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潜污泵,包括具有排污入口和排污出口的泵体和设于泵体下方的泵座,泵座和泵体之间设有切割盘,泵体内设有电机,电机下方设有蜗壳,且电机上的动力端伸入到蜗壳内,蜗壳内安装有叶轮,叶轮与电机上的动力端传动连接,叶轮由一体成形的基板和基柱形成,基板的中心上设有基柱且基柱呈筒状,沿基柱外壁的切线方向上设有切割叶片,切割叶片沿顺时针方向朝外延伸至基板的末端,且在延伸过程中切割叶片的内壁与基柱的直线距离逐渐增大;其中,基柱上设置有两个切割叶片,两个切割叶片相对设置在叶轮上形成两个切割区域,两个切割区域内的面积均相同,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割均匀且效率高,用户体验感极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潜污泵
本技术涉及潜污泵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潜污泵。
技术介绍
潜水排污泵(简称潜污泵)作为环保和污水处理的关键设备,在市政工程、工业、水利建设等各行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潜污泵在排放污水时,污水中一般会存在各种浮渣、塑料制品以及纤维状物体,这些杂质直接进入潜污泵内很容易导致污水排放不顺畅影响泵的正常工作,一方面会影响潜污泵流量、扬程、效率等性能,另一方面潜污泵轴功率会随缠绕、堵塞的严重程度而增加,严重的甚至烧毁电机。据不完全统计,潜污泵50%以上的烧毁是因为缠绕、堵塞而造成的严重过电流所致。为防止杂质纤维等缠绕叶轮,传统方案多为在潜污泵的进水口处加装切割装置。该切割装置可以对污水中杂质进行有效切割,但是切割刀片设置并不合理,使刀片所能切割的区域有限,切割不均匀容易造成堵塞,因此,有必要研发出一种新型潜污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潜污泵,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切割均匀且效率高,用户体验感极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潜污泵,包括具有排污入口和排污出口的泵体和设于所述泵体下方的泵座,所述泵座和所述泵体之间设有切割盘,所述泵体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下方设有蜗壳,且所述电机上的动力端伸入到所述蜗壳内,所述蜗壳内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电机上的动力端传动连接,所述叶轮由一体成形的基板和基柱形成,所述基板的中心上设有所述基柱且所述基柱呈筒状,沿所述基柱外壁的切线方向上设有切割叶片,所述切割叶片沿顺时针方向朝外延伸至基板的末端,且在延伸过程中所述切割叶片的内壁与基柱的直线距离逐渐增大;其中,所述基柱上设置有两个切割叶片,两个所述切割叶片相对设置在所述叶轮上形成两个切割区域,两个所述切割区域内的面积均相同。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潜污泵,其有益效果为:1、本潜污泵上的叶轮采用双切割叶片的结构,且两个切割叶片相对设置形成两个面积相同的切割区域,使得在切割时两个区域内的切割效率一致,切割均匀,有效避免堵塞的发生;2、在切割叶片朝外延伸的过程中切割叶片的内壁与基柱的直线距离逐渐增大,也就是说越到末端,切割叶片与基柱之间的距离就越大,在该位置上的切割区域就越宽,被切割后的污物就越容易被释放掉,这样的设置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切割后的污物离开叶轮的速度,同时有效防止杂物缠绕,具有不堵塞特性。进一步地,所述基柱的高度与所述切割叶片的高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切割盘中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排污入口相对,以所述开口的中轴线为起始位置向开口内壁方向延伸形成多个大小相等的扇形区域,相邻的两个扇形区域之间设有分界条,所述分界条上设有多个主切割刃,相邻的两个分界条上的主切割刃均处于不同的所述扇形区域内。进一步地,所述主切割刃设置有两个。进一步地,所述扇形区域设置有三个,且每个所述扇形区域内于所述开口的内壁上均设有副切割刃。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的中心处还设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与所述分界条相连,且所述连接圈与所述分界条一体成形。进一步地,所述泵体内还设有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电机动作。附图说明图1为潜污泵内部结构图;图2为叶轮结构图;图3为切割盘局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潜污泵。如图1-图3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潜污泵,包括具有排污入口11和排污出口12的泵体1和设于所述泵体1下方的泵座2,排污入口11设于泵体1的底部,所述泵座2和所述泵体1之间设有切割盘3,所述泵体1内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下方设有蜗壳5,且所述电机4上的动力端伸入到所述蜗壳5内,所述蜗壳5内安装有叶轮6,所述叶轮6与所述电机4上的动力端传动连接,所述叶轮6由一体成形的基板61和基柱62形成,所述基板61的中心上设有所述基柱62且所述基柱62呈筒状,沿所述基柱62外壁的切线方向上设有切割叶片63,所述切割叶片63沿顺时针方向朝外延伸至基板61的末端,且在延伸过程中所述切割叶片63的内壁与基柱62的直线距离逐渐增大;其中,所述基柱62上设置有两个切割叶片63,两个所述切割叶片63相对设置在所述叶轮6上形成两个切割区域64,两个所述切割区域64内的面积均相同。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潜污泵,其有益效果为:1、本潜污泵上的叶轮6采用双切割叶片63的结构,且两个切割叶片63相对设置形成两个面积相同的切割区域64,使得在切割时两个区域内的切割效率一致,切割均匀,有效避免堵塞的发生;2、在切割叶片63朝外延伸的过程中切割叶片63的内壁与基柱62的直线距离逐渐增大,也就是说越到末端,切割叶片63与基柱62之间的距离就越大,在该位置上的切割区域64就越宽,被切割后的污物就越容易被释放掉,这样的设置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切割后的污物离开叶轮6的速度,同时有效防止杂物缠绕,具有不堵塞的特性。为了提升切割叶片63的整体强度,所述基柱62的高度与所述切割叶片63的高度相同。这样设置的原因是,由于在切割时,切割刀片会经常受到污物的反向作用力从而会有断裂的风险,若刀片的高度是变化的,这样就会导致高度较高的部分结构强度不足,容易损坏,因此此处将切割叶片63的高度设置成与基柱62高度一致,使切割刀片顶端上无高度差,且与基柱62等高可以使切割叶片63更好的依附在基柱62上,极大提高了切割刀片的结构强度,无需频繁更换叶轮6,延长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切割叶片63和所述基柱62一体成形。为了提升整体的防堵塞功能,所述切割盘3中部设有开口31,所述开口31与所述排污入口11相对,以所述开口31的中轴线为起始位置向开口31内壁方向延伸形成多个大小相等的扇形区域32,相邻的两个扇形区域32之间设有分界条33,所述分界条33上设有多个主切割刃34,相邻的两个分界条33上的主切割刃34均处于不同的所述扇形区域32内。污物进入排污入口11时首先要通过切割盘3,在切割盘3上通过设置具有主切割刃34的分界条33,使污物在通过扇形区域32时能被主切割刃34切割,对污物进行初步的切割,而且,一些缠绕状的污物还可以被这些主切割刃34勾住,使其无法进一步伸入,假若有一部分进入了,在主切割刃34的配合下也能快速的被切割叶片63切割。优选地,所述主切割刃34设置有两个。优选地,所述扇形区域32设置有三个,且每个所述扇形区域32内于所述开口31的内壁上均设有副切割刃35。副切割刃35的作用与主切割刃34的作用类似,也是对污物进行初步的切割。为了方便分界条33的设置,所述开口31的中心处还设有连接圈36,所述连接圈36与所述分界条33相连,且所述连接圈36与所述分界条33一体成形。优选地,所述泵体1内还设有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电机4动作。该动力单元为油室7,油室7主要是用于向电机4提供动力。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潜污泵,包括具有排污入口和排污出口的泵体和设于所述泵体下方的泵座,所述泵座和所述泵体之间设有切割盘,所述泵体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下方设有蜗壳,且所述电机上的动力端伸入到所述蜗壳内,所述蜗壳内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电机上的动力端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由一体成形的基板和基柱形成,所述基板的中心上设有所述基柱且所述基柱呈筒状,沿所述基柱外壁的切线方向上设有切割叶片,所述切割叶片沿顺时针方向朝外延伸至基板的末端,且在延伸过程中所述切割叶片的内壁与基柱的直线距离逐渐增大;其中,所述基柱上设置有两个切割叶片,两个所述切割叶片相对设置在所述叶轮上形成两个切割区域,两个所述切割区域内的面积均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潜污泵,包括具有排污入口和排污出口的泵体和设于所述泵体下方的泵座,所述泵座和所述泵体之间设有切割盘,所述泵体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下方设有蜗壳,且所述电机上的动力端伸入到所述蜗壳内,所述蜗壳内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电机上的动力端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由一体成形的基板和基柱形成,所述基板的中心上设有所述基柱且所述基柱呈筒状,沿所述基柱外壁的切线方向上设有切割叶片,所述切割叶片沿顺时针方向朝外延伸至基板的末端,且在延伸过程中所述切割叶片的内壁与基柱的直线距离逐渐增大;其中,所述基柱上设置有两个切割叶片,两个所述切割叶片相对设置在所述叶轮上形成两个切割区域,两个所述切割区域内的面积均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切割功能的潜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柱的高度与所述切割叶片的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切割功能的潜污泵,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荣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浦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