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系统及其饮品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6557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可控硅系统及其饮品设备,其中可控硅系统包括可控硅、冷却结构、以及电连接于可控硅的线路板;冷却结构包括冷水管、以及固接于冷水管的导热板,导热板与冷水管配合并共同形成有容腔,且可控硅贴靠于导热板设置;冷水管具有与容腔连通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冷却介质通过进水接头导入至容腔内,以与导热板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冷却介质由出水接头向外导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导热板将可控硅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出,并用冷水管内导通的冷却介质实现对导热板的散热,以此实现对可控硅的散热,其散热效率高;同时用冷水管导通介质散热,使得该冷却结构整体体积小,适用于可控硅在小家电上的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硅系统及其饮品设备
本技术属于可控硅冷却相关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控硅系统及其饮品设备。
技术介绍
饮水机、咖啡机等小家电的电路板上通常会设置可控硅,可控硅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对可控硅散热,会影响可控硅的工作性能,甚至造成可控硅的损坏。目前,用于可控硅的散热多采用自然冷或者风冷的两种方式,具体是将可控硅装配于散热鳍片上,并用散热鳍片对可控硅进行散热,使得现有的可控硅系统整体体积大,不适用于小家电中,且上述的散热方式对可控硅的散热效率差,无法满足可控硅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控硅系统及其饮品设备。具体地,一种可控硅系统,包括可控硅、冷却结构、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可控硅的线路板;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水管、以及固接于所述冷水管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冷水管配合并共同形成有容腔,且所述可控硅贴靠于所述导热板设置;所述冷水管具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冷却介质通过所述进水接头导入至所述容腔内,以与所述导热板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冷却介质由所述出水接头向外导出。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冷水管开设有开口,所述导热板贴靠于所述冷水管,以封盖所述开口。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冷水管与所述导热板相贴合的端面设为平面状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可控硅贴靠于所述导热板封盖所述开口的部位,并与所述导热板连接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可控硅与所述导热板之间用贯穿所述可控硅及所述导热板并螺接于所述冷水管的第一螺钉固定连接;及/或,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冷水管之间用第二螺钉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冷水管上设有连接凸柱,所述第一螺钉及所述第二螺钉分别与所述连接凸柱螺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冷水管相接触的位置嵌装有密封圈,以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冷水管装配密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热板为不锈钢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冷水管设有连接凸耳,所述冷水管能够通过所述连接凸耳进行装配连接。本技术还请求保护一种饮品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可控硅系统。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所提供的可控硅系统及其饮品设备,利用导热板将可控硅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出,并用冷水管内导通的冷却介质实现对导热板的散热,以此实现对可控硅的散热,其散热效率高;同时用冷水管导通介质散热,使得该冷却结构整体体积小,适用于可控硅在小家电上的装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可控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可控硅与冷却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100、可控硅系统;10、可控硅;20、线路板;30、冷却结构;31、导热板;32、冷水管;321、进水接头;322、出水接头;323、连接凸柱;324、连接凸耳;101、容腔;102、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饮品设备(图未示),该饮品设备主要为家用的小家电产品。饮品设备可以是饮水机、咖啡机等。具体地,饮品设备包括可控硅系统100,该可控硅系统100用于饮品设备的自动工作的控制。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可控硅系统100,其包括可控硅10、电连接于可控硅10的线路板20以及冷却结构30。可控硅(SiliconControlledRectifier,简称SCR)是一种大功率电器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对可控硅散热会影响可控硅的工作性能。因此,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冷却结构30对可控硅10进行散热,以提高可控硅10的工作性能,并延长可控硅10的使用后面。具体地,冷却结构30包括贴靠于可控硅10的导热板31、以及冷水管32。导热板31固接于冷水管32,且导热板31与冷水管32配合并共同形成有容腔101,其中,冷水管32具有与所述容腔101连通进水接头321和出水接头322,冷却介质通过进水接头321导入至容腔101内,以与导热板31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冷却介质由出水接头322向外导出,使得介质途经导热板31,利用热传导将导热板31上热量吸走,而导热板31与可控硅10贴靠设置,并可将可控硅10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及时地传递给导热板31,以此实现该冷却结构工作时对可控硅10的散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冷却介质优选为水。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导热板31为不锈钢片,以便于该导热板31整体的生产制备,防止导热板31与介质直接接触而污染介质;且将导热板31用作不锈钢片,也便于导热板31与冷水管32之间装配连接。当然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导热板31不局限于为不锈钢片,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导热板31设为导热铝板等其他具有导热功能的部件。可以理解,冷水管32的进水接头321及出水接头322分别连接管路,使得该冷却结构工作时,冷却介质能够不断地途经该容腔101,并将可控硅10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带走,以此实现对可控硅10及时、高效的散热,其散热效率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冷却结构应用于饮水机、咖啡机等小家电上,工作时需要对水加热,使得该冷却结构上冷水管32的出水接头322可与加热器(图未示)连通,以此达到对加热器待加热的水进行预加热,进而具有提高应用该冷却结构的小家电的加热效率。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冷水管32开设有开口(图未示),导热板31贴靠于冷水管32,以封盖该开口。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导热板31具体贴置于冷水管32上开口所在的部位,并将导热板31与冷水管32连接固定,以此便于导热板31与冷水管32之间的装配连接。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导热板31与冷水管32之间的装配不局限于上述所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将导热板31置于冷水管32的开口内,并将导热板31的外周缘与冷水管32的开口边缘进行焊接。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冷水管32与导热板31相贴合的端面设为平面状结构,以此便于导热板31与冷水管32之间的贴靠,进而起到便于对导热板31与冷水管32装配连接的作用;同时,本实施方式的冷水管32与导热板31相贴合的端面设为平面状结构,具有便于对导热板31与冷水管32进行装配密封的作用。优选地,本实施方式将冷水管32上用于装配导热板31的端面设为平面状结构。相应地,本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硅系统,包括可控硅、冷却结构、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可控硅的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水管、以及固接于所述冷水管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冷水管配合并共同形成有容腔,且所述可控硅贴靠于所述导热板设置;所述冷水管具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冷却介质通过所述进水接头导入至所述容腔内,以与所述导热板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冷却介质由所述出水接头向外导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硅系统,包括可控硅、冷却结构、以及电连接于所述可控硅的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水管、以及固接于所述冷水管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冷水管配合并共同形成有容腔,且所述可控硅贴靠于所述导热板设置;所述冷水管具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冷却介质通过所述进水接头导入至所述容腔内,以与所述导热板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冷却介质由所述出水接头向外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管开设有开口,所述导热板贴靠于所述冷水管,以封盖所述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管与所述导热板相贴合的端面设为平面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贴靠于所述导热板封盖所述开口的部位,并与所述导热板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杰鲁定尧何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绿之品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