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通风道空气源热泵烤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098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通风道空气源热泵烤房,属于热泵烘房烘干领域,包括热泵机组、四通风道结构、烘干房、物料烤车,第四通风管道的进风端与第四出风口连接,第四通风管道的出风端与第二回风口连接,在第四通风管道上设有第四风阀;烘干房还包括房体内顶部的上部风道,第一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均与上部风道连通,在烘干房房体内的顶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在烘干房的房体内两边侧部均铰接设有挡风板,烘干作业时,挡风板外侧边部刚好搭接在前后两排的物料烤车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四通风道、控制风阀以及挡风板等工作原理,达到送排风自动换向的功能,实现了烘干房内的物料烘干均匀,有效地避免了死角现象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通风道空气源热泵烤房
本技术属于热泵烘房烘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新的四通风道空气源热泵烤房,其是利用四通风道的风向调整,达到烘干房内进风与排风可以正反向运行,达到节能烘干,被干燥物不留死角,干燥均匀。
技术介绍
传统的热泵烘干房送排风一个方向,送风不均匀,容易形成死角,且传统的热泵烘干房在烘干过程中会出现上下前后烘干效果不一,整个烘房物料受热不均匀,导致出现前面物料太干,而后端物料未干的情况,同时现有传统热泵烘干房排走的热量没有加以利用,造成热量浪费。有些热泵烘干房为了送排风正反运行,采取了四通阀切换与风机正反转来实现,但由于蒸发器与冷凝器的面积不同,制冷量不同,正反向的制热量差异很大,效果不理想。对此,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20460815.1公开了一种全方位立体烘干房,但是由于正反向风机太多不易控制,一次投资额较大,烘干房物料烘干有效利用面积小,造成运行不经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通风道空气源热泵烤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四通风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通风道空气源热泵烤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机组、四通风道结构、烘干房;所述烘干房中设有多排物料烤车,烘干房包括设有的供物料烤车进出的活动房门,所述四通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通风管道、第二通风管道、第三通风管道以及第四通风管道,热泵机组包括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一回风口以及第二回风口,烘干房包括上方侧部开设有的第一进风口、第三出风口以及下方侧部开设有的第二进风口、第四出风口;/n所述第一通风管道的进风端与第一出风口连接,第一通风管道的出风端与第一进风口连接,在第一通风管道上设有第一风阀;所述第二通风管道的进风端与第二出风口连接,第二通风管道的出风端与第二进风口连接,在第二通风管道上设有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通风道空气源热泵烤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机组、四通风道结构、烘干房;所述烘干房中设有多排物料烤车,烘干房包括设有的供物料烤车进出的活动房门,所述四通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通风管道、第二通风管道、第三通风管道以及第四通风管道,热泵机组包括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一回风口以及第二回风口,烘干房包括上方侧部开设有的第一进风口、第三出风口以及下方侧部开设有的第二进风口、第四出风口;
所述第一通风管道的进风端与第一出风口连接,第一通风管道的出风端与第一进风口连接,在第一通风管道上设有第一风阀;所述第二通风管道的进风端与第二出风口连接,第二通风管道的出风端与第二进风口连接,在第二通风管道上设有第二风阀;所述第三通风管道的进风端与第三出风口连接,第三通风管道的出风端与第一回风口连接,在第三通风管道上设有第三风阀;所述第四通风管道的进风端与第四出风口连接,第四通风管道的出风端与第二回风口连接,在第四通风管道上设有第四风阀;所述烘干房还包括房体内顶部的上部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均与上部风道连通,在烘干房房体内的顶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法刘跃铭裴建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海弗星换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