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鳗鱼苗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692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鳗鱼苗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机构,诱捕机构,收集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诱捕机构,通过在收集桶的上表面设置膨胀节,使桶体可以收纳回缩,在使用结束后可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同时将收集桶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使收集桶具有一定透明度,方便观察桶内情况,较为直观,通过在将诱捕机构的端口设置为U型,使鱼苗顺流进入收集桶,避免划伤鱼苗,降低鱼苗死亡率,通过在U型端口设置有薄膜,将薄膜与膨胀节黏合连接,使薄膜与膨胀节之间产生一定间隙,因鱼苗具有较强的趋水性,呼吸频率高,常活动浅水区域,收集机构具有少许空气浮力,可浮与浅水水域中,有效提高鱼面收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鳗鱼苗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渔业养殖
,具体为一种鳗鱼苗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鳗鱼在陆地的河流中生长,成熟后洄游到海洋中产卵地产卵,一生只产一次卵,产卵后就死亡。这种生活模式,与鲑鱼的溯河洄游性相反,称为降河洄游性。其生活史分为6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为了适应不同环境,不同阶段的体型及体色都有很大的改变。鳗鱼的人工育苗技术尚未成熟,因此养殖鳗鱼,其苗种来源大多还只能靠捕捞野生苗种。而现如今鳗鱼苗收集技术不全面,抓捕率低,同时由于鳗鱼苗无鳞的特点,易导致鱼体受伤,易受水体污染、降低成活率的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一种鳗鱼苗收集装置,解决如今鳗鱼苗收集技术不全面,抓捕率低,同时由于鳗鱼苗无鳞的特点,易导致鱼体受伤,易受水体污染,降低成活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鳗鱼苗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机构,诱捕机构,收集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诱捕机构,通过在收集桶的上表面设置膨胀节,使桶体可以收纳回缩,在使用结束后可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同时将收集桶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使收集桶具有一定透明度,方便观察桶内情况,较为直观,通过在将诱捕机构的端口设置为U型,使鱼苗顺流进入收集桶,避免划伤鱼苗,降低鱼苗死亡率,在诱捕机构的内部安装鱼食仓,可将鱼苗引诱至收集桶内部,提高鳗鱼苗的收集概率,通过在U型端口设置有薄膜,将薄膜与膨胀节黏合连接,使薄膜与膨胀节之间产生一定间隙,因鱼苗具有较强的趋水性,呼吸频率高,常活动浅水区域,收集机构具有少许空气浮力,可浮与浅水水域中,有效提高鱼面收集效率,从而解决现有技术抓捕率低,同时由于鳗鱼苗无鳞的特点,易导致鱼体受伤,易受水体污染,降低成活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鳗鱼苗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机构和诱捕机构,收集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诱捕机构,所述收集机构设置有收集桶,膨胀节、顶圈、单向进口和出口装置,收集桶的上表面设置有膨胀节、收集桶的一端安装有顶圈,顶圈的上端面开设有单向进口,收集桶的另一端安装有出口装置;所述诱捕机构设置有U型端口、弹性网A、鱼食仓和扩散口,诱捕机构的一端安装有U型端口,U型端口的侧表面设置有弹性网A,U型端口的另一端安装有鱼食仓,鱼食仓的上表面开设有扩散口。优选的,所述收集桶设置有圆形进口和弹性网B,收集桶的一端侧边开设有圆形进口,圆形进口的一侧与弹性网B连接。优选的,所述收集桶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出口装置设置有底圈、导向口和出口网,出口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底圈,底圈开设有导向口,底圈的另一侧设置有出口网。优选的,所述鱼食仓的另一端安装在底圈的上端。优选的,所述U型端口设置有薄膜,薄膜与膨胀节黏合连接。优选的,所述薄膜采用聚乙烯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鳗鱼苗收集装置,通过在收集桶的上表面设置膨胀节,使桶体可以收纳回缩,在使用结束后可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同时将收集桶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使收集桶具有一定透明度,方便观察桶内情况,较为直观。本技术提供的鳗鱼苗收集装置,通过将诱捕机构的端口设置为U型,使鱼苗顺流进入收集桶,避免划伤鱼苗,降低鱼苗死亡率,在诱捕机构的内部安装鱼食仓,可将鱼苗引诱至收集桶内部,提高鳗鱼苗的收集概率。本技术提供的鳗鱼苗收集装置,通过在U型端口设置有薄膜,将薄膜与膨胀节黏合连接,使薄膜与膨胀节之间产生一定间隙,因鱼苗具有较强的趋水性,呼吸频率高,常活动浅水区域,收集机构具有少许空气浮力,可浮与浅水水域中,有效提高鱼面收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鳗鱼苗收集装置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鳗鱼苗收集装置的收集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鳗鱼苗收集装置的诱捕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鳗鱼苗收集装置的出口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收集机构;11、收集桶;111、圆形进口;112、弹性网B;12、膨胀节;13、顶圈;14、单向进口;15、出口装置;151、底圈;152、导向口;153、出口网;2、诱捕机构;21、U型端口;211、薄膜;22、弹性网A;23、鱼食仓;24、扩散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与图4,包括收集机构1和诱捕机构2,收集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诱捕机构2,收集机构1设置有收集桶11、膨胀节12、顶圈13、单向进口14和出口装置15,收集桶11的上表面设置有膨胀节12,收集桶11设置有圆形进口111和弹性网B112,收集桶11的一端侧边开设有圆形进口111,圆形进口111的一侧与弹性网B112连接,收集桶11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通过在收集桶11的上表面设置膨胀节12,使桶体可以收纳回缩,在使用结束后可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同时将收集桶11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使收集桶11具有一定透明度,方便观察桶内情况,较为直观,收集桶11的一端安装有顶圈13,顶圈13的上端面开设有单向进口14,收集桶11的另一端安装有出口装置15,出口装置15设置有底圈151、导向口152和出口网153,出口装置15的一侧设置有底圈151,底圈151开设有导向口152,底圈15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口网153。请参阅图3与图4,诱捕机构2设置有U型端口21、弹性网A22、鱼食仓23和扩散口24,诱捕机构2的一端安装有U型端口21,U型端口21设置有薄膜211,薄膜211采用聚乙烯制成,薄膜211与膨胀节12黏合连接,通过在U型端口21设置有薄膜211,将薄膜211与膨胀节12黏合连接,使薄膜211与膨胀节12之间产生一定间隙,因鱼苗具有较强的趋水性,呼吸频率高,常活动浅水区域,收集机构1具有少许空气浮力,可浮与浅水水域中,有效提高鱼面收集效率,U型端口21的侧表面设置有弹性网A22,U型端口21的另一端安装有鱼食仓23,鱼食仓23的另一端安装在底圈151的上端,通过在将诱捕机构2的端口设置为U型,使鱼苗顺流进入收集桶11,避免划伤鱼苗,降低鱼苗死亡率,在诱捕机构2的内部安装鱼食仓23,可将鱼苗引诱至收集桶11内部,提高鳗鱼苗的收集概率鱼食仓23的上表面开设有扩散口24。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鳗鱼苗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机构1和诱捕机构2,收集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诱捕机构2,收集机构1用于收集鱼苗,诱捕机构2用于诱捕鱼苗,通过在收集桶11的上表面设置膨胀节12,使桶体可以收纳回缩,在使用结束后可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同时将收集桶11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使收集桶11具有一定透明度,方便观察桶内情况,较为直观,通过在将诱捕机构2的端口设置为U型,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鳗鱼苗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机构(1)和诱捕机构(2),收集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诱捕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1)设置有收集桶(11)、膨胀节(12)、顶圈(13)、单向进口(14)和出口装置(15),收集桶(11)的上表面设置有膨胀节(12),收集桶(11)的一端安装有顶圈(13),顶圈(13)的上端面开设有单向进口(14),收集桶(11)的另一端安装有出口装置(15);/n所述诱捕机构(2)设置有U型端口(21)、弹性网A(22)、鱼食仓(23)和扩散口(24),诱捕机构(2)的一端安装有U型端口(21),U型端口(21)的侧表面设置有弹性网A(22),U型端口(21)的另一端安装有鱼食仓(23),鱼食仓(23)的上表面开设有扩散口(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鳗鱼苗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机构(1)和诱捕机构(2),收集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诱捕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1)设置有收集桶(11)、膨胀节(12)、顶圈(13)、单向进口(14)和出口装置(15),收集桶(11)的上表面设置有膨胀节(12),收集桶(11)的一端安装有顶圈(13),顶圈(13)的上端面开设有单向进口(14),收集桶(11)的另一端安装有出口装置(15);
所述诱捕机构(2)设置有U型端口(21)、弹性网A(22)、鱼食仓(23)和扩散口(24),诱捕机构(2)的一端安装有U型端口(21),U型端口(21)的侧表面设置有弹性网A(22),U型端口(21)的另一端安装有鱼食仓(23),鱼食仓(23)的上表面开设有扩散口(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鳗鱼苗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桶(11)设置有圆形进口(111)和弹性网B(112),收集桶(11)的一端侧边开设有圆形进口(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土炎饶秋华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