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形缝的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54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变形缝的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槽件、导水板和排水管;排水槽件嵌装在变形缝内;排水槽件包括中间的水槽和两侧的延伸连接部,延伸连接部与水槽的槽壁上端固定连接,水槽的侧壁与变形缝的侧壁之间形成缝隙,延伸连接部与水槽的槽壁之间的夹角与变形缝的构件的折角相匹配;导水板包括水平连接部和折角导水部,水平连接部设置在延伸连接部上并与变形缝的构件固定连接,折角导水部由水平连接部向下弯折进入水槽内;排水管设置在排水槽件的下方,排水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水槽的底壁并与水槽内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变形缝的排水结构,其受结构变形及温度影响小,可以有效避免变形缝位置渗水、漏水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变形缝的排水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形缝的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建筑结构日益复杂,大部分建筑存在多处变形缝,且部分存在于连廊等易涉水建筑部位,目前对于变形缝的处理方式为:通过使用“u”形柔性材料将两端结构进行连接,面层安装活动式硬质板材饰面(热镀锌钢板、铝合金板、塑胶硬板等)进行遮盖,该做法在长时间使用后,所用金属板材容易变形翘曲、拼缝不严,用于止水的柔性胶粘材料出现老化,在建走廊、过道、连廊等易涉水部位,容易发生渗漏。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形缝的排水结构长时间使用后渗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变形缝的排水结构,其受结构变形及温度影响小,可以有效避免变形缝位置渗水、漏水的风险。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变形缝的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槽件、导水板和排水管;所述排水槽件嵌装在所述变形缝内;所述排水槽件包括中间的水槽和两侧的延伸连接部,所述延伸连接部与所述水槽的槽壁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槽的侧壁与所述变形缝的侧壁之间形成缝隙,所述延伸连接部与所述水槽的槽壁之间的夹角与所述变形缝的构件的折角相匹配;所述导水板设有两个并分别贴合两所述延伸连接部上;所述导水板包括水平连接部和折角导水部,所述水平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延伸连接部上并与所述变形缝的构件固定连接,所述折角导水部由所述水平连接部向下弯折进入所述水槽内;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排水槽件的下方,所述排水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槽的底壁并与所述水槽内相连通。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连接部设置在所在楼层的楼面的饰面层内。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格栅,所述格栅架设在所述水槽的上方,所述格栅的两端分别搁置在所述导水板上。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格栅与所述导水板之间还设有垫片,所述格栅的上端面与所在楼层的楼面的饰面层相平齐。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格栅与所述饰面层之间设有弹性填充条。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格栅为镀锌格栅。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槽件和/或导水板的材质为不锈钢。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管为软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用于变形缝的排水结构中,排水槽件可以直接安装在变形缝内,两侧的延伸连接部可以架在变形缝构件的上端面上,而导水板可以起到导水作用,地面水通过导水板引导流入到水槽内,排水槽底部设置排水管可以将水及时排出;本排水槽件与两端结构、导水板均无刚性连接,且水槽与变形缝之间存在缝隙,其受结构变形及温度影响小,此做法可以有效避免变形缝位置渗水、漏水的风险。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1是本活动式明排水结构的排水槽件、导水板和排水管安装在变形缝的示意图;图2是本活动式明排水结构的排水槽件、导水板和排水管安装在变形缝及饰面层的示意图;图3是本活动式明排水结构整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排水槽件;11-水槽;12-延伸连接部;2-导水板;21-水平连接部;22-折角导水部;3-排水管;4-格栅;5-垫片;6-弹性填充条;7-构件;71-饰面层;72-管道排水系统;73-变形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参照图1至图3,一种用于变形缝的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槽件1、导水板2和排水管3。其中,所述排水槽件1嵌装在所述变形缝73内;所述排水槽件1包括中间的水槽11和两侧的延伸连接部12,所述延伸连接部12与所述水槽11的槽壁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槽11的侧壁与所述变形缝73的侧壁之间形成缝隙,该缝隙可以是5-15mm,通常采用10mm。所述延伸连接部12与所述水槽11的槽壁之间的夹角与所述变形缝73的构件7的折角相匹配。在安装时,排水槽件1的水槽11直接嵌入变形缝73内,两侧的延伸连接部12则直接架在变形缝73两侧的构件7上,此时排水槽件1与变形缝73的构件7无刚性连接,受结构变形及温度影响较小。其中,所述导水板2设有两个并分别贴合两所述延伸连接部12上;所述导水板2包括水平连接部21和折角导水部22,所述水平连接部21设置在所述延伸连接部12上,水平连接部21远离水槽11的一端与所述变形缝73的构件7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可以是通过螺纹固定。所述折角导水部22由所述水平连接部21向下弯折进入所述水槽11内,整体上导水板2的截面形状呈“乛”状,通过该导水板2,可以将楼面上的水导入到排水槽件1的水槽11内,避免发生渗漏。具体地,所述排水槽件1和/或导水板2的材质为不锈钢,可以保证长久使用不锈蚀,保证其工作寿命。为了便于排出水槽11内的水,所述排水管3设置在所述排水槽件1的下方,所述排水管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槽11的底壁并与所述水槽11内相连通,通过该排水管3可以方便地将水槽11内的水排出,避免积累。其中,所述排水管3为软管,方便调整其走向。优选地,该排水管3的下端可以直接接入到该建筑的管道排水系统72。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水平连接部21设置在所在楼层的楼面的饰面层71内,以减少连接处的缝隙,避免造成积水。为了防止使用时行人踩错踏空入水槽11内造成损伤,如图3所示,本活动式明排水结构还包括格栅4,所述格栅4架设在所述水槽11的上方,所述格栅4的两端分别搁置在所述导水板2上。格栅4可以将水槽11架空,避免踏空,同时又不阻碍排水。优选地,所述格栅4为镀锌格栅4,避免锈蚀。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格栅4与所述导水板2之间还设有垫片5,所述格栅4的上端面与所在楼层的楼面的饰面层71相平齐,垫片5将格栅4垫高,防止格栅4底面造成积水,同时时格栅4与饰面层71平齐,防止行人走路时踢脚。优选地,所述格栅4与所述饰面层71之间设有弹性填充条6,起到填补间隙的作用,同时由于是弹性地,可以起到缓冲格栅4的变形作用。该弹性填充条6具体可以是弹性胶条。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变形缝的排水结构的其它内容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变形缝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槽件、导水板和排水管;/n所述排水槽件嵌装在所述变形缝内;所述排水槽件包括中间的水槽和两侧的延伸连接部,所述延伸连接部与所述水槽的槽壁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槽的侧壁与所述变形缝的侧壁之间形成缝隙,所述延伸连接部与所述水槽的槽壁之间的夹角与所述变形缝的构件的折角相匹配;/n所述导水板设有两个并分别贴合两所述延伸连接部上;所述导水板包括水平连接部和折角导水部,所述水平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延伸连接部上并与所述变形缝的构件固定连接,所述折角导水部由所述水平连接部向下弯折进入所述水槽内;/n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排水槽件的下方,所述排水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槽的底壁并与所述水槽内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变形缝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槽件、导水板和排水管;
所述排水槽件嵌装在所述变形缝内;所述排水槽件包括中间的水槽和两侧的延伸连接部,所述延伸连接部与所述水槽的槽壁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槽的侧壁与所述变形缝的侧壁之间形成缝隙,所述延伸连接部与所述水槽的槽壁之间的夹角与所述变形缝的构件的折角相匹配;
所述导水板设有两个并分别贴合两所述延伸连接部上;所述导水板包括水平连接部和折角导水部,所述水平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延伸连接部上并与所述变形缝的构件固定连接,所述折角导水部由所述水平连接部向下弯折进入所述水槽内;
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排水槽件的下方,所述排水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槽的底壁并与所述水槽内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形缝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部设置在所在楼层的楼面的饰面层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展鹏韩海波张志军李桂光吴梓豪李永鸿郑少鹏李伟春何盛华王冠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