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25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包括针体,所述针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针筒,所述针筒的内侧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针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针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药液箱,所述药液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所述药液箱的内侧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贯穿密封滑动连接有加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压强差实现了对针筒内的反复吸取药液,提高了对病人病变部位的注射效率,大大的降低的病人的痛苦,节约了医护人员的时间,通过对连接头连接处的固定和密封更好的保证了连接头的稳定性,防止连接头的脱落和药液的外渗对病人皮肤带来的损害,保护了病人的安全,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内科给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肿瘤给药
,尤其涉及一种肿瘤内科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会出现不同于正常细胞的代谢变化,同时肿瘤细胞自身可通过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之间的转换来适应代谢环境的改变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恶性肿瘤可分为癌和肉瘤,癌是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肉瘤是指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和软骨组织等,发生的恶性肿瘤,如由大肠黏膜上皮形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黏膜上皮癌,简称大肠癌,由皮肤上皮形成的称皮肤上皮癌,简称皮肤癌等等,所以,若医生说某某人患的是癌症,即表明患者长的是恶性肿瘤;若说某某人患的是胃癌,意思是患者的胃黏膜上皮形成的癌症,若说患者得的是胃肉瘤,则表明这种恶性肿瘤不是由黏膜上皮细胞所形成的,可能由平滑肌细胞恶变引起,或是属于胃的恶性淋巴瘤等;传统的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基本上都是一次性注射多少量,再次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包括针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针筒(2),所述针筒(2)的内侧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7),所述活塞(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8),所述针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7),所述针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药液箱(4),所述药液箱(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座(3),所述药液箱(4)的内侧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滑板(9),所述滑板(9)的顶部贯穿密封滑动连接有加药管(10),所述加药管(10)的外侧壁与药液箱(4)贯穿固定连接,所述加药管(10)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密封塞(11),所述药液箱(4)的顶部贯穿开设有气孔(13),所述药液箱(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包括针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针筒(2),所述针筒(2)的内侧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7),所述活塞(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8),所述针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7),所述针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药液箱(4),所述药液箱(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座(3),所述药液箱(4)的内侧壁密封滑动连接有滑板(9),所述滑板(9)的顶部贯穿密封滑动连接有加药管(10),所述加药管(10)的外侧壁与药液箱(4)贯穿固定连接,所述加药管(10)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密封塞(11),所述药液箱(4)的顶部贯穿开设有气孔(13),所述药液箱(4)的内侧壁贯穿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延伸至针筒(2)的内部,所述方形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滤网(22),所述方形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端部与滤网(22)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方形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门(12),所述针筒(2)的底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夹紧机构,所述针筒(2)的底部紧密贴合有连接头(5),所述连接头(5)的外侧壁与密封夹紧机构的外侧壁紧密贴合,所述连接头(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吸水层(27),所述连接头(5)的外侧壁开设有定位槽(26),所述连接头(5)的底部贯穿固定连接有针头(6),所述针头(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单向机构,所述针筒(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端部与定位槽(26)的内侧壁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方形槽内侧壁转动连接的旋转轴(18),所述旋转轴(1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叶片(19),所述旋转轴(18)的外侧壁相互啮合有锥齿轮(20),所述锥齿轮(2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轴(21),所述搅拌轴(21)的端部与滤网(22)的外侧壁一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内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夹紧机构包括与圆形槽内侧壁顶部固定连接的转杆(29),所述转杆(2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阔敖亮李艳陈方姗徐山凌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