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专用除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70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专用除尘车,包括两用泵、喷淋装置、清扫装置和路线辅助装置,两用泵放置于车头后方右下部,为喷淋装置和清扫装置提供相应的压力和吸力,喷淋装置整体放置在车体上部后方,包括水箱、喷淋连接管、水管、雾化喷头和喷头支架,清扫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控制臂、清扫连接管、吸尘口、清扫刷和集尘箱,所述路线辅助装置包括固定于车身两侧的红外测距仪和驾驶舱内部的数值显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控制喷洒范围准确覆盖整个隧道,既节约水资源,也能保证喷洒效果,同时在车底增加清扫装置,能将沉降于隧道地面的尘土及时清理,一趟来回即可将隧道清理干净,节约人力物力,具有很高的实用意义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专用除尘车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专用除尘车。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不断提高对施工现场的防尘文明施工的要求,隧道内的除尘工作越来越被重视,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隧道内除尘降尘,不仅会耽误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也有可能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身体造成伤害。中国专利申请CN204646296U公开了隧道降尘车,所述隧道降尘车具有自行走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走载体上具有压力设备、水箱、喷雾杆以及喷雾头,所述喷雾杆竖向设置于所述水箱顶部,所述喷雾头经所述喷雾杆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压力设备连接所述水箱。该隧道降尘车结构简单,具有自行走载体,且其上的喷雾杆高度可调,喷雾头可进行环向喷雾,降尘效果显著,可适用于各种不同长度和高度的隧道。该技术利用可调节高度的喷雾杆,可控制喷洒范围,但是并不能准确的覆盖整个隧道,而且经喷洒沉降的灰尘仍沉积在隧道内部,还需要单独进行单独的清扫工作,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专用除尘车,能控制喷洒范围准确覆盖整个隧道,即节约水资源,也能保证喷洒效果,同时在车底增加清扫装置,能将沉降于隧道地面的尘土及时清理,一趟来回即可将隧道清理干净,节约人力物力,具有很高的实用意义和社会价值。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隧道专用除尘车,包括两用泵、喷淋装置、清扫装置和路线辅助装置。所述两用泵放置于车头后方,为喷淋装置和清扫装置提供相应的压力和吸力;所述喷淋装置整体放置在车体上部后方,包括水箱、喷淋连接管、水管、雾化喷头和喷头支架,所述水箱通过喷淋连接管与两用泵连接,所述水管一端伸入水箱底部、一端连接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通过喷头支架固定在水箱上侧后方;所述清扫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控制臂、清扫连接管、吸尘口、清扫刷和集尘箱,所述固定底座有对称的两个,分别焊接在除尘车底部中间位置,所述控制臂焊接在固定底座上,内部中空,控制臂内部嵌套有清扫连接管,控制臂下侧开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周围设有可转动的清扫刷,所述清扫连接管一端固定于控制臂内,另一端连接两用泵及集尘箱,连通处设有三通管,所述集尘箱设置在车头后方下部,方便进行灰尘的打扫清理;所述路线辅助装置包括红外测距仪和数值显示器,所述红外测距仪分别设置于车体两侧,位置完全对称以确保得到数据精确,通过数据线连接数值显示器,所述数值显示器安放在驾驶舱内,分别显示两个红外测距仪测到的数据值,驾驶员根据此数据来进行左右移动。所述两用泵在驾驶舱内有相应控制器,可进行功率大小的控制,在进行喷洒降尘时,可根据隧道内部大小调整至适合功率,即可使整个隧道全部被水雾覆盖,又可不因洒水量过大而导致水资源浪费;在进行清扫时,也可根据地面积尘的多少,来调整清扫功率,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所述喷头支架通过焊接固定于水箱上侧后方正中位置,可保证喷洒出的水雾能完整覆盖整个隧道。所述控制臂分为长臂和短臂,两者铰链连接,并分别通过对应的液压装置进行伸展和收回控制,可根据隧道地面的实际宽度来调节控制臂伸展的宽度,以保证能够覆盖全部地面面积,确保清扫效果。所述清扫连接管在控制臂一端,开有和吸尘口一一对应的大小相同的圆孔。所述吸尘口相隔固定间距分布在控制臂下侧,且每个吸尘口直径相同,可使每个吸尘口提供的吸力相同。所述清扫刷的转动装置在清扫时与两用泵同开同关,清扫刷的覆盖面半径为,相邻两吸尘口间距的一半的1.1倍,保证相邻的两个吸尘口周围的清扫刷所覆盖的面积能重叠,这样可保证清扫过程中不产生卫生死角。本技术中使用的两用泵为现有设备,例如贝克牌气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DVT3.80的复合式无油润滑旋叶式真空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控制喷洒范围准确覆盖整个隧道,即节约水资源,也能保证喷洒效果,同时在车底增加清扫装置,能将沉降于隧道地面的尘土及时清理,一趟来回即可将隧道内灰尘清理干净,节约人力物力,具有很高的实用意义和社会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清扫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路线辅助装置示意图;其中,1.水箱;2.喷淋连接管;3.水管;4.雾化喷头;5.喷头支架;6.两用泵;7.固定底座;8.控制臂;9.清扫连接管;10.吸尘口;11.清扫刷;12.集尘箱;13.红外测距仪;14.数值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图3所示,隧道专用除尘车,包括两用泵6、喷淋装置、清扫装置和路线辅助装置。两用泵6安装在车头后方,喷淋装置整体放置在车体上部后方,包括水箱1、喷淋连接管2、水管3、雾化喷头4和喷头支架5,水箱1通过喷淋连接管2与两用泵6连接,水管3的一端伸入水箱1底部、另一端连接雾化喷头4,雾化喷头4通过喷头支架5固定在水箱1上侧后方;清扫装置包括固定底座7、控制臂8、清扫连接管9、吸尘口10、清扫刷11和集尘箱12,固定底座7有对称的两个,分别焊接在除尘车底部中间位置,控制臂8焊接在固定底座7上,内部中空,控制臂8内部嵌套有清扫连接管9,控制臂8下侧开有吸尘口10,吸尘口10周围设有可转动的清扫刷11,清扫连接管9的一端固定在控制臂8内部,另一端连接两用泵6及集尘箱12,通过三通管进行分流,集尘箱12设置在车头后方下部,方便进行灰尘的打扫清理;路线辅助装置包括红外测距仪13和数值显示器14,红外测距仪13为对称的两个,分别设置于车体两侧,位置完全对称以确保得到的数值准确,通过数据线连接到数值显示器14,数值显示器14安放在驾驶舱内,分别显示两个红外测距仪13测得的数据值,驾驶员根据此数据进行行驶路线的调整。实际使用时,除尘车自洞口向内行驶时,通过喷淋装置的喷撒对洞内进行降尘;自隧道最里侧向洞口驶出时,利用清扫装置进行地面积尘的清扫,行进过程中,驾驶员根据路线辅助装置实时调整除尘车的行进路线以及两用泵6的功率大小。具体方式如下:驾驶员驾驶除尘车从隧道洞口进入,打开红外测距仪13,根据数值显示器14显示的数值,缓慢调整行驶路线直至两侧距离相同,此时打开两用泵6设置在驾驶舱内的控制器,根据红外测距仪13测得的数值,调节两用泵6的功率至雾化喷头4喷出的水雾可正好覆盖整个洞内范围,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专用除尘车,包括两用泵、喷淋装置、清扫装置和路线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两用泵放置于车头后方,为喷淋装置和清扫装置提供相应的压力和吸力;/n所述喷淋装置整体放置在车体上部后方,包括水箱、喷淋连接管、水管、雾化喷头和喷头支架,所述水箱通过连接管与两用泵连接,所述水管一端伸入水箱底部、一端连接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通过喷头支架固定在水箱上侧后方;/n所述清扫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控制臂、清扫连接管、吸尘口、清扫刷和集尘箱,所述固定底座有对称的两个,分别焊接在除尘车底部中间位置,所述控制臂焊接在固定底座上,内部中空,控制臂内部嵌套有清扫连接管,控制臂下侧开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周围设有可转动的清扫刷,所述清扫连接管一端固定于控制臂内,另一端连接两用泵及集尘箱,连通处设有三通管,所述集尘箱设置在车头后方下部;/n所述路线辅助装置包括红外测距仪和数值显示器,所述红外测距仪分别设置于车体两侧,位置以除尘车中线对称,通过数据线连接数值显示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专用除尘车,包括两用泵、喷淋装置、清扫装置和路线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两用泵放置于车头后方,为喷淋装置和清扫装置提供相应的压力和吸力;
所述喷淋装置整体放置在车体上部后方,包括水箱、喷淋连接管、水管、雾化喷头和喷头支架,所述水箱通过连接管与两用泵连接,所述水管一端伸入水箱底部、一端连接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通过喷头支架固定在水箱上侧后方;
所述清扫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控制臂、清扫连接管、吸尘口、清扫刷和集尘箱,所述固定底座有对称的两个,分别焊接在除尘车底部中间位置,所述控制臂焊接在固定底座上,内部中空,控制臂内部嵌套有清扫连接管,控制臂下侧开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周围设有可转动的清扫刷,所述清扫连接管一端固定于控制臂内,另一端连接两用泵及集尘箱,连通处设有三通管,所述集尘箱设置在车头后方下部;
所述路线辅助装置包括红外测距仪和数值显示器,所述红外测距仪分别设置于车体两侧,位置以除尘车中线对称,通过数据线连接数值显示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专用除尘车,其特征是,所述两用泵在驾驶舱内设有相应控制器,可进行功率大小的控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江曹元均阮超何伟丛义营高士亮李宗田李文庆杜修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