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牵引床的腰部推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149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牵引床的腰部推拿装置,包括:调节底座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底座组件上的顶腰调节机构及固定于所述顶腰调节机构上的顶腰组件;所述调节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导轨及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有U型固定架,所述U型固定架的底面上固定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所述U型固定架的上端部固接有连接杆。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由度的位移,减少医生操作,而且具有多功能的顶腰装置,能配合医生起到有效的腰椎间盘突出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牵引床的腰部推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腰部推拿装置的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牵引床的腰部推拿装置。
技术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胸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及脊柱相关疾病等脊柱椎骨间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简称椎间病)是一些常见顽症,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群中97%患有脊椎疾病,近年来,又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在45岁以下的人群中,40%以上的人患有各种类型的脊椎疾病,儿童脊柱侧弯症的发病率高达25%以上。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办公室白领以及学生教师等人群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活动锻炼,久坐不动,长期积累将造成脊椎损伤,另外腰部损伤也长期影响广大机动车驾驶员的生活,这使得腰椎牵引系统的应用人群从传统的体力劳动者为主扩展到更广泛的腰部损伤人群。市场上已有许多牵引床,但是绝大多数都没有推拿按摩装置,或者其顶腰功能相对简陋,只能进行单一的推顶功能,不能控制其顶腰位置,顶腰速度与频率,与临床医生的交互性也不好,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治疗也不能很好的做到量化,主要的腰部推顶还得依靠医师的手法来完成,造成了医疗人员的紧张,牵引床弥补医师人员人手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牵引床的腰部推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调节底座组件(10)、活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底座组件(10)上的顶腰调节机构(30)及固定于所述顶腰调节机构(30)上的顶腰组件(20);/n所述调节底座组件(10)包括第一导轨(12)、与所述第一导轨(12)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导轨(13)及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12)与第二导轨(13)上的滑块(14),所述滑块(14)上固定有U型固定架(15),所述U型固定架(15)的底面上固定有第三导轨(16),所述第三导轨(16)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7)与第二滑块(18),所述U型固定架(15)的上端部固接有连接杆(11);/n所述顶腰调节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牵引床的腰部推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底座组件(10)、活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底座组件(10)上的顶腰调节机构(30)及固定于所述顶腰调节机构(30)上的顶腰组件(20);
所述调节底座组件(10)包括第一导轨(12)、与所述第一导轨(12)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二导轨(13)及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12)与第二导轨(13)上的滑块(14),所述滑块(14)上固定有U型固定架(15),所述U型固定架(15)的底面上固定有第三导轨(16),所述第三导轨(16)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7)与第二滑块(18),所述U型固定架(15)的上端部固接有连接杆(11);
所述顶腰调节机构(30)包括第一顶腰调节组件与第二顶腰调节组件,所述第一顶腰调节组件固定于第一滑块(17)上,所述第二顶腰调节组件固定于第二滑块(18)上;所述第一顶腰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顶腰调节组件结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顶腰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顶腰调节组件上分别固接有顶腰组件(20),所述第一顶腰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顶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顶腰组件(20)的振幅和频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牵引床的腰部推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电机(31)、与所述第一电机(31)键连接的转轴(32)、与所述转轴(32)固接的转动框(33)及与所述转动框(33)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块(3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牵引床的腰部推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2)贯穿有第一固定座(38),所述第一固定座(38)上固接有支撑架(311),所述支撑架(311)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洪流严泽宇戴玥朱玉迪孟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