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自发辐射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61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20: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放大自发辐射光源,包括泵浦激光器、第一掺杂光纤、第二掺杂光纤、波分复用器、光纤隔离器和光纤反射镜;所述泵浦激光器通过所述波分复用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掺杂光纤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掺杂光纤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掺杂光纤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纤反射镜,所述第二掺杂光纤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纤隔离器的输入端,所述泵浦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经过所述第一掺杂光纤和/或所述第二掺杂光纤的传导后从所述光纤隔离器的输出端输出。采用两段掺杂光纤,光源发出激光的波长可通过分别采用掺杂的稀土元素不同的两段掺杂光纤,以及改变掺杂光纤的长度、其中稀土元素的浓度调整光源发出激光的波长,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更大的波长调整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大自发辐射光源
本申请涉及激光光源
,尤其涉及一种放大自发辐射光源。
技术介绍
自发放大辐射(ASE)光源集高稳定、高功率,高效率、宽带宽、低的时间相干性、无辐射偏振、结构紧凑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于一身,在光纤传感、光通讯、光学测试和低相干光学成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ASE光源有几种主要结构,均只设置一段掺杂光纤,只能靠改变掺杂光纤中长度及其中掺杂的稀土元素的浓度改变自发辐射光的波长,波长调节范围过小。申请内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波长调节范围较大的放大自发辐射光源。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放大自发辐射光源,包括泵浦激光器、第一掺杂光纤、第二掺杂光纤、波分复用器、光纤隔离器和光纤反射镜;所述泵浦激光器通过所述波分复用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掺杂光纤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掺杂光纤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掺杂光纤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纤反射镜,所述第二掺杂光纤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纤隔离器的输入端,所述泵浦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经过所述第一掺杂光纤和/或所述第二掺杂光纤的传导后从所述光纤隔离器的输出端输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掺杂光纤为掺铒光纤。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掺杂光纤为掺铒光纤。进一步地,所述光源还包括功率控制单元,所述功率控制单元与所述泵浦激光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光源还包括光纤耦合器,所述光纤耦合器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纤隔离器的输出端,所述光纤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作为所述光源的发射端,所述光纤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控制单元。进一步地,所述功率控制单元包括通信连接的控制芯片和驱动电源,所述光纤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通信连接,所述驱动电源与所述泵浦激光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光纤耦合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的输出光强度为输入光强度的90%-98%,所述光纤耦合器的所述第二输出端的输出光强度为输入光强度的2%-10%。进一步地,所述泵浦激光器为激光波长为980纳米的泵浦激光器。进一步地,所述波分复用器为980/1550纳米波分复用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两段掺杂光纤,光源发出激光的波长可通过分别采用掺杂的稀土元素不同的两段掺杂光纤,以及改变掺杂光纤的长度、其中稀土元素的浓度调整光源发出激光的波长,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更大的波长调整范围。附图说明参见附图,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放大自发辐射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申请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申请的全部或视为对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本申请中的放大自发辐射(ASE)光源,如图1所示,包括泵浦激光器(LD)01、第一掺杂光纤02、第二掺杂光纤03、波分复用器(WDM)04、光纤隔离器(ISO)05和光纤反射镜(FLM)06;泵浦激光器01通过波分复用器04分别与第一掺杂光纤02的第二端和第二掺杂光纤0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掺杂光纤02的第一端连接光纤反射镜06,第二掺杂光纤03的第二端连接光纤隔离器05的输入端,泵浦激光器01发射出的激光经过第一掺杂光纤02和/或第二掺杂光纤03的传导后从光纤隔离器05的输出端输出。具体的,泵浦激光器01用于发射激光,为整个光路提供种子光源,泵浦激光器01发射出的激光通过波分复用器04分别传输至第一掺杂光纤02和第二掺杂光纤03中,第一掺杂光纤02和第二掺杂光纤03分别位于波分复用器04的两侧,激光在掺杂光纤中会朝向两端发射,因此在第一掺杂光纤02的第一端连接光纤反射镜06,将射向第一掺杂光纤02的第一端的激光经第第波分复用器04反射至第二掺杂光纤03的第二端。激光从第二掺杂光纤03的第二端射入光纤隔离器05的输入端,光线隔离器05保持光源谱纯度的作用,防止回波反射震荡形成激光输出。在放大自发辐射光源中,泵浦激光器01、第一掺杂光纤02、第二掺杂光纤03、波分复用器04、光纤隔离器05和光纤反射镜06等各个部件之间通过传导光纤连接,形成连通的光路系统。本申请采用了两端掺杂光纤,能够通过调整两端光纤的长度、掺杂稀土元素的种类和浓度,调整输出激光的波长,相较于目前设置一段掺杂光纤的光源,两段掺杂光纤的组合,具有更宽的调整范围。并且,设置两段掺杂光纤也使得本申请的光源结构具有更低的调制度和更高的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掺杂光纤02和第二掺杂光纤03均可以采用掺铒光纤(EDF),掺铒光纤能够吸收泵浦激光器01发射出的种子光并激发出1520纳米-1580纳米的自发辐射光。可选地,第一掺杂光纤02和第二掺杂光纤03也可以选用其他掺杂材料光纤,配合滤波器可以应用到不同波段的传感系统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源还包括功率控制单元07,功率控制单元07与泵浦激光器01电连接。功率控制单元07可以通过控制泵浦激光器01的电源功率,从而调整泵浦激光器01的输出功率,例如,可以采用脉冲驱动电源、直流驱动电源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源还包括光纤耦合器08,光纤耦合器08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光纤耦合器08的输入端连接光线隔离器05的输出端,光纤耦合器08的第一输出端作为光源的发射端,光纤耦合器08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功率控制单元07。从光纤隔离器05的输出端发出的激光,经过光纤耦合器08分为两路支路,其中从光纤耦合器08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的一路作为光源的发射端,从光纤耦合器08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一路通过传导光纤接入功率控制单元07,作为功率控制单元07的输入信号,功率控制单元07根据该输入信号,适应性调整泵浦激光器01的功率。可选地,功率控制单元07包括通信连接的控制芯片71和驱动电源72,光纤耦合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大自发辐射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浦激光器、第一掺杂光纤、第二掺杂光纤、波分复用器、光纤隔离器和光纤反射镜;/n所述泵浦激光器通过所述波分复用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掺杂光纤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掺杂光纤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掺杂光纤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纤反射镜,所述第二掺杂光纤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纤隔离器的输入端,所述泵浦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经过所述第一掺杂光纤和/或所述第二掺杂光纤的传导后从所述光纤隔离器的输出端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大自发辐射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浦激光器、第一掺杂光纤、第二掺杂光纤、波分复用器、光纤隔离器和光纤反射镜;
所述泵浦激光器通过所述波分复用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掺杂光纤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掺杂光纤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掺杂光纤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纤反射镜,所述第二掺杂光纤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光纤隔离器的输入端,所述泵浦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经过所述第一掺杂光纤和/或所述第二掺杂光纤的传导后从所述光纤隔离器的输出端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自发辐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杂光纤为掺铒光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自发辐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掺杂光纤为掺铒光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自发辐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功率控制单元,所述功率控制单元与所述泵浦激光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大自发辐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光纤耦合器,所述光纤耦合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路
申请(专利权)人:世维通河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