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高度竹桁架-竹混凝土组合桥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45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2
一种变高度竹桁架‑竹混凝土组合桥梁,包括墩台、支座、竹桁架、横向联系、桥面系,其特征在于,竹桁架设置于顺桥向的桥面系两侧,腹杆自两端向跨中长度呈递减变化,上弦杆呈下凹的曲线或折线,腹杆交叉连接于上弦杆和下弦杆,竖向支撑垂直置于墩台位置处连接上弦杆和下弦杆,斜向拉杆斜向连接于上弦杆和下弦杆的端部,各个杆件之间形成竹桁架,横向联系由上横梁和下横梁组成,其位于多片竹桁架之间分别横向连接多片竹桁架的上弦杆及下弦杆于一体,桥面系设置并支撑于竹桁架的内部于下横梁的顶部。该桁架桥重量轻、可靠度高,竹混结构代替传统桁架桥中的钢材,具有绿色、低碳、环保、经济的优点,对桥梁外观及耐腐蚀性能会有较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高度竹桁架-竹混凝土组合桥梁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桁架桥梁,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高度竹桁架-竹混凝土组合桥梁。
技术介绍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设计与建造是当前建筑设计的热点之一,很多富有特色的大跨度建筑已成为地方的标志和著名的人文景观,目前大多桁架还是以钢材为主,也有越来越多的竹木桁架结构开始被关注。我国竹材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主要的产竹国。同时,竹子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成材早及产量高等特点。传统的桁架结构主要以钢材或混凝土为构件材料。混凝土桁架自重大,结构笨重,在工程使用中越来越少;钢桁架用钢量大,不经济,钢材耗能高,且钢材容易发生锈蚀,后期维护费用高。针对以上内容,研究者也在不断开发新的桁架桥梁,如中国专利第“201420147700.9”号,公开了“一种桁架”,在该桁架中上弦杆、下弦杆及腹杆也都完全用竹材来替代,该桁架结构简单、重量轻、耐用,并且刚度大。但是,竹子自然生长,很难找到形状尺寸相近的竹子,且竹子都为圆形,外观上较为单一。又如中国专利第“CN108978436A”号,公开了“一种空间桁架悬索桥”,通过钢桁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高度竹桁架-竹混凝土组合桥梁,包括墩台(1)、支座(2)、竹桁架(3)、横向联系(4)、桥面系(5),其特征在于,竹桁架(3)设置于顺桥向的桥面系(5)两侧,竹桁架(3)由变高度的上弦杆(31)、下弦杆(32)、腹杆(33)、竖向支撑(34)、斜向拉杆(35)、连接件(36)、螺栓(37)组成,腹杆(33)自两端向跨中的长度呈递减变化,上弦杆(31)呈下凹的曲线或折线,下弦杆(32)为直线,两两腹杆(33)交叉连接于上弦杆(31)和下弦杆(32),竖向支撑(34)垂直设置于墩台(1)位置处连接上弦杆(31)和下弦杆(32),斜向拉杆(35)斜向连接于上弦杆(31)和下弦杆(32)的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高度竹桁架-竹混凝土组合桥梁,包括墩台(1)、支座(2)、竹桁架(3)、横向联系(4)、桥面系(5),其特征在于,竹桁架(3)设置于顺桥向的桥面系(5)两侧,竹桁架(3)由变高度的上弦杆(31)、下弦杆(32)、腹杆(33)、竖向支撑(34)、斜向拉杆(35)、连接件(36)、螺栓(37)组成,腹杆(33)自两端向跨中的长度呈递减变化,上弦杆(31)呈下凹的曲线或折线,下弦杆(32)为直线,两两腹杆(33)交叉连接于上弦杆(31)和下弦杆(32),竖向支撑(34)垂直设置于墩台(1)位置处连接上弦杆(31)和下弦杆(32),斜向拉杆(35)斜向连接于上弦杆(31)和下弦杆(32)的端部,各个杆件之间通过连接件(36)及螺栓(37)进行连接为整体形成竹桁架(3),横向联系(4)由上横梁(41)和下横梁(42)组成,其位于多片竹桁架(3)之间分别横向连接多片竹桁架(3)的上弦杆(31)及下弦杆(32)于一体,桥面系(5)由竹混凝土桥面板(51)和铺装层(52)组成,设置并支撑于竹桁架(3)的内部于下横梁(42)的顶部位置处,竹桁架(3)、横向联系(4)、桥面系(5)形成整体结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昊魏洋朱超丁明珉赵康李国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