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的驾驶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650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的驾驶管控系统:包括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人脸识别单元、车载电脑、远程服务数据库及车联网管控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在车辆内对驾驶员进行健康状态监测,实现了在驾驶前和驾驶过程中实时获取健康评估信息,然后通过健康评估信息来确定是否需要车辆和驾驶员进行预警提示或实时干预内容,利用车联网管控平台对各车辆联动管控,保障用户出行安全;另一方面,能对驾驶员的身体状况实现长期健康管控,通过驾驶过程及驾驶间隙的长期健康数据对比分析,为企业针对司机员工的健康管控提供决策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的驾驶管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健康体征测量与车辆辅助驾驶
,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的驾驶管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拥有量与日俱增,城市交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安全驾驶就逐渐成为严峻的问题。城市车辆是除地铁以外的主要交通工具,其安全性低,在以往也出现过许多驾驶员因疲劳或身体原因导致事故的案例,车辆如果一旦失去驾驶员的掌控,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造成事故。基于此,有必要设置专门的多功能人体健康自检终端来实时监测驾驶员的身体状况,典型的如专利文献1(CN103976715B)公开的多功能人体健康自检系统,又如专利文献2(CN105748050A)公开的车载健康诊断系统。但专利文献1为独立系统,与车辆的结合性差,驾驶员使用不便;专利文献2的性能单一,只能检测体温、心率等少数参数,难以全面监测驾驶员的整体身体状态,容易漏检、误检。目前我国的公交系统里并没有有效的处理手段来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目前车内的监控系统仅是监控上下车门及钱箱等,无法对驾驶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和预警。而我国公交系统的驾驶员很多都是40岁左右,精力已开始下滑,长时间驾驶很容易让感到疲惫,长时间保持精神紧张还会对身体造成很大损害。专利文献1(CN103976715B)公开的多功能人体健康自检系统和专利文献2(CN105748050A)公开的车载健康诊断系统能都可以对驾驶员的身体健康参数作监控,但其与安全驾驶的结合度并不高,难以真正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因此目前急需一套监管及控制系统来进行对驾驶员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控,使得驾驶员能及时得到提醒,管理部门也能远程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对驾驶员的身体状况是否适于驾驶进行实时管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的驾驶管控系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的驾驶管控系统,包括: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用于采集驾驶员的人体健康参数,包括体脂率、心电、脉搏波信号、心率、血氧及血压趋势;人脸识别单元,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用于确定驾驶员的身份信息;车载电脑,包括健康评估单元、驾驶预警单元、网络传输单元、面板及存储单元;所述健康评估单元基于驾驶员的人体健康参数信息,获取健康评估信息,评估出驾驶员可能存在的健康异常;所述驾驶预警单元基于健康评估信息、用于对驾驶员进行预警;所述面板用于操作或显示;远程服务数据库,用于存储、更新、分析整理驾驶员的身份、人体健康参数及健康评估信息,形成索引以便于检索;车联网管控平台,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与所述车载电脑通讯连接,为驾驶员进行健康预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在车辆内对驾驶员进行健康状态监测,实现了在驾驶前和驾驶过程中实时获取健康评估信息,然后通过健康评估信息来确定是否需要车辆和驾驶员进行预警提示或实时干预内容,利用车联网管控平台对各车辆联动管控,保障用户出行安全;另一方面,能对驾驶员的身体状况实现长期健康管控,通过驾驶过程及驾驶间隙的长期健康数据对比分析,为企业针对司机员工的健康管控提供决策依据。优选的:所述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包括:电特性采集模块,用于人体体脂率信号的采集;心电信号采集模块,用于人体心电信号的获取;脉搏波采集模块,用于人体脉搏波信号的采集;心率血氧采集模块,用于人体心率与血氧信号的采集;血压趋势测量模块,通过心电图及脉搏波的关联特征参数分析或通过脉搏波特征参数的综合分析获取血压趋势及血压参考值;辅助测量模块,用于获取手指压力、环境温度与手指温度;主处理器,用于信号的控制、放大、滤波、采集计算,通讯连接各部件;通讯模块,用于所述主处理器与所述车载电脑的通讯连接;金属电极组,作为所述电特性采集模块与心电信号采集模块的信号采集端;光电传感窗,接收绿光/红光/红外光发光管照射人体手指或皮肤后透射或反射回来的光,作为所述脉搏波采集模块、血压趋势测量模块的信号采集端;所述金属电极组与光电传感窗均布置在汽车的方向盘上。优选的:所述金属电极组包括四个生物电信号电极,两两成对设置在所述方向盘的30~60°、120~150°方向的轮壁外侧;所述光电传感窗设置在方向盘的0°方向的轮壁上方。优选的:所述电特性采集模块包括有基于芯片AD8532的阻抗测量电路;所述心电信号采集模块包括有基于芯片ADS1292的心电检测电路;所述脉搏波采集模块包括有基于传感器SFH7060的脉搏波检测电路;所述心率血氧采集模块包括有基于芯片AFE4490的心率血氧检测电路。优选的:所述辅助测量模块包括有设置于方向盘上、用于采集驾驶员手指体温的NTC传感器。优选的:所述车载电脑还包括有健康管控单元,收集驾驶员长期体征数据,为驾驶员提供饮食、健身方面的咨询或方案。优选的:所述健康评估单元包括疲劳检测模块、焦虑紧张检测模块及失眠检测模块。优选的:所述远程服务数据库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存储用户以及社区资料,形成有效的索引以便于检索;健康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存储健康测量数据,形成有效的索引以便于检索;报表管理模块,用于用户定期或不定期地分析健康数据,根据不同健康状况范围划分人群,生成报表;数据挖掘管理模块,用于进行大数据量的运算、分析、统计,从而挖掘出用户的健康行为特征数据,提供相对应的服务;增值服务系统接口模块,用于向第三方健康服务运营提供商按规范的格式和接口传输所需的数据,便于其他运营系统的接入,提供更好的服务;数据订阅接口模块,用于第三方厂商根据设定的条件,订阅所属的数据;或者家庭用户、好友之间的健康关注、数据订阅服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系统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的系统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载电脑的系统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远程服务数据库的系统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方向盘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利用金属电极组作监测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利用光电传感窗作监测的示意图。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100、电特性采集模块101、心电信号采集模块102、脉搏波采集模块103、心率血氧采集模块104、血压趋势测量模块105、辅助测量模块106、主处理器107、通讯模块108、金属电极组109、光电传感窗110、方向盘111、NTC传感器112、压力传感器113、车内温度传感器114,人脸识别单元200,车载电脑300、健康评估单元301、驾驶预警单元302、网络传输单元303、面板304、存储单元305、健康管控单元306、疲劳检测模块307、焦虑紧张检测模块308、失眠检测模块309,远程服务数据库400、用户管理模块401、健康数据管理模块402、报表管理模块403、数据挖掘管理模块404、增值服务系统接口模块405、数据订阅接口模块406,车联网管控平台500。...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的驾驶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100),用于采集驾驶员的人体健康参数,包括体脂率、心电、脉搏波信号、心率、血氧及血压趋势;/n人脸识别单元(200),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用于确定驾驶员的身份信息;/n车载电脑(300),包括健康评估单元(301)、驾驶预警单元(302)、网络传输单元(303)、面板(304)及存储单元(305);所述健康评估单元(301)基于驾驶员的人体健康参数信息,获取健康评估信息,评估出驾驶员可能存在的健康异常;所述驾驶预警单元(302)基于健康评估信息、用于对驾驶员进行预警;所述面板(304)用于操作或显示;/n远程服务数据库(400),用于存储、更新、分析整理驾驶员的身份、人体健康参数及健康评估信息,形成索引以便于检索;/n车联网管控平台(500),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303)与所述车载电脑(300)通讯连接,为驾驶员进行健康预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的驾驶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100),用于采集驾驶员的人体健康参数,包括体脂率、心电、脉搏波信号、心率、血氧及血压趋势;
人脸识别单元(200),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用于确定驾驶员的身份信息;
车载电脑(300),包括健康评估单元(301)、驾驶预警单元(302)、网络传输单元(303)、面板(304)及存储单元(305);所述健康评估单元(301)基于驾驶员的人体健康参数信息,获取健康评估信息,评估出驾驶员可能存在的健康异常;所述驾驶预警单元(302)基于健康评估信息、用于对驾驶员进行预警;所述面板(304)用于操作或显示;
远程服务数据库(400),用于存储、更新、分析整理驾驶员的身份、人体健康参数及健康评估信息,形成索引以便于检索;
车联网管控平台(500),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303)与所述车载电脑(300)通讯连接,为驾驶员进行健康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的驾驶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人体多参数监测终端(100)包括:
电特性采集模块(101),用于人体体脂率信号的采集;
心电信号采集模块(102),用于人体心电信号的获取;
脉搏波采集模块(103),用于人体脉搏波信号的采集;
心率血氧采集模块(104),用于人体心率与血氧信号的采集;
血压趋势测量模块(105),通过心电图及脉搏波的关联特征参数分析或通过脉搏波特征参数的综合分析获取血压趋势及血压参考值;
辅助测量模块(106),用于获取手指压力、环境温度与手指温度;
主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欣葛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启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