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光组件以及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727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光组件,包括:滤光片和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所述滤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上,所述连接体和所述滤光片间隔设置以形成金线避让区。通过将支撑体分为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连接体,并且滤光片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且非第一粘接区的方向上与连接体间隔预定距离以留有间隙,可以使滤光片在焊接金线时通过间隙减小滤光片组件的整体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光组件以及摄像模组、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摄像
,尤其是涉及一种滤光组件以及摄像模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摄像模组制作工艺中,为了获得更小的封装体尺寸,需要将红外滤光片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做到最小化。相关技术中,由于支撑红外滤光片的环形支撑架无法避让金线,需要在光轴方向上预留容纳金线的空间,所以无法获得最小化的红外滤光片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从而造成电子设备的尺寸过大,无法实现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滤光组件,可以缩减红外滤光片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滤光组件的摄像模组。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滤光组件,包括:滤光片和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所述滤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上,所述连接体和所述滤光片间隔设置以形成金线避让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滤光组件,通过将支撑体分为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连接体,并且滤光片和连接体之间留有金线避让区,可以使滤光片在焊接金线时通过间隙减小滤光片组件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进而可以减小滤光片组件的整体尺寸。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光片与所述第一支撑体粘接固定,所述滤光片还与所述第二支撑体粘接固定。由此可以将滤光片固定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上,从而可以提升滤光片的安装稳定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光片包括物侧面、像侧面和周侧面,所述物侧面和所述像侧面在光轴方向相背设置,所述周侧面连接所述物侧面和所述像侧面,所述周侧面具有第一粘接区,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靠近所述第一粘接区的部分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粘接区配合的第二粘接区。通过在滤光片的周侧面上设置第一粘接区,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靠近第一粘接区的部分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粘接区配合的第二粘接区,可以方便滤光片与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粘接,并且可以减少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支撑体部和第二支撑体部,所述第一支撑体部靠近所述滤光片的侧面具有所述第二粘接区,所述物侧面或所述像侧面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体部的边缘具有第三粘接区,所述第二支撑体部靠近所述第三粘接区的部分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粘接区配合的第四粘接区。通过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第一支撑体部和第二支撑体部,可以在滤光片粘接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上时,提升滤光片的安装稳定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安装槽部,所述滤光片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安装槽部内,所述安装槽部与所述滤光片的伸入部分粘接固定。通过设置安装槽部可以将滤光片固定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上,提升滤光片的安装稳定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均包括多个子支撑体段,多个所述子支撑体段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子支撑体段的面向所述第一粘接区的侧面共同构成所述第二粘接区。由此,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均呈长条状。如此设置,可以有效保证滤光片能够与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牢靠粘接,提升了滤光片的稳定性,同时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加工简单,提高了滤光组件的生产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体的一端和第二支撑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由此设置,可以使支撑体形成为环形,环形支撑体可以提升支撑体的强度与整体稳定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体靠近所述滤光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台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体靠近所述红外滤光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台阶。通过在连接体上设置台阶,不仅可以使连接体与红外滤光片之间可以形成避空区域,而且对支架进行抬高处理,可以提升红外滤光片的连接强度,进而提升滤光组件的整体稳定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光片具有在光轴方向相背设置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所述物侧面和/或所述像侧面的边缘设有阻胶层。通过在滤光片上设置阻胶层,可以避免滤光片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胶结固定过程中被污染,从而保证了滤光片的光学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胶层至少设在所述滤光片的邻近所述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边缘处。既避免滤光片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胶结固定过程中被污染,保证了滤光片的光学性能,又节省了阻胶层的材料,降低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胶层为沿所述滤光片的周向延伸的环形阻胶层。由此,可以更加全面有效地避免滤光片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胶结固定过程中被污染,进一步地保证了滤光片的光学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胶层为油墨丝印层。通过设置油墨丝印可以在滤光片上有光线穿过时,阻隔光的反射,从而避免滤光组件上产生杂光。此外,油墨丝印层还可以在粘接固定滤光片时阻隔胶粘剂,避免胶粘剂污染滤光片,进而避免滤光片的性能下降。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靠近所述滤光片的侧面具有拔模角度α,其中所述α满足:0°<α<180°。通过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上设置拔模角度α,增加了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与滤光片之间的粘接面积,从而增强了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与滤光片之间的粘接强度,提升了滤光组件的整体稳定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滤光片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由此,有效地保证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强度,以及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与滤光片之间的粘接强度,同时易于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的注塑。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设有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位于所述滤光片的光轴方向上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可以增加滤光组件的光学功能,避免滤光组件的功能单一,提升滤光组件的应用范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学元件为透镜或位移光栅尺。通过设置透镜和位移光栅尺,可以使得滤光片组件具有透镜和位移光栅尺的光学功能,增加滤光组件的光学功能,提升滤光组件的应用范围。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滤光组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摄像模组,通过采用上述的滤光组件,可以提升摄像模组的整体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光片具有在光轴方向相背的物侧面和像侧面,所述像侧面贴附有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直接贴附在滤光片上,避免了点胶作业时胶水发生毛细现象,导致图像传感器和滤光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滤光片;/n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所述滤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上,所述连接体和所述滤光片间隔设置以形成金线避让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光片;
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所述滤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上,所述连接体和所述滤光片间隔设置以形成金线避让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与所述第一支撑体粘接固定,所述滤光片还与所述第二支撑体粘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包括物侧面、像侧面和周侧面,所述物侧面和所述像侧面在光轴方向相背设置,所述周侧面连接所述物侧面和所述像侧面,所述周侧面具有第一粘接区,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靠近所述第一粘接区的部分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粘接区配合的第二粘接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支撑体部和第二支撑体部,所述第一支撑体部具有所述第二粘接区,所述物侧面或所述像侧面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体部的边缘具有第三粘接区,所述第二支撑体部靠近所述第三粘接区的部分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粘接区配合的第四粘接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安装槽部,所述滤光片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安装槽部内,所述安装槽部与所述滤光片的伸入部分粘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均包括多个子支撑体段,多个所述子支撑体段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均呈长条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滤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靠近所述滤光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台阶;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体靠近所述滤光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台阶。


10.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忠科陈小凤周圣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