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停车库
本技术涉及车库的
,具体的是一种立体停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汽车的增量迅猛,为城市带来巨大问题,停车难、乱停车引发了很多社会和经济矛盾。建设部推行的住宅性能认定标准中规定:3A类住宅住户与车位比例要达到1:1,2A类住宅住户与车位比例要达到1:0.8,1A类住宅住户与车位比例要达到1:0.6。按照惯例,住户与车位的比例达到1:1以上,才能在一段时间内有效保证“停车不难”。现有的停车库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510165766.X、专利名称为自驾式非机械立体停车系统,通过设置有夹层来提高土地利用利用效率,它是复试结构,设置有通高通车道,所述通高通车道内设置设备管线(如通风管线,也可以为停车库内设置的其它管线),所述底层的车辆需要在通高通车道上运行,因此在修护设备管线时必然会影响底层车辆的进出;而且在上述立体停车库中,上述立体停车库中设置有向上半高坡道和向下半高坡道,坡道设置的数量较多。这就是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停车库,包括底层(1)和顶层(2),所述底层(1)通过侧壁(3)与顶层(2)连接,所述底层(1)与顶层(2)之间固定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包括一个夹板(4),所述夹板(4)上设置有上停车单元,所述底层上设置有下停车单元,其特征是:所述上停车单元包括上车道(8)以及设置在上车道(8)左侧和/或右侧的上车位(5),所述下停车单元包括下车道(11)以及设置在下车道(11)左侧和/或右侧的下车位(7),所述夹板(4)与左侧的侧壁(3)之间设置有通高间隔Ⅰ(10)和/或所述夹板(4)与右侧的侧壁(3)之间设置有通高间隔Ⅱ(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停车库,包括底层(1)和顶层(2),所述底层(1)通过侧壁(3)与顶层(2)连接,所述底层(1)与顶层(2)之间固定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包括一个夹板(4),所述夹板(4)上设置有上停车单元,所述底层上设置有下停车单元,其特征是:所述上停车单元包括上车道(8)以及设置在上车道(8)左侧和/或右侧的上车位(5),所述下停车单元包括下车道(11)以及设置在下车道(11)左侧和/或右侧的下车位(7),所述夹板(4)与左侧的侧壁(3)之间设置有通高间隔Ⅰ(10)和/或所述夹板(4)与右侧的侧壁(3)之间设置有通高间隔Ⅱ(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是:所述底层(1)的车辆不能沿着通高间隔Ⅰ(10)和通高间隔Ⅱ(12)在前后方向上运行;所述通高间隔Ⅰ(10)以及通高间隔Ⅱ(12)的宽度均为1m-2.5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是:所述立体停车库内设置有主通道(16),所述主通道(16)与底层(1)平齐,所述主通道(16)通过上坡道(25)与夹板(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是:所述立体停车库内设置有主通道(16),所述主通道(16)与夹板(4)平齐,所述主通道(16)通过下坡道(26)与底层(1)连接,所述主通道(16)与夹板(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是:所述立体停车库内设置有底层主通道(17),所述底层主通道(17)与底层(1)平齐,所述底层主通道(17)与底层(1)连接,所述立体停车库内还设置有夹层主通道(18),所述夹层主通道(18)与夹板(4)平齐,所述夹层主通道(18)与夹板(4)连接。
6.一种立体停车库,包括底层(1)和顶层(2),所述底层(1)通过侧壁(3)与顶层(2)连接,所述底层(1)与顶层(2)之间固定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夹板(4),所述夹板(4)上设置有上停车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邦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