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泵
本技术涉及流体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泵。
技术介绍
高压泵因其体积小,压力高的特点,常用于喷雾、清洗等方面。高压泵在运行的过程中,位于进液腔和出液腔中的阀片需要受到较大的压力下反复进行振动,阀片容易出现变形,导致进液腔和出液腔的气密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高压泵,用以解决现有的高压泵位于进液腔和出液腔中的阀片需要受到较大的压力下反复进行振动,阀片容易出现变形,导致进液腔和出液腔的气密性不好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压泵,包括泵体和与所述泵体连接以用于驱动液体在所述泵体中流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泵体包括前盖、与所述前盖连接的后盖、以及夹设于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之间的阀片,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围合成进液腔和出液腔,所述后盖与所述驱动机构围合成中转腔,所述前盖设有连通所述进液腔的第一进液口和连通所述出液腔的第一出液口,所述后盖设有连通所述进液腔和所述中转腔的第二进液口、以及连通所述出液腔和所述中转腔的第二出液口,所述阀片包括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和与所述泵体连接以用于驱动液体在所述泵体中流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泵体包括前盖、与所述前盖连接的后盖、以及夹设于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之间的阀片,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围合成进液腔和出液腔,所述后盖与所述驱动机构围合成中转腔,所述前盖设有连通所述进液腔的第一进液口和连通所述出液腔的第一出液口,所述后盖设有连通所述进液腔和所述中转腔的第二进液口、以及连通所述出液腔和所述中转腔的第二出液口,所述阀片包括用于封堵所述第一进液口的第一阀片组件和用于封堵所述第二出液口的第二阀片组件,所述前盖和/或所述后盖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阀片组件和所述第二阀片组件的定位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和与所述泵体连接以用于驱动液体在所述泵体中流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泵体包括前盖、与所述前盖连接的后盖、以及夹设于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之间的阀片,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围合成进液腔和出液腔,所述后盖与所述驱动机构围合成中转腔,所述前盖设有连通所述进液腔的第一进液口和连通所述出液腔的第一出液口,所述后盖设有连通所述进液腔和所述中转腔的第二进液口、以及连通所述出液腔和所述中转腔的第二出液口,所述阀片包括用于封堵所述第一进液口的第一阀片组件和用于封堵所述第二出液口的第二阀片组件,所述前盖和/或所述后盖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阀片组件和所述第二阀片组件的定位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片组件包括环设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四周的第一围框、位于所述第一围框内侧并与所述第一进液口正对设置的第一封堵部、以及从所述第一封堵部相对的两侧反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围框的内侧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抵接所述第一围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设有四个所述定位柱,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围框连接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定位柱,位于同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两侧的两个所述定位柱之间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凸设于所述前盖并抵接所述第一围框的内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和/或所述后盖正对所述第一围框的部位凸设有第一环形密封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于所述第一进液口的边缘凸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和进液腔的第一泄压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片组件包括环设于所述第二出液口四周的第二围框、位于所述第二围框内侧并与所述第二出液口正对设置的第二封堵部、以及从所述第二封堵部相对的两侧反向延伸并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邦友,廖勇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颜华守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