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骨质疏松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256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更年期骨质疏松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巧妙地利用离合器将上肢锻炼装置和下肢锻炼装置进行选择性的离合,上肢锻炼装置利用行星齿轮绕主齿轮进行转动的同时进行自转的特性,患者可以通过套筒驱动行星齿轮进行公转,实现竖直平面上的绕圈运动,由于套筒的转动被两组限位杆限制,使得套筒在纵向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带动上肢进行纵向的往复运动,运动方向多样且锻炼效果显著,下肢锻炼装置利用偏心设置的脚踏板实现腿部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的往复摆动,进一步提高了训练康复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操作简单,运动锻炼方式多样,患者可通过连接的肌力测量仪进行实时的肌力测量与监控,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更年期骨质疏松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的
,尤其涉及更年期骨质疏松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女性更年期一定要做好预防骨质疏松的工作,因为骨质疏松对更年期女性危害比较大。女性更年期预防骨质疏松首先要注意饮食营养,多吃含钙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牛奶(或奶制品)、蛋类、豆类、鱼类、瘦肉、绿叶蔬菜、糙米、海带、紫菜、虾皮以及带骨头的鱼罐头等食品,其中以虾皮含钙量最高,据测每100克虾皮含钙1克,经常吃虾皮,对骨骼大有好处。其次,女性更年期预防骨质疏松要增加户外活动和晒太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持之以恒,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骨骼的营养,提高钙质的吸收和利用率,减轻骨骼的骨质脱钙,以延缓骨衰老,由此可知,更年期女性针对骨质疏松病患则需要积极得进行运动锻炼来达到训练康复的目的,而对于如何时刻关切和监测自身的肌力变化情况,通常现有技术中我们往往采用肌力测量仪进行肌力测试,方法很简单将其按压在指定的肌肉测量区进行测量,肌力测量仪会存储并记忆该区域肌力的相关数据,然后通过传输线或者蓝牙数据传输输送给使用者,实现实时监控肌力的目的,从而根据测量结果分配适量的运动量以达到最佳的康复训练效果。现有的肌力训练器,大多结构复杂,且操作程序繁琐,且仅仅只有锻炼手臂或者仅仅只有锻炼腿部的肌力训练装置,不能进行上肢和下肢配合进行肌力训练的效果,且训练效果单一,通常只驱动上肢或者下肢进行单向的反复移动,训练效果差,训练时间久了之后会产生单向的肌肉困乏等情况,因此,我们亟待一种结合上肢和下肢一起进行协同运动,且运动方向多样的更年期骨质疏松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器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更年期骨质疏松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器,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更年期骨质疏松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器,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连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端连接上肢锻炼装置,下端连接下肢锻炼装置,所述的上肢锻炼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锥齿轮,所述的下肢锻炼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锥齿轮,所述的支架上竖向转动连接有两组同轴心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连接一离合器,满足离合器可以使得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的第一转轴另一端连接一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的第二转轴另一端连接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的上肢锻炼装置包括两组横向延伸且沿纵向间隔的两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安装一圆形壳体,所述的壳体的开口方向朝向远离两固定板中心的方向上,两组所述的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一纵向穿入壳体的主轴,所述的主轴同轴安装有一主齿轮,所述的主齿轮啮合一沿圆周方向滑动配合在壳体内底面的行星齿轮,所述的壳体内的圆周侧壁上连接有与行星齿轮相啮合的内齿圈,所述的主轴上同轴转动连接一圆形密封板,满足密封板和壳体配合用以限制行星齿轮沿纵向方向上的位移,所述的行星齿轮的转轴连接一双向丝杠,所述的双向丝杠螺纹配合一圆形套筒,所述的圆形套筒沿轴向滑动配合有两组呈对称布设的限位杆,其中一限位杆的一端沿周向滑动配合在密封板上,另一限位杆沿周向滑动配合在壳体上,所述的双向丝杠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一与两组限位杆的端部相配合的限位板,所述的主轴经皮带与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过渡轴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的过渡轴端部连接第一锥齿轮;所述的支架上挂设一肌力测试仪,所述的肌力测试仪上连接有一组相互配合的魔术贴,所述的肌力测试仪与安装在支架上的信息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的信息处理器和离合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满足控制器控制离合器和信息处理各部件完成工作。优选的,所述的下肢锻炼装置包括两组纵向间隔布设且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驱动盘,所述的驱动盘上端的偏心位置上安装一驱动销,所述的驱动销上转动连接一矩形脚踏板,所述的脚踏板相对的一侧壁上连接一纵向设置的驱动杆,侧壁的另一端则开有纵向设置的通孔,两组脚踏板上的驱动杆和通孔分别交错进行配合,满足两组脚踏板之间只能发生纵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移,所述的驱动盘同轴连接一直齿轮,两组所述的直齿轮啮合传动,其中一直齿轮啮合一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过渡齿轮,所述的过渡齿轮同轴连接一第五锥齿轮,所述的第五锥齿轮啮合一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的第六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同轴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圆形套筒外套设有防滑海绵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巧妙地利用离合器将上肢锻炼装置和下肢锻炼装置进行选择性的离合,方便患者进行四肢协同运动或者进行单独的上下肢锻炼,增加了训练器的实用性,且上肢锻炼装置利用行星齿轮绕主齿轮进行转动的同时进行自转的特性,患者可以通过套筒驱动行星齿轮进行公转,实现竖直平面上的绕圈运动,由于套筒的转动被两组限位杆限制,使得套筒在纵向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带动上肢进行纵向的往复运动,运动方向多样且锻炼效果显著,下肢锻炼装置利用偏心设置的脚踏板实现腿部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的往复摆动,进一步提高了训练康复效果,本技术结构巧妙,操作简单,运动锻炼方式多样,对更年期骨质疏松患者的训练康复提供一种极佳的运动装置,同时,患者可通过连接的肌力测量仪进行实时的肌力测量与监控,预防及训练效果显著,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视角一。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视角二。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上肢锻炼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上肢锻炼装置去掉圆形壳体后的立体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圆形壳体及其连接部分的立体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下肢锻炼装置的立体结构图视角一。图8是本技术下肢锻炼装置的立体结构图视角二。图9是本技术中肌力测量仪的立体结构图。附图标记:1.支架;2.座椅;3.第一锥齿轮;4.第二锥齿轮;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离合器;8.第三锥齿轮;9.第四锥齿轮;10.固定板;11.圆形壳体;12.主轴;13.主齿轮;14.行星齿轮;15.内齿圈;16.密封板;17.双向丝杠;18.圆形套筒;19.限位杆;20.限位板;21.过渡轴;22.肌力测试仪;23.信息处理器;24.驱动盘;25.驱动销;26.脚踏板;27.驱动杆;28.通孔;29.直齿轮;30.过渡齿轮;31.第五锥齿轮;32.第六锥齿轮;33.防滑海绵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9,更年期骨质疏松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器,包括支架1,所述的支架1上连接座椅2,座椅2可以进行竖向位置的调节,使其适应不同的使用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更年期骨质疏松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器,包括支架(1),所述的支架(1)上连接座椅(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上端连接上肢锻炼装置,下端连接下肢锻炼装置,所述的上肢锻炼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锥齿轮(3),所述的下肢锻炼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锥齿轮(4),所述的支架(1)上竖向转动连接有两组同轴心设置的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所述的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之间连接一离合器(7),满足离合器(7)可以使得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同步转动,所述的第一转轴(5)另一端连接一与第一锥齿轮(3)啮合的第三锥齿轮(8),所述的第二转轴(6)另一端连接与第二锥齿轮(4)啮合的第四锥齿轮(9);/n所述的上肢锻炼装置包括两组横向延伸且沿纵向间隔的两固定板(10),所述的固定板(10)上安装一圆形壳体(11),所述的壳体的开口方向朝向远离两固定板(10)中心的方向上,两组所述的固定板(10)之间转动连接一纵向穿入壳体的主轴(12),所述的主轴(12)同轴安装有一主齿轮(13),所述的主齿轮(13)啮合一沿圆周方向滑动配合在壳体内底面的行星齿轮(14),所述的壳体内的圆周侧壁上连接有与行星齿轮(14)相啮合的内齿圈(15),所述的主轴(12)上同轴转动连接一圆形密封板(16),满足密封板(16)和壳体配合用以限制行星齿轮(14)沿纵向方向上的位移,所述的行星齿轮(14)的转轴连接一双向丝杠(17),所述的双向丝杠(17)螺纹配合一圆形套筒(18),所述的圆形套筒(18)沿轴向滑动配合有两组呈对称布设的限位杆(19),其中一限位杆(19)的一端沿周向滑动配合在密封板(16)上,另一限位杆(19)沿周向滑动配合在壳体上,所述的双向丝杠(1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一与两组限位杆(19)的端部相配合的限位板(20),所述的主轴(12)经皮带与转动连接在支架(1)上的过渡轴(21)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的过渡轴(21)端部连接第一锥齿轮(3);/n所述的支架(1)上挂设一肌力测试仪(22),所述的肌力测试仪(22)上连接有一组相互配合的魔术贴,所述的肌力测试仪(22)与安装在支架(1)上的信息处理器(23)电连接,所述的信息处理器(23)和离合器(7)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满足控制器控制离合器(7)和信息处理各部件完成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更年期骨质疏松肌少症患者智能康复训练器,包括支架(1),所述的支架(1)上连接座椅(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上端连接上肢锻炼装置,下端连接下肢锻炼装置,所述的上肢锻炼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锥齿轮(3),所述的下肢锻炼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锥齿轮(4),所述的支架(1)上竖向转动连接有两组同轴心设置的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所述的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之间连接一离合器(7),满足离合器(7)可以使得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同步转动,所述的第一转轴(5)另一端连接一与第一锥齿轮(3)啮合的第三锥齿轮(8),所述的第二转轴(6)另一端连接与第二锥齿轮(4)啮合的第四锥齿轮(9);
所述的上肢锻炼装置包括两组横向延伸且沿纵向间隔的两固定板(10),所述的固定板(10)上安装一圆形壳体(11),所述的壳体的开口方向朝向远离两固定板(10)中心的方向上,两组所述的固定板(10)之间转动连接一纵向穿入壳体的主轴(12),所述的主轴(12)同轴安装有一主齿轮(13),所述的主齿轮(13)啮合一沿圆周方向滑动配合在壳体内底面的行星齿轮(14),所述的壳体内的圆周侧壁上连接有与行星齿轮(14)相啮合的内齿圈(15),所述的主轴(12)上同轴转动连接一圆形密封板(16),满足密封板(16)和壳体配合用以限制行星齿轮(14)沿纵向方向上的位移,所述的行星齿轮(14)的转轴连接一双向丝杠(17),所述的双向丝杠(17)螺纹配合一圆形套筒(18),所述的圆形套筒(18)沿轴向滑动配合有两组呈对称布设的限位杆(19),其中一限位杆(19)的一端沿周向滑动配合在密封板(16)上,另一限位杆(19)沿周向滑动配合在壳体上,所述的双向丝杠(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会芳苏晓川赵移畛滕军燕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