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负极电缆连接支架及蓄电池负极线束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电池负极电缆连接支架及蓄电池负极线束。
技术介绍
智能驾驶系统的到来,需要确保汽车蓄电池时刻满足整车使用状态,势必需要实时监控蓄电池的健康状况。目前整车使用的蓄电池传感器为全球通用化传感器,因负极电缆所需连接的蓄电池传感器造型固定且安装角度固定,使得负极电缆距离车身钣金太近,无法满足批量生产装配要求,势必影响负极电缆的造型和整车布置。目前遇到的技术困难是既要满足易于装配、又要满足部件与部件之间的布置间隙要求,故需新设计一款负极电缆造型,来满足整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负极电缆连接支架,优化了负极电缆的连接结构,充分利用狭窄空间,满足了整车的布置要求。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负极电缆连接支架,用于连接负极电缆,所述蓄电池负极电缆连接支架包括底座和支撑臂,所述底座固定在蓄电池上,所述支撑臂一端连接所述底座,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电缆,所述支撑臂用于使所述负极电缆远离蓄电池传感器。进一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负极电缆连接支架,用于连接负极电缆(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负极电缆连接支架(1)包括底座(11)和支撑臂(12),所述底座(11)固定在蓄电池(4)上,所述支撑臂(12)一端连接所述底座(11),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电缆(2),所述支撑臂(12)用于使所述负极电缆(2)远离蓄电池传感器(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负极电缆连接支架,用于连接负极电缆(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负极电缆连接支架(1)包括底座(11)和支撑臂(12),所述底座(11)固定在蓄电池(4)上,所述支撑臂(12)一端连接所述底座(11),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电缆(2),所述支撑臂(12)用于使所述负极电缆(2)远离蓄电池传感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负极电缆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12)包括支撑部(121)和连接部(122),所述支撑部(121)一端连接所述底座(11),另一端朝远离所述蓄电池(4)的方向延伸并连接所述连接部(122),所述连接部(122)设置在所述蓄电池传感器(5)上方,且连接所述负极电缆(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负极电缆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包括固定板(111)和翻边(112),所述蓄电池负极电缆连接支架(1)通过所述固定板(111)连接在所述蓄电池(4)上,所述翻边(112)由所述固定板(111)的边缘向所述蓄电池(4)方向弯折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负极电缆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2)与所述固定板(111)平行且错位分布。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亮,何林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