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
本技术涉及流体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泵。
技术介绍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装置,被广泛应用在化工生产、农业生产、矿业以及冶金等领域。现有技术的泵通常都包括端盖和泵身,而且端盖和泵身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通过超声波焊接,但在超声波焊接过程中,端盖和泵身的接触部位可能产生气泡或者缝隙,导致泵整体的气密性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以解决现有泵气密性不好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泵,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的隔膜机构、与所述隔膜机构连接的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动力机构、设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一密封件、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二密封件,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向所述传动机构提供动力,所述传动机构用于使所述隔膜机构发生变形而实现流体的吸入或排出;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设置的第二壳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供流体流动的流道,所述第二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的隔膜机构、与所述隔膜机构连接的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动力机构、设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一密封件、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二密封件,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向所述传动机构提供动力,所述传动机构用于使所述隔膜机构发生变形而实现流体的吸入或排出;/n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设置的第二壳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供流体流动的流道,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环绕所述流道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的隔膜机构、与所述隔膜机构连接的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动力机构、设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一密封件、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二密封件,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向所述传动机构提供动力,所述传动机构用于使所述隔膜机构发生变形而实现流体的吸入或排出;
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设置的第二壳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供流体流动的流道,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环绕所述流道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第一子流道、第二子流道、第三子流道、第四子流道、第一导流孔、第二导流孔、第一连通部以及第二连通部,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第一壳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子流道和所述第二子流道,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三子流道和所述第四子流道,所述第一导流孔贯穿所述导流板并连通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第一子流道,所述第一连通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并连通所述第一子流道和所述第二子流道,所述第二导流孔贯穿所述导流板并连通所述第二子流道和所述第三子流道,所述第四子流道一端与所述流体出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通部与所述第三子流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环绕所述第一子流道设置的第一密封部、环绕所述第二子流道设置的第二密封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连接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都呈环形,且所述第二密封部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环绕所述第三子流道设置的第三密封部和环绕所述第四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邦友,廖勇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颜华守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