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智能一体化截污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54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云智能一体化截污井,主要涉及截污井领域。包括筒体,筒体的侧壁上连通有雨水管、污水管、排水管,筒体的顶部设有窗口,窗口内贯穿的设有导向板,导向板竖直延伸且底部能够覆盖雨水管的入口,导向板与雨水管相邻的外侧固定有与其封闭连接的截污箱,导向板的内侧设有与其上下升降配合的提箱,截污箱与雨水管连接,截污箱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提箱位于导向板底端的时候,提箱上设有与排污口相对接的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双箱截污,及时将垃圾和杂物提到地面上来,方便清洁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云智能一体化截污井
本技术涉及截污井领域,具体是云智能一体化截污井。
技术介绍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规模的扩大,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用水环境的严苛需求,合理、严谨的供排水方案将在每一个用水的地方得以要求体现。智能截污井是一种专用于城市合流制管道的污水截流井,设置在雨水管与污水管的汇合处,通过仪器检测数据,将雨水和污水自动分流到各自的管道中,是面源污染末端治理技术的必备设施。一般情况下,智能截污井主要由井筒、截污阀、排水阀、液位仪、雨量计、云监控平台等设施组成。一般情况下,阀门的开启和闭合,通过传感器的数据反馈,并厂家的设置和控制实现。晴天时,管道内的部分污水通过截污井流向污水管道,做到晴天时污水零直排。降雨时,初期的地面雨水比较脏,如果进入河道对河道水质造成污染。通过雨量计判断降雨量的大小,让脏的初期雨水进入污水管。降雨中后期时,雨水相对比较干净,通过截污井直排河道,减少雨水对污水网负荷,确保污水网正常运行。在智能截污井的运行中,比较关键的一环在于降雨初期,雨水往往夹带着大量的垃圾杂物进入井内,初期的雨水脏是此类井都要面对的问题。现在的方法是在雨水管的入口设置过滤网箱,避免杂物垃圾落入井内,淤堵管口。但是网箱必然存在垃圾过多,淤积堵塞的情况,给维护人员的清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题。一旦清理不及时,或者下雨频繁,往往是造成截污井冒顶不畅等问题的原因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云智能一体化截污井,它双箱截污,及时将垃圾和杂物提到地面上来,方便清洁维护。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云智能一体化截污井,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连通有雨水管、污水管、排水管,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将其封闭的盖体,所述盖体上开设矩形的窗口,所述窗口内贯穿的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竖直延伸且底部能够覆盖雨水管的入口,所述导向板与雨水管相邻的外侧固定有与其封闭连接的截污箱,所述导向板的内侧设有与其上下升降配合的提箱,所述截污箱的侧壁上及提箱的底壁上设有过滤孔,所述截污箱与雨水管连接,所述截污箱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提箱位于导向板底端的时候,所述提箱上设有与排污口相对接的进料口,所述窗口的两侧设有秤台,所述秤台的顶端设有与其配合的秤体,在承载器顶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上配合有吊索,所述吊索的底端固定在提箱的顶部。所述雨水管、污水管、排水管的高度依次降低。所述筒体内安装人梯、排污管、污水泵,所述污水泵与排污管连接,所述筒体内设置液位传感器,所述筒体顶部安装雨量计,所述筒体上设置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设有无线收发模块和单片机控制器,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监测数据和接受控制指令,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筒体内电动设备的运行。所述导向板的两侧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提箱的两侧设有与导向滑槽上下滑动连接的滑条。所述截污箱的顶壁上左右对称的固定有竖直延伸的导轨杆,所述导轨杆的顶端固定在盖板上,所述截污箱的顶壁上靠近导向板设有条型孔,所述条型孔内贯穿有闸板,所述闸板的底侧能够覆盖排污口,用于使排污口闭合,所述闸板的顶侧暴露在截污箱上方,所述闸板的顶侧设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的两端设有与导轨杆上下滑动配合的导向滑孔,所述安装条上居中的固定有丝母,所述丝母内贯穿有与其配合的丝杠,所述丝杠向上延伸贯穿盖板并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双箱运行,大大提高对雨水夹带的垃圾及杂物的容纳量,且提箱的维护不影响截污箱的持续工作,保证截污的持续有效;2、到达预定重量后,提箱自动上提到地面,提醒工作人员及时维护和清理,保证井内不会淤堵;3、提箱自动上提到地面,方便工作人员清理工作,不用下到井内处理,大大降低工作强度和难度;4、自动化判断垃圾的满溢程度,实现智能控制。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剖视图。附图5是本技术提箱结构立体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筒体;2、雨水管;3、盖体;4、窗口;5、导向板;6、导向滑槽;7、截污箱;8、排污口;9、导轨杆;10、闸板;11、安装条;12、丝杠;13、安装板;14、提箱;15、进料口;16、秤台;17、秤体;18、支撑板;19、卷扬机;20、吊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材料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仪器、试剂、材料等,可通过正规商业途径获得。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实施例:云智能一体化截污井为了解决雨水管2口淤堵的问题,本截污井在此位置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如下:主体结构包括采用耐高温耐高压的高强度不锈钢制造预制筒体1,预制筒体1竖立式埋入8~10米深的地下,全远程控制,无需现场操作。在筒体1的侧壁安装人梯、污水泵、排污管等基本设施,并在筒体1内设置液位传感器,在筒体1上设置雨量计等数据监测装置,用来收集和监测数据,在筒体1上设置设备箱,设备箱内安装无线收发模块、单片机控制器,用来发送收集的数据,以及接受控制指令,并驱动各个阀门、闸板10、电机、丝杠12等电力驱动组件的运行。所述筒体1竖直设置,侧壁上固定且连通有雨水管2、污水管、排水管。雨水管2、污水管、排水管的高度依次降低。所述筒体1的顶面封闭设有盖体3,所述盖体3上开设矩形的窗口4,所述窗口4靠近筒体1的外侧的内壁上固定有导向板5,所述导向板5竖直设置,为矩形的长条板,所述导向板5贯穿窗口4向下延伸,所述导向板5的两侧设有导向滑槽6,所述导向板5向下延伸至覆盖雨水管2管口位置,所述导向板5的外侧固定有截污箱7,所述截污箱7的侧壁上设有过滤孔,所述截污箱7的外侧侧壁与雨水管2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截污箱7的周侧封闭的固定在导向板5上,所述导向板5的底部设有位于截污箱7底部的,且与截污箱7相连通的排污口8。从雨水管2进来的遇水,先进入截污箱7,经过过滤孔滤出遇水到井内,而杂物垃圾责备留在截污箱7内。所述截污箱7的顶壁上左右对称的固定有竖直延伸的导轨杆9,所述导轨杆9的顶端固定在盖板上。所述截污箱7的顶壁上靠近导向板5设有条型孔,所述条型孔内贯穿有闸板10,所述闸板10的底侧能够覆盖排污口8,用于使排污口8闭合,所述闸板10的顶侧暴露在截污箱7上方,所述闸板10的顶侧设有安装条1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云智能一体化截污井,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连通有雨水管、污水管、排水管,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将其封闭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开设矩形的窗口,所述窗口内贯穿的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竖直延伸且底部能够覆盖雨水管的入口,所述导向板与雨水管相邻的外侧固定有与其封闭连接的截污箱,所述导向板的内侧设有与其上下升降配合的提箱,所述截污箱的侧壁上及提箱的底壁上设有过滤孔,所述截污箱与雨水管连接,所述截污箱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提箱位于导向板底端的时候,所述提箱上设有与排污口相对接的进料口,/n所述窗口的两侧设有秤台,所述秤台的顶端设有与其配合的秤体,在承载器顶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上配合有吊索,所述吊索的底端固定在提箱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云智能一体化截污井,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连通有雨水管、污水管、排水管,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将其封闭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开设矩形的窗口,所述窗口内贯穿的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竖直延伸且底部能够覆盖雨水管的入口,所述导向板与雨水管相邻的外侧固定有与其封闭连接的截污箱,所述导向板的内侧设有与其上下升降配合的提箱,所述截污箱的侧壁上及提箱的底壁上设有过滤孔,所述截污箱与雨水管连接,所述截污箱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提箱位于导向板底端的时候,所述提箱上设有与排污口相对接的进料口,
所述窗口的两侧设有秤台,所述秤台的顶端设有与其配合的秤体,在承载器顶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上配合有吊索,所述吊索的底端固定在提箱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云智能一体化截污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污水管、排水管的高度依次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云智能一体化截污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安装人梯、排污管、污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铭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