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膨胀罐,包括罐体和设于罐体内的膨胀气囊,所述罐体顶部设有排气阀;其中,所述罐体由一体成形的罐体主体和排气管路形成,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膨胀气囊相连通,且所述排气管路的截面呈T形,所述排气管路上套设有加固管,所述加固管安装在所述罐体主体上,所述加固管中部内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排气管路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排气阀一端置于所述加固管内后与所述排气管路相连通,通过这样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排气阀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增强膨胀罐的性能,用户体验感极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膨胀罐
本技术涉及膨胀罐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膨胀罐。
技术介绍
膨胀罐是目前在液体、气体管道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缓冲压力的装置,在使用时连接在管道中,以抵消和吸收工作中因为热胀冷缩或突然给水时对管道的压力。目前,我们都知道,膨胀罐内部自成一个水系统,混在水里的气体会在整个水系统中产生水锤,导致整个水系统的压力不稳定。此时,为了维持膨胀罐内压力的稳定,人们通常会在膨胀罐上增加排气阀,但是,大部分的做法都是直接将排气阀安装到罐体上,无任何加固排气阀的措施,导致排气阀在工作时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排气不完全或者是损坏的情况,还有的由于内部压力过大时导致排气阀出现松动的情况,极大影响排气效果。因此,有必要研发出一种新型膨胀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膨胀罐,通过增设加固管,使排气阀能更加稳固的安装在罐体上,极大的提高了排气阀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增强膨胀罐的性能,用户体验感极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膨胀罐,包括罐体和设于罐体内的膨胀气囊,所述罐体顶部设有排气阀;其中,所述罐体由一体成形的罐体主体和排气管路形成,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膨胀气囊相连通,且所述排气管路的截面呈T形,所述排气管路上套设有加固管,所述加固管安装在所述罐体主体上,所述加固管中部内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排气管路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排气阀一端置于所述加固管内后与所述排气管路相连通。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膨胀罐,其有益效果为:1、通过在安装排气阀的位置上增设加固管,使排气阀能更加稳固的安装在罐体上,使整个排气阀的安装位置得到加固,不易受外界的影响,极大的提高了排气阀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增强膨胀罐的性能,用户体验感极佳;2、加固管内部设置的环形槽与排气管路相配合安装,能增强排气管路自身结构的坚固度,使排气阀的安装更加牢固,且工作时稳定性极佳。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管与所述罐体主体之间一体成形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膨胀气囊包括气囊上部、气囊中部和气囊下部,所述气囊上部和气囊下部均呈圆柱状,所述气囊中部呈圆台状;其中,所述气囊上部顶端与所述排气管路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上部的顶端和气囊下部的底部均呈弧状。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还设有防震压力表,且所述防震压力表设于与所述气囊中部相对的位置上,且与所述气囊中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还设有氮气充气口,所述氮气充气口设于所述防震压力表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底部上设有排气管道。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底部还设有多个支撑脚。附图说明图1为膨胀罐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膨胀罐。如图1-图2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膨胀罐,包括罐体1和设于罐体1内的膨胀气囊2,所述罐体1顶部设有排气阀6;其中,所述罐体1由一体成形的罐体主体101和排气管路102形成,所述排气管路102与所述膨胀气囊2相连通,且所述排气管路102的截面呈T形,所述排气管路102上套设有加固管3,所述加固管3安装在所述罐体主体101上,所述加固管3中部内壁上设有环形槽31,所述排气管路102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环形槽31内,所述排气阀6一端置于所述加固管3内后与所述排气管路102相连通。通过这样的设置形式,当排气阀6安装在排气管路102上时,由于加固管3是将整个排气管路102套住的,使得一部分排气阀6是安装在加固管3内的,相当于是通过加固管3来进一步的限制排气阀6的位置,提升其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其中,自动排气功能的实现是通过排气阀6实现的,根据排气阀6的工作原理,当系统充满水的时候,水中的气体因为温度和压力变化不断逸出向最高处聚集,当气体压力大于系统压力的时候,浮筒便会下落带动阀杆向下运动,阀口打开,气体不断排出;当气体压力低于系统压力时,浮筒上升带动阀杆向上运动,阀口关闭,排气阀6就是这样不断的循环运作着,从而实现自动排气功能。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膨胀罐,其有益效果为:1、通过在安装排气阀6的位置上增设加固管3,使排气阀6能更加稳固的安装在罐体1上,使整个排气阀6的安装位置得到加固,不易受外界的影响,极大的提高了排气阀6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增强膨胀罐的性能,用户体验感极佳;2、加固管3内部设置的环形槽31与排气管路102相配合安装,能增强排气管路102自身结构的坚固度,使排气阀6的安装更加牢固,且工作时稳定性极佳。为了提升加固管3安装到罐体主体101上后的稳定性,所述加固管3与所述罐体主体101之间一体成形设置,将加固管3和罐体主体101牢牢的固定在一起,有利于整体稳定性的提高。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膨胀气囊2内部的空间以及保证流体进入膨胀气囊2时的顺畅性,所述膨胀气囊2包括气囊上部21、气囊中部22和气囊下部23,所述气囊上部21和气囊下部23均呈圆柱状,所述气囊中部22呈圆台状;其中,所述气囊上部21顶端与所述排气管路102相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气囊上部21的容积要比气囊下部23的容积要大,气囊中部22被设置呈圆台状,且由上至下内径逐渐增大,很好的充当缓冲的作用,使流体在气囊上部21和气囊下部23之间的流动更加的顺畅。优选地,所述气囊上部21的顶端和气囊下部23的底部均呈弧状,弧状结构的设计,使流体无论是流入膨胀气囊2还是流出膨胀气囊2都十分的顺畅,很好的提升膨胀气囊2整体的性能。另外,在附图中,膨胀气囊2内部画有两条水平的虚线,作用是将气囊上部21、气囊中部22以及气囊下部23三者的区域由上至下地间隔。为了便于用户直观的获知膨胀气囊2内的压力,所述罐体1上还设有防震压力表(未示出),且所述防震压力表设于与所述气囊中部22相对的位置上,且与所述气囊中部22连通。为了便于用户往膨胀罐内冲入氮气,所述罐体1上还设有氮气充气口5,所述氮气充气口5设于所述防震压力表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罐体1底部上设有排气管道。该排气管道是与膨胀气囊2相连通的,罐体1底部上设置有连接口4,所述排气管道通过连接口4与膨胀气囊2相连通。优选地,排气管道为DN25不锈钢编织管。为了提高罐体1整体的稳定性,所述罐体1底部还设有多个支撑脚。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设置有3个。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膨胀罐,包括罐体和设于罐体内的膨胀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设有排气阀;其中,所述罐体由一体成形的罐体主体和排气管路形成,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膨胀气囊相连通,且所述排气管路的截面呈T形,所述排气管路上套设有加固管,所述加固管安装在所述罐体主体上,所述加固管中部内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排气管路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排气阀一端置于所述加固管内后与所述排气管路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膨胀罐,包括罐体和设于罐体内的膨胀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设有排气阀;其中,所述罐体由一体成形的罐体主体和排气管路形成,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膨胀气囊相连通,且所述排气管路的截面呈T形,所述排气管路上套设有加固管,所述加固管安装在所述罐体主体上,所述加固管中部内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排气管路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排气阀一端置于所述加固管内后与所述排气管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膨胀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管与所述罐体主体之间一体成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膨胀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气囊包括气囊上部、气囊中部和气囊下部,所述气囊上部和气囊下部均呈圆柱状,所述气囊中部呈圆台状;其中,所述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浦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