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江波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开采用便捷式自动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70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开采用便捷式自动加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中部焊接有壳体,所述壳体顶端中部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顶端中部通过机座安装有水泵,所述壳体内部对应水泵底端位置处开设有水箱,所述水泵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水泵出水端通过连通结头均套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中部外表面均安装有阀门,所述输水管另一端中部连接有雾化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实用通过水泵、水箱、进水管、输水管、阀门、雾化喷头、连接套筒、限位弧块和固定块,能够通过输水管和雾化喷头进行加湿,既能够对输水管进行固定,也能够改变加湿的方向,提高了加湿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开采用便捷式自动加湿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加工
,具体为一种煤矿开采用便捷式自动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煤炭在加工粉碎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对周围环境及人体造成潜在危害,因此不能直接向大气排放,必须经过除尘处理,煤尘危害是煤矿生产中难以避免的危害之一,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矿石破碎、运输及筛分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一方面粉尘污染的作业环境严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长期吸入粉尘可引起肺部病变,造成尘肺病,另一方面,粉尘浓度过高影响采煤机械工作的安全性能,大量悬浮的粉尘也是造成煤矿煤尘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封闭的空间工作时,若气体中有一定浓度的粉尘,也有可能因为火星引起爆炸,安全隐患较大;而现有的煤矿开采用自动加湿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在加湿处理时针对煤尘进行高效率的加湿处理,尤其是针对在加湿过程中,不能够在保证固定加湿管前提下,对加湿的方向进行快速调节,使得加湿的效率和效果显得十分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煤矿开采用便捷式自动加湿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能在加湿处理时针对煤尘进行高效率的加湿处理,尤其是针对在加湿过程中,不能够在保证固定加湿管前提下,对加湿的方向进行快速调节,使得加湿的效率和效果显得十分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开采用便捷式自动加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中部焊接有壳体,所述壳体顶端中部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顶端中部通过机座安装有水泵,所述壳体内部对应水泵底端位置处开设有水箱,所述水泵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水泵出水端通过连通结头均套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中部外表面均安装有阀门,所述输水管另一端中部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输水管中部套接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中部外表面连接有限位弧块,所述限位弧块底端中部对应底板顶端边缘位置处均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壳体一端中部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内侧对应壳体连接位置处安装有连通板,所述连通板一侧中部安装有吸风机,所述水泵和吸风机的输入端均与外界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内侧中部对应水箱一端位置处安装有隔断板,所述壳体内侧底部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顶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边缘位置处安装于吸风机,所述壳体内侧中部对应隔断板一端安装有锥形弧块,所述顶板顶端中部焊接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内侧顶部边缘位置处安装有过滤板。优选的,所述底板底端四角边缘位置处均等距焊接有U型柱,所述U型柱内侧中部均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中部外表面均套接有滑轮。优选的,所述底板一端中部焊接有推拉杆,所述底板与推拉杆之间的连接位置处均设置有缓冲垫片。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一端贯穿连接于水箱底部,所述水箱与输水管之间的连接位置处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水箱对应顶板顶端中部开设有注水口,所述输水管、阀门和雾化喷头为加湿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底端中部焊接于壳体顶端,所述固定块的数量共设置为两个。优选的,所述U型柱底端中部开设有U型槽,所述连接轴两端均套接有防滑套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本实用通过水泵、水箱、进水管、输水管、阀门、雾化喷头、连接套筒、限位弧块和固定块,能够通过输水管和雾化喷头进行加湿,既能够对输水管进行固定,也能够改变加湿的方向,提高了加湿的效率和效果。2、本实用通过导向板、连通板、吸风机、收集槽、锥形弧块、排气通道和过滤板,能够对空气中散落的煤尘进行过滤收集,既能够提高空气的质量,还能够将煤尘收集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3、本实用通过U型柱、连接轴、滑轮和推拉杆,能够使得装置在煤矿环境中到处移动,能够对煤矿中角落的环境也实现加湿处理,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还减少了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排气通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水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滑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板;2、壳体;3、顶板;4、水泵;5、水箱;6、进水管;7、输水管;8、阀门;9、雾化喷头;10、连接套筒;11、限位弧块;12、固定块;13、导向板;14、连通板;15、吸风机;16、隔断板;17、收集槽;18、安装板;19、锥形弧块;20、排气通道;21、过滤板;22、U型柱;23、连接轴;24、滑轮;25、推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开采用便捷式自动加湿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端中部焊接有壳体2,壳体2顶端中部安装有顶板3,顶板3顶端中部通过机座安装有水泵4,壳体2内部对应水泵4底端位置处开设有水箱5,水泵4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6,水泵4出水端通过连通结头均套接有输水管7,输水管7中部外表面均安装有阀门8,输水管7另一端中部连接有雾化喷头9,输水管7中部套接有连接套筒10,连接套筒10中部外表面连接有限位弧块11,限位弧块11底端中部对应底板1顶端边缘位置处均焊接有固定块12;壳体2一端中部安装有导向板13,导向板13内侧对应壳体2连接位置处安装有连通板14,连通板14一侧中部安装有吸风机15,水泵4和吸风机15的输入端均与外界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壳体2内侧中部对应水箱5一端位置处安装有隔断板16,壳体2内侧底部开设有收集槽17,收集槽17顶端安装有安装板18,安装板18顶端边缘位置处安装于吸风机15,壳体2内侧中部对应隔断板16一端安装有锥形弧块19,顶板3顶端中部焊接有排气通道20,排气通道20内侧顶部边缘位置处安装有过滤板21,底板1底端四角边缘位置处均等距焊接有U型柱22,U型柱22内侧中部均安装有连接轴23,连接轴23中部外表面均套接有滑轮24;底板1一端中部焊接有推拉杆25,底板1与推拉杆25之间的连接位置处均设置有缓冲垫片,减少推动装置工作人员所消耗的体力,进水管6一端贯穿连接于水箱5底部,水箱5与输水管7之间的连接位置处均设置有密封圈,提高水箱5和输水管7之间的密封性,水箱5对应顶板3顶端中部开设有注水口,输水管7、阀门8和雾化喷头9为加湿结构;固定块12底端中部焊接于壳体2顶端,固定块12的数量共设置为两个,便于对输水管7进行固定,U型柱22底端中部开设有U型槽,连接轴23两端均套接有防滑套筒,减少滑轮24在转动时产生左右的晃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工作人员将水箱5中水灌满,然后工作人员再通过握持推拉杆25向前推动,装置会在滑轮24于地面滚动时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开采用便捷式自动加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中部焊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顶端中部安装有顶板(3),所述顶板(3)顶端中部通过机座安装有水泵(4),所述壳体(2)内部对应水泵(4)底端位置处开设有水箱(5),所述水泵(4)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水泵(4)出水端通过连通结头均套接有输水管(7),所述输水管(7)中部外表面均安装有阀门(8),所述输水管(7)另一端中部连接有雾化喷头(9),所述输水管(7)中部套接有连接套筒(10),所述连接套筒(10)中部外表面连接有限位弧块(11),所述限位弧块(11)底端中部对应底板(1)顶端边缘位置处均焊接有固定块(12);/n所述壳体(2)一端中部安装有导向板(13),所述导向板(13)内侧对应壳体(2)连接位置处安装有连通板(14),所述连通板(14)一侧中部安装有吸风机(15),所述水泵(4)和吸风机(15)的输入端均与外界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n所述壳体(2)内侧中部对应水箱(5)一端位置处安装有隔断板(16),所述壳体(2)内侧底部开设有收集槽(17),所述收集槽(17)顶端安装有安装板(18),所述安装板(18)顶端边缘位置处安装有吸风机(15),所述壳体(2)内侧中部对应隔断板(16)一端安装有锥形弧块(19),所述顶板(3)顶端中部焊接有排气通道(20),所述排气通道(20)内侧顶部边缘位置处安装有过滤板(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开采用便捷式自动加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中部焊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顶端中部安装有顶板(3),所述顶板(3)顶端中部通过机座安装有水泵(4),所述壳体(2)内部对应水泵(4)底端位置处开设有水箱(5),所述水泵(4)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水泵(4)出水端通过连通结头均套接有输水管(7),所述输水管(7)中部外表面均安装有阀门(8),所述输水管(7)另一端中部连接有雾化喷头(9),所述输水管(7)中部套接有连接套筒(10),所述连接套筒(10)中部外表面连接有限位弧块(11),所述限位弧块(11)底端中部对应底板(1)顶端边缘位置处均焊接有固定块(12);
所述壳体(2)一端中部安装有导向板(13),所述导向板(13)内侧对应壳体(2)连接位置处安装有连通板(14),所述连通板(14)一侧中部安装有吸风机(15),所述水泵(4)和吸风机(15)的输入端均与外界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壳体(2)内侧中部对应水箱(5)一端位置处安装有隔断板(16),所述壳体(2)内侧底部开设有收集槽(17),所述收集槽(17)顶端安装有安装板(18),所述安装板(18)顶端边缘位置处安装有吸风机(15),所述壳体(2)内侧中部对应隔断板(16)一端安装有锥形弧块(19),所述顶板(3)顶端中部焊接有排气通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郭江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