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包括小腿垫及脚掌垫,所述小腿垫设有承托小腿的凹槽及用于将小腿固定于所述凹槽内的固定件;所述脚掌垫由柔性材料制成,其两侧设有将所述脚掌垫连接成环形以包裹脚掌的连接件;所述小腿垫与所述脚掌垫之间连接有可调节长度的连接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昏迷患者足下垂及足跟、外踝压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对于昏迷的患者,通常使用枕头垫高下肢,以防足跟、外踝产生压疮,该方法需要采用被子顶住足部,需要较多的床上物品来完成防足下垂及压疮的工作。市面上销售的防足下垂的工具,更多是适合正常人使用,不适合昏迷患者使用;此外还有包裹式的工具,但不利于时刻观察足部情况,也不够通风透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昏迷患者足下垂及足跟、外踝压疮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包括小腿垫及脚掌垫,所述小腿垫设有承托小腿的凹槽及用于将小腿固定于所述凹槽内的固定件;所述脚掌垫由柔性材料制成,其两侧设有将所述脚掌垫连接成环形以包裹脚掌的连接件;所述小腿垫与所述脚掌垫之间连接有可调节长度的连接带。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弹性布带,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凹槽一侧,另一端设有第一公魔术贴,所述第一公魔术贴与设于所述凹槽另一侧的第一母魔术贴配合粘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沿所述凹槽的轴向设置一个或多个。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设于所述脚掌垫一面的第二公魔术贴,所述第二公魔术贴与设于所述脚掌垫另一面的第二母魔术贴配合粘贴。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凹槽的两侧对称设有卡扣,所述连接带共两个,其一端与所述脚掌垫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卡扣;所述连接带的一面设有第三公魔术贴,其自由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公魔术贴配合粘贴的第三母魔术贴。进一步的,所述小腿垫呈U型,其由医用棉布包裹记忆棉制成。进一步的,所述脚掌垫呈长方形,其材质为弹性棉布。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带包括一端与所述小腿垫固连的上带和一端与所述脚掌垫固连的下带,所述上带的自由端与一公扣活动连接,所述下带的自由端与一母扣活动连接,所述公扣与所述母扣插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所述的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小腿垫和脚掌垫可有效地固定昏迷患者的足部,连接带可方便地调节长度,以适合不同体型的昏迷患者及有效地防止足部下垂;小腿垫和脚掌垫均采用半包裹式,可使足跟和外踝露出,有效地预防了压疮的产生,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观察足部的皮肤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另一种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的结构图;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其中:1、小腿垫;11、凹槽;12、固定件;13、卡扣;2、脚掌垫;21、连接件;3、连接带;31、上带;32、下带;33、公扣;34、母扣。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主要结构包括小腿垫1、脚掌垫2和连接带3。小腿垫1呈U型,其由医用棉布包裹记忆棉制成,其形成的凹槽11用于承托小腿,记忆棉的使用可自动记忆形状,增加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凹槽11的一侧设有固定件12,该固定件12为弹性布带,其一端固定于凹槽11上,另一端则设有第一公魔术贴;凹槽11的另一侧对应第一公魔术贴设有第一母魔术贴,固定件12可跨过3凹槽11粘贴于凹槽11的另一侧,以固定凹槽11内的小腿。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固定件12可沿凹槽11的轴向设置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个。脚掌垫2呈长方形,其材质为弹性棉布,采用柔性的材料,可将脚掌垫2围绕患者脚掌包裹成环形,以露出足跟,防止压疮的产生。脚掌垫2的两侧设有固定环形的连接件21,该连接件21为设于脚掌垫2一面的第二公魔术贴和另一面的第二母魔术贴,既可有效地连接,又可方便地调节环形的大小。连接带3共两个,其连接于小腿垫1和脚掌垫2之间。凹槽11的外部两侧对称设有卡扣13,每个连接带3的一端与脚掌垫2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对应的卡扣13。连接带3的一面设有第三公魔术贴,其自由端部设有与第三公魔术贴配合粘贴的第三母魔术贴,通过调节第三母魔术贴与第三公魔术贴的粘贴位置,即可调节连接带的长短,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其使用方法如下:1、将患者的小腿放进小腿垫1的凹槽11中,调整位置露出外踝,用固定件12固定小腿;2、将脚掌垫2包裹患者的脚掌,通过连接件21固定;3、调节连接带3的长度,以使足部不下垂为宜。实施例2一种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主要结构包括小腿垫1、脚掌垫2和连接带3。小腿垫1呈U型,其由医用棉布包裹记忆棉制成,其形成的凹槽11用于承托小腿,记忆棉的使用可自动记忆形状,增加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凹槽11的一侧设有固定件12,该固定件12为弹性布带,其一端固定于凹槽11上,另一端则设有第一公魔术贴;凹槽11的另一侧对应第一公魔术贴设有第一母魔术贴,固定件12可跨过3凹槽11粘贴于凹槽11的另一侧,以固定凹槽11内的小腿。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固定件12可沿凹槽11的轴向设置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个。脚掌垫2呈长方形,其材质为弹性棉布,采用柔性的材料,可将脚掌垫2围绕患者脚掌包裹成环形,以露出足跟,防止压疮的产生。脚掌垫2的两侧设有固定环形的连接件21,该连接件21为设于脚掌垫2一面的第二公魔术贴和另一面的第二母魔术贴,既可有效地连接,又可方便地调节环形的大小。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带3包括一端与小腿垫1固连的上带31和一端与脚掌垫2固连的下带32。其中,上带31的自由端与一公扣33活动连接,下带32的自由端与一母扣34活动连接,公扣33与母扣34插接,可方便分离小腿垫1和脚掌垫2,利于患者穿脱,同时,通过抽拉上带31或下带32的自由端,可方便快速调节连接带3的长度。其它结构和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垫及脚掌垫,所述小腿垫设有承托小腿的凹槽及用于将小腿固定于所述凹槽内的固定件;所述脚掌垫由柔性材料制成,其两侧设有将所述脚掌垫连接成环形以包裹脚掌的连接件;所述小腿垫与所述脚掌垫之间连接有可调节长度的连接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垫及脚掌垫,所述小腿垫设有承托小腿的凹槽及用于将小腿固定于所述凹槽内的固定件;所述脚掌垫由柔性材料制成,其两侧设有将所述脚掌垫连接成环形以包裹脚掌的连接件;所述小腿垫与所述脚掌垫之间连接有可调节长度的连接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弹性布带,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凹槽一侧,另一端设有第一公魔术贴,所述第一公魔术贴与设于所述凹槽另一侧的第一母魔术贴配合粘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沿所述凹槽的轴向设置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足下垂及压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设于所述脚掌垫一面的第二公魔术贴,所述第二公魔术贴与设于所述脚掌垫另一面的第二母魔术贴配合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伊娜,林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