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环保PU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84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环保PU管,旨在解决当实际操作环境变得恶劣时会导致PU管道老化、腐蚀变形,使得由于应力集中导致管道破裂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新型环保PU管,包括管道本体,管道本体由内至外包括第一加强管、管芯和第二加强管,管芯套设在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之间,管芯与第一加强管和第二加强管紧密连接,第二加强管的内部设有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加强环,加强环的内部设置有钢丝,第二加强管的外侧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波纹层,第二加强管的外侧设置有与波纹层间隔分布的波纹槽,第一加强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连接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环保PU管,实现PU管的强度,防止PU管发生破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环保PU管
本技术涉及管道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环保PU管。
技术介绍
PU材料,即聚亚安酯。具有耐化学腐蚀、重量轻、耐磨性高、防染色、防胀气等性能,缺点是易老化。而PU管多用于空气管、水管和物料输送管,也在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中广泛使用,但其往往不具有阻燃性。如在一些焊接场所中使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渣或者火花可能会使管子燃烧或损坏管子,安全性能低,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若采用PVC材料制成的管子,虽有一定的阻燃作用,但往往这类管子材质很坚硬,柔软性和弯曲性都很差,使用过程中安装和移动都不方便。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589645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PU双层阻燃管,在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内管外包覆有一层外管,内管外径与外管内径过盈配合,外管为难燃性塑酯材料的阻燃层,内管的内表面比外管的外表面光滑度高,外管的外表面为磨砂面,外管的管壁厚度为0.2-2mm,内管的管壁厚度为0.4mm-4mm,外管的外径为1.5mm-35mm,外管的管壁厚度为0.8-1.2mm,内管的管壁厚度为1.5mm—2.5mm。上述方案PU双层阻燃管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具有极好的柔软性,抗拉伸、抗撕裂、张力强,工作温度及工作压力范围宽,使用寿命长,采用阻燃材质制成的阻燃层,能起很好的阻燃效果,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但是当实际操作环境变得恶劣的时候就会导致PU管道老化、腐蚀变形,甚至会导致管道由于应力集中导致管道破裂等问题的出现,影响PU管道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br>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环保PU管,在管芯的内侧和外侧分别紧密套设第一加强管和第二加强管,使得管芯安装后在环境发生变故时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对管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能够增强管芯的强度,防止管芯破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环保PU管,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由内至外包括第一加强管、管芯和第二加强管,所述管芯套设在所述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之间,所述管芯与所述第一加强管和第二加强管紧密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管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加强环,所述加强环的内部设置有钢丝,所述第二加强管的外侧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波纹层,所述第二加强管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波纹层间隔分布的波纹槽,所述第一加强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连接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紧密包裹着管芯,而管芯是由质地柔软、富有弹性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的聚亚安酯材料制成,实现管芯能够进行弯折或者弯曲且具有弹性,防止管芯的硬性弯折会断裂,而第二加强管的外侧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波纹层和与波纹层间隔分布的波纹槽,使得第二加强管也具有一定的抗弯曲能力,提高管道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抗弯曲能力,且能够防止管道本体的破裂,而第二加强管包括若干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加强环,且在加强环的内部及加设钢丝,进一步增强第二加强管的强度,防止管道本体的破裂,在第一加强管的内壁上连接若干阵列分布的连接条,且第一加强管是由具有强度高、耐低温、防潮的优点的PE材料制成,进一步加强第一加强管的强度,从而实现管道本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条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第一加强管的内壁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块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上设置有限位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管道本体在弯曲时,连接条两端的连接块能够在第一加强管内壁上开设的滑槽内移动,而在滑槽上设置有限位条,能够防止连接不能够从滑槽中滑出,进一步实现管道本体的抗弯折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加强管的外壁上涂覆有耐磨涂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加强管的外壁涂覆有由采用改性聚四氟乙烯涂料喷涂形成的耐磨涂料,增加第二加强管的耐磨性,减小第二加强管外壁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加强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水透气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加强管的外壁上设有由具有耐低温、防潮的优点的PE膜制成的防水透气膜,且第二加强管在低温环境中不会产生破裂,增长管道本体的使用寿命,实现第二加强管的防水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丝呈螺旋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螺旋状设置的钢丝能够增加加强环的回弹力,增加第二加强管的抗压强度,有效分散管道本体受到的应力,防止管道本体的破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强管与管芯之间连接有柔性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加强管与管芯之间加设柔性弹簧,进一步增加第一加强管的回弹力度,增加第一加强管的强度,从而防止管道本体破裂,增长管道本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弹簧呈M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弹簧呈M型设置,能够有效的将第二加强管承受的应力分散后传递到第一加强管,从而提高管道本体的承压能力,防止管道本体的破裂,增长管道本体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紧密包裹着管芯,而管芯是由质地柔软、富有弹性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的聚亚安酯材料制成,实现管芯能够进行弯折或者弯曲且具有弹性防止管芯的硬性弯折会断裂,而第二加强管的外侧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波纹层,且第二加强管的外侧设置有与波纹层间隔分布的波纹槽,使得第二加强管也具有一定的抗弯曲能力,提高管道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抗弯曲能力,且能够防止管道本体的破裂,而第二加强管包括若干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加强环,且在加强环的内部及加设钢丝,进一步增强第二加强管的强度,防止管道本体的破裂,在第一加强管的内壁上连接若干阵列分布的连接条,且第一加强管是由具有强度高、耐低温、防潮的优点的PE材料制成,进一步加强第一加强管的强度,从而实现管道本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环保PU管的立体图一,主要用于表现管道本体的外部结构;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环保PU管的立体图二,主要用于表现第一加强管的内部结构;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环保PU管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管道本体的内部结构。图中:1、第一加强管;2、管芯;3、第二加强管;4、防水透气膜;5、加强环;6、钢丝;7、限位条;8、连接条;9、波纹层;10、波纹槽;11、柔性弹簧;12、连接块;13、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环保PU管,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由内至外包括第一加强管(1)、管芯(2)和第二加强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2)套设在所述第一加强管(1)与第二加强管(3)之间,所述管芯(2)与所述第一加强管(1)和第二加强管(3)紧密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管(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加强环(5),所述加强环(5)的内部设置有钢丝(6),所述第二加强管(3)的外侧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波纹层(9),所述第二加强管(3)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波纹层(9)间隔分布的波纹槽(10),所述第一加强管(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连接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环保PU管,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由内至外包括第一加强管(1)、管芯(2)和第二加强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2)套设在所述第一加强管(1)与第二加强管(3)之间,所述管芯(2)与所述第一加强管(1)和第二加强管(3)紧密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管(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环形阵列分布的加强环(5),所述加强环(5)的内部设置有钢丝(6),所述第二加强管(3)的外侧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波纹层(9),所述第二加强管(3)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波纹层(9)间隔分布的波纹槽(10),所述第一加强管(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连接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PU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8)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块(12),所述第一加强管(1)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帅行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朗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