马达21固定于底座11底部,马达21的传输轴穿过底座11并伸入壳体1的空腔内,偏心轮22和连杆23均收容于壳体1的空腔内,偏心轮22固定于马达21的传输轴上,连杆23一端与偏心轮22的偏心轴连接,该连杆23另一端与运动杆3的驱动端连接。参照图1至图3,所述运动杆3用于带动按摩头4往复移动,该运动杆3收容于壳体1的空腔内,运动杆3的按摩端穿过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外,按摩头4固定于运动杆3的按摩端上,运动杆3上固定套设有一导向件和一硅胶圈5,导向件和硅胶圈5位于运动杆3的按摩端与驱动端之间,本实施例中,导向件为一铜套6,为运动杆3的直线运动起导向作用,防止运动杆3运动过程中上下跳动或左右晃动,该铜套6一体成型,铜套6内壁上设有一环形的凹槽61,该凹槽61内填充有润滑物8,本实施例中,该润滑物8为半固体状润滑油或储油圈(储油圈内吸满润滑油),以便给运动杆3表面润滑,减小运动杆3与铜套6之间的摩擦,减小噪音,硅胶圈5收容于壳体1的定位槽内并位于铜套6与壳体1之间,为运动杆3的往复运动提供缓冲力,铜套6和硅胶圈5两端抵接壳体1的定位槽侧壁,运动杆3的按摩端与铜套6之间固定套设有一防漏油圈7,该防漏油圈7位于壳体1内。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按摩器的工作原理为:马达21驱动偏心轮22转动,产生震动,偏心轮22通过连杆23带动运动杆3在铜套6内前后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按摩头4往复运动并产生震动。参照图2,本实施例按摩器的润滑过程为:运动杆3在铜套6内往复移动的过程中,运动杆3与铜套6之间产生摩擦,凹槽61内的润滑物给运动杆3润滑,减小了铜套6与运动杆3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降低了运动杆3的摩擦噪音。实施例2参照图4至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导向件包括一铜套6和一固定铜圈9,铜套6与固定铜圈9同轴并套设于固定铜圈9外,铜套6和固定铜圈9内径相等,铜套6内壁远离固定铜圈9端设有一环形的台阶,该台阶与固定铜圈9底部配合形成导向件的凹槽61,固定铜圈9底部和铜套6的台阶上分别设有一储油槽,即第一储油槽62和第二储油槽91,第一储油槽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器的降噪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空腔内设有可往复移动的运动杆,所述运动杆的按摩端穿过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杆上固定套设有导向件和硅胶圈,所述硅胶圈位于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导向件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润滑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器的降噪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空腔内设有可往复移动的运动杆,所述运动杆的按摩端穿过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杆上固定套设有导向件和硅胶圈,所述硅胶圈位于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导向件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润滑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摩器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物为半固体状润滑油或储油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摩器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为一体成型的铜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摩器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一铜套和一固定铜圈,所述铜套与所述固定铜圈同轴并套设于所述固定铜圈外,所述铜套和所述固定铜圈内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按摩器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内壁远离所述固定铜圈端设有一环形的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固定铜圈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雄何剑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大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