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辆段咽喉区减振降噪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439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车辆段咽喉区减振降噪轨道结构,属于地铁轨道技术领域,包括两组减振装置、两条工字钢轨、若干个缓冲装置和顶部有沿长度方向开设通槽的托架;两组减振装置设置在托架内,每组减振装置包括托槽和若干个减振弹簧,两组减振装置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两条工字钢轨底面的顶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凹槽与托槽的安装块用螺栓限位;每个缓冲装置均设置在每组减振装置与通槽内壁之间,每个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弹簧和两个第二固定板;缓冲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板的一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固定板的另一面分别与方槽侧壁和托槽外侧壁固定连接。列车在行进时通过减振装置和缓冲装置进行减振和降噪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辆段咽喉区减振降噪轨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铁轨道
,具体涉及地铁车辆段咽喉区减振降噪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地铁线路的开发为我国的交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的贡献,为地铁附近的商业以及城市开发提供了便利。虽然部分地铁设置于地底,但行进间的地铁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音对上层的整个物业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地铁车辆段咽喉区的噪声和振动由列车过快运行造成,同时咽喉区地铁轨道分析较多,轮轨冲击较强,更容易引起较为剧烈的振动,摩擦间产生较为刺耳的噪声。现阶段对地铁轨道的改造较少,无法满足低噪低振的社会需求,急需对地铁轨道进行改进,避免影响居住市民正常生活。因此,本申请提出新的地铁车辆段咽喉区减振降噪轨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辆段咽喉区减振降噪轨道结构。列车在行进时通过减振装置和缓冲装置进行减振和降噪处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铁车辆段咽喉区减振降噪轨道结构,包括两组减振装置、两条工字钢轨、若干个缓冲装置、若干个双头螺栓和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辆段咽喉区减振降噪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减振装置、两条工字钢轨(4)、若干个缓冲装置和顶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的托架(1);/n两组所述减振装置并行设置在所述托架(1)的通槽内,每组所述减振装置顶部均设置一个所述工字钢轨(4),每组所述减振装置均包括托槽(8)和若干个减振弹簧组;每个所述减振弹簧组包括减振弹簧(5)和两个第一固定板(6),所述减振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6)固定连接,下方的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底部与所述托槽(8)的槽内底部固定连接,上方的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顶部与所述工字钢轨(4)底部抵接;两组所述减振装置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个与两个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辆段咽喉区减振降噪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减振装置、两条工字钢轨(4)、若干个缓冲装置和顶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的托架(1);
两组所述减振装置并行设置在所述托架(1)的通槽内,每组所述减振装置顶部均设置一个所述工字钢轨(4),每组所述减振装置均包括托槽(8)和若干个减振弹簧组;每个所述减振弹簧组包括减振弹簧(5)和两个第一固定板(6),所述减振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6)固定连接,下方的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底部与所述托槽(8)的槽内底部固定连接,上方的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顶部与所述工字钢轨(4)底部抵接;两组所述减振装置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个与两个所述托槽(8)抵接的支撑块(7);
每个所述缓冲装置均设置在每组所述减振装置与所述通槽内壁之间,每个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弹簧(2)和两个第二固定板(3);所述缓冲弹簧(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一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另一面分别与所述托架(1)内侧壁和托槽(8)外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柏赞陈华鹏刘林芽张燕杨美冯青松黄大维余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