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鴷专利>正文

一种下颌角截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18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下颌角截骨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颌角截骨定位装置,包括依次首尾铰接的握持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标尺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处还设有定位拉钩,所述下颌角截骨定位装置的开口方向与定位拉钩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握持杆上设有可沿握持杆移动的第一定位片固定件,所述标尺杆上设有可沿标尺杆移动的第二定位片固定件,还包括定位片,所述定位片由第一定位片固定件延伸至第二定位片固定件、且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片固定件和第二定位片固定件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下颌角截骨定位装置可以保证将术前设计运用到实际中,能够达到精确截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颌角截骨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下颌角截骨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下颌角截骨术是一类面部骨骼轮廓整复术,有助于改善重塑下三分之一面部的轮廓,在东亚女性具有较好的使用前景。随着整形外科手术的发展,口内入路的下颌角肥大整复术已成为主流术式,针对下面部骨性肥大能够起到较好的疗效,且不会遗留可见的切口瘢痕。但由于术中视野小而深,难以充分暴露。虽然术前可以通过口腔全景位片确定下颌神经管走形,设计截骨线,但在实际手术中难以精准实现,大多仍然依靠经验性治疗,在截骨过程中存在误差。如若偏离预设安全的截骨范围,除了会误伤下牙槽神经导致永久性口周麻木外,还可能因为截骨不当导致脸部外观畸形,给病人造成痛苦。此外截骨往往缺乏客观标准,截骨曲线无法达到自然流畅,部分患者对术后疗效并不满意。虽然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发展,下颌骨3D截骨导板的方法使下颌角成形术的操作和手术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这类个性化导板多数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对医疗场所消毒要求较高,且需提前一定时间进行制作,比较繁琐,无法满足所有的患者的诉求。既往也存在下颌截骨定位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颌角截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首尾铰接的握持杆(1)、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和标尺杆(4),所述握持杆(1)和标尺杆(4)之间的夹角的可调节范围为15~60°,所述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的连接处还设有定位拉钩(5),所述下颌角截骨定位装置的开口方向与定位拉钩(5)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握持杆(1)上设有可沿握持杆(1)移动的第一定位片固定件(6),所述标尺杆(4)上设有可沿标尺杆(4)移动的第二定位片固定件(7),还包括定位片(8),所述定位片(8)由第一定位片固定件(6)延伸至第二定位片固定件(7)、且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片固定件(6)和第二定位片固定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颌角截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首尾铰接的握持杆(1)、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和标尺杆(4),所述握持杆(1)和标尺杆(4)之间的夹角的可调节范围为15~60°,所述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的连接处还设有定位拉钩(5),所述下颌角截骨定位装置的开口方向与定位拉钩(5)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握持杆(1)上设有可沿握持杆(1)移动的第一定位片固定件(6),所述标尺杆(4)上设有可沿标尺杆(4)移动的第二定位片固定件(7),还包括定位片(8),所述定位片(8)由第一定位片固定件(6)延伸至第二定位片固定件(7)、且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片固定件(6)和第二定位片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角截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1)的长度为10-12cm,所述握持杆(1)为圆柱形,所述握持杆(1)的截面的直径为6-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角截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为圆柱形,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截面的直径为3-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角截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鴷杜安通祝捷
申请(专利权)人:朱鴷杜安通祝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