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端子、蓄电池传感器模块及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60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端子、蓄电池传感器模块及蓄电池,该连接端子包括中部和端部;该中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形成缺口;该端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连接该第一端部,该第二端连接该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用于减小该缺口的开口区域;该中部设有倒角。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端子具有结构合理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端子、蓄电池传感器模块及蓄电池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端子、蓄电池传感器模块及蓄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蓄电池生产厂家数量的增加以及其生产蓄电池类型的品种增加,通常在蓄电池上安装传感器模块,用以监控蓄电池的温度、电流等数据,而传感器模块一般通过连接端子与蓄电池的铅柱连接。然而,蓄电池的铅套自身硬度存在差异,导致蓄电池铅套与蓄电池传感器模块的连接端子适配过程中出现铅套破裂。为保证蓄电池传感器模块的连接端子能适配更多铅酸蓄电池铅套,蓄电池传感器模块的连接端子结构需要优化。目前压铸型蓄电池传感器卡箍结构有很多,如CN103543299A中提到了蓄电池传感器模块的连接端子的大体结构及使用说明,但未考虑到蓄电池铅套的实际硬度情况,蓄电池负极铅套的硬度比市场上的传感器模块的连接端子硬度小,压铸型蓄电池传感器卡箍在拧紧过程中,存在蓄电池铅套内部方向的切向力,致使蓄电池负极铅套存在压痕,严重者,导致蓄电池负极漏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传感器模块的连接端子结构不合理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端子,其包括端部和中部;该中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形成缺口;该端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连接该第一端部,该第二端连接该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用于减小该缺口的开口区域;该中部设有倒角。可选地,该倒角为设置在该中部的顶部和内壁连接处的第一倒角。可选地,该倒角为设置在该中部的底部和内壁连接处的第二倒角。可选地,该中部和该端部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处倒角。可选地,该连接处倒角为设置在该第一端和该第一端部连接处内侧的第三倒角。可选地,该连接处倒角为设置在该第二端和该第二端部连接处内侧的第四倒角。可选地,该倒角为斜面结构,或,该倒角为弧面结构。可选地,该连接处倒角为斜面结构,或,该连接处倒角为弧面结构。本申请在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蓄电池传感器,其包括上述连接端子。本申请在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其包括铅柱和上述的蓄电池传感器;该蓄电池传感器设于该铅柱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该的连接端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端子,其包括端部和中部;该中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形成缺口;可知该中部形成的缺口结构更有利于套在蓄电池铅柱上,端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连接第一端部,第二端连接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用于减小缺口的开口区域;也就是说,当该连接端子套于蓄电池铅柱上时,可通过将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相向靠近,缩小缺口,使得该连接端子紧密地固定在铅柱上,且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端子的中部设有倒角,使得连接端子在套设于铅柱上的过程中能够更顺利地套设于铅柱,一般,连接端子的硬度大于铅柱的硬度,当连接端子套在铅柱上时,中部与铅柱之间接触且具有相互作用力,所以该倒角的设计也具分散作用力,使连接端子不易压迫损伤铅柱的作用,以免造成蓄电池漏液。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处倒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申请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处倒角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附图作补充说明:1-中部;101-第一端;102-第二端;2-端部;201-第一端部;202-第二端部;2011-第一装配孔;2021-第二装配孔;3-第一倒角;4-第二倒角;5-第三倒角;501-第一区域;502-第二区域;6-第四倒角;7-连接件;8-第一面;9-第二面;10-第三面;11-第四面;12-第五面;13-第六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端子,其包括端部2和中部1;该中部1包括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形成缺口;可知该中部1形成的缺口结构更有利于套在蓄电池铅柱上,端部2包括第一端部201和第二端部202,第一端101连接第一端部201,第二端102连接第二端部202;第一端部201与第二端部202用于减小缺口的开口区域;也就是说,当该连接端子套于蓄电池铅柱上时,可通过将第一端部201与第二端部202相向靠近,缩小缺口,使得该连接端子紧密地固定在铅柱上,且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端子的中部1设有倒角,使得连接端子在套设于铅柱上的过程中能够更顺利地套设于铅柱,然而,蓄电池的铅套自身硬度存在差异,也就是说连接端子的硬度大于铅柱的硬度,导致蓄电池铅套与蓄电池传感器模块的连接端子适配过程中出现铅套破裂。为保证蓄电池传感器模块的连接端子能适配更多铅酸蓄电池铅套,蓄电池传感器模块的连接端子结构需要优化。目前压铸型蓄电池传感器卡箍结构有很多,但未考虑到蓄电池铅套的实际硬度情况,蓄电池负极铅套的硬度比市场上的传感器模块的连接端子硬度小,压铸型蓄电池传感器卡箍在拧紧过程中,存在蓄电池铅套内部方向的切向力,致使蓄电池负极铅套存在压痕,严重者,导致蓄电池负极漏液。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端子由于在中部1设有倒角,当连接端子套在铅柱上时,中部1与铅柱之间接触且具有相互作用力,所以该倒角的设计也具分散作用力,使连接端子不易压迫损伤铅柱的作用,以免造成蓄电池漏液。从图1可以看出,中部1的顶部和内壁连接处设有第一倒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1)和端部(2);/n所述中部(1)包括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所述第一端(101)和所述第二端(102)形成缺口;/n所述端部(2)包括第一端部(201)和第二端部(202),所述第一端(101)连接所述第一端部(201),所述第二端(102)连接所述第二端部(202);/n所述第一端部(201)与所述第二端部(202)用于减小所述缺口的开口区域;/n所述中部(1)设有倒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1)和端部(2);
所述中部(1)包括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所述第一端(101)和所述第二端(102)形成缺口;
所述端部(2)包括第一端部(201)和第二端部(202),所述第一端(101)连接所述第一端部(201),所述第二端(102)连接所述第二端部(202);
所述第一端部(201)与所述第二端部(202)用于减小所述缺口的开口区域;
所述中部(1)设有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为设置在所述中部(1)的顶部和内壁连接处的第一倒角(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为设置在所述中部(1)的底部和内壁连接处的第二倒角(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1)和所述端部(2)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勤王清清夏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