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36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检测箱,检测箱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隔板并通过隔板分为检测腔和存放腔,检测腔的上侧壁中部固定插接有镜筒,镜筒的上端延伸至检测箱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目镜,镜筒的下端延伸至检测腔的内部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物镜,隔板的上端设有载玻片,载玻片的上方设有盖玻片,检测腔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补光灯,检测腔的前侧通过第一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一箱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直接对微生物病原进行快速检测,避免微生物病原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细菌感染,提高检测准确性,且提高检测效率,且便于对微生物病原进行存放,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目前,病原微生物在提取后,需要放置在试管中,然后运输至医院实验室中进行检测,而病原微生物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洒出后受到细菌感染,容易影响检测准确性,且影响检测效率。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扫描装置对单据进行扫描时,扫描方向一般向下,人们在使用装置时,需要低头放置和查看,当人们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对人们的颈椎造成伤害的不足。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隔板并通过隔板分为检测腔和存放腔,所述检测腔的上侧壁中部固定插接有镜筒,所述镜筒的上端延伸至检测箱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目镜,所述镜筒的下端延伸至检测腔的内部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物镜,所述隔板的上端设有载玻片,所述载玻片的上方设有盖玻片,所述检测腔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补光灯,所述检测腔的前侧通过第一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一箱门;所述存放腔的内部设有放置盘,所述放置盘的下端通过转轴与放置腔的下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放置盘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放置槽,多个所述放置槽呈环形分布,所述放置盘的圆周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条,所述存放腔的左侧壁通过滚动轴承转动插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位于存放腔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位于环形凹槽的内部并与环形齿条啮合,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存放腔的前侧通过第二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二箱门。优选的,所述检测腔和存放腔的左右两个侧壁上方均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杀菌灯。优选的,所述检测腔的左右两个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与载玻片及盖玻片相匹配的收纳槽。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上端前侧开设有与放置槽相匹配的缺口。优选的,多个所述放置槽的四周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橡胶垫。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筒,所述外螺纹筒套设在镜筒的外部,所述目镜的外部套设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与外螺纹筒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左右两个外侧壁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圆环,两个所述圆环之间固定连接有背带。本技术的优点:1、通过设有检测箱、隔板、检测腔、镜筒、目镜、物镜、两个补光灯、载玻片及盖玻片的相互配合,便于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快速检测,不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且避免病原在转运过程中受到细菌感染和泄露;2、通过设有存放腔、存放盘、多个放置槽、环形凹槽、环形齿条、转杆、齿轮及转板的相互配合,便于对存放病原的试管进行放置,且便于将试管取出;3、通过设有的两组紫外杀菌灯能够分别对检测腔和存放腔的内部进行杀菌出来,避免病原收受到细菌感染,通过设有的两个收纳槽便于对载玻片和盖玻片进行收纳,避免携带时晃动而造成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放置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检测箱;2、隔板;3、镜筒;4、目镜;5、物镜;6、载玻片;7、盖玻片;8、补光灯;9、第一箱门;10、放置盘;11、环形齿条;12、齿轮;13、转板;14、紫外线杀菌灯;15、收纳槽;16、环形橡胶垫;17、外螺纹筒;18、防护盖、19、圆环;20、背带;21、第二箱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需要对一些必要的术语进行解释。例如:若本申请中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技术的教导。应当理解的是,若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检测箱1,检测箱1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隔板2并通过隔板2分为检测腔和存放腔,检测腔的上侧壁中部固定插接有镜筒3,镜筒3的上端延伸至检测箱1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目镜4,镜筒3的下端延伸至检测腔的内部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物镜5,隔板2的上端设有载玻片6,载玻片6的上方设有盖玻片7,检测腔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补光灯8,检测腔的前侧通过第一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一箱门9;同时,存放腔的内部设有放置盘10,放置盘10的下端通过转轴与放置腔的下侧壁转动连接,放置盘10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放置槽,多个放置槽呈环形分布,放置盘10的圆周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条11,存放腔的左侧壁通过滚动轴承转动插接有转杆,转杆位于存放腔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2,齿轮12位于环形凹槽的内部并与环形齿条11啮合,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13,存放腔的前侧通过第二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二箱门21。另外,检测腔和存放腔的左右两个侧壁上方均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杀菌灯14,能够对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隔板(2)并通过隔板(2)分为检测腔和存放腔,所述检测腔的上侧壁中部固定插接有镜筒(3),所述镜筒(3)的上端延伸至检测箱(1)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目镜(4),所述镜筒(3)的下端延伸至检测腔的内部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物镜(5),所述隔板(2)的上端设有载玻片(6),所述载玻片(6)的上方设有盖玻片(7),所述检测腔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补光灯(8),所述检测腔的前侧通过第一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一箱门(9);/n所述存放腔的内部设有放置盘(10),所述放置盘(10)的下端通过转轴与放置腔的下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放置盘(10)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放置槽,多个所述放置槽呈环形分布,所述放置盘(10)的圆周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条(11),所述存放腔的左侧壁通过滚动轴承转动插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位于存放腔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2),所述齿轮(12)位于环形凹槽的内部并与环形齿条(11)啮合,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13),所述存放腔的前侧通过第二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二箱门(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隔板(2)并通过隔板(2)分为检测腔和存放腔,所述检测腔的上侧壁中部固定插接有镜筒(3),所述镜筒(3)的上端延伸至检测箱(1)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目镜(4),所述镜筒(3)的下端延伸至检测腔的内部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物镜(5),所述隔板(2)的上端设有载玻片(6),所述载玻片(6)的上方设有盖玻片(7),所述检测腔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补光灯(8),所述检测腔的前侧通过第一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一箱门(9);
所述存放腔的内部设有放置盘(10),所述放置盘(10)的下端通过转轴与放置腔的下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放置盘(10)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放置槽,多个所述放置槽呈环形分布,所述放置盘(10)的圆周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条(11),所述存放腔的左侧壁通过滚动轴承转动插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位于存放腔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2),所述齿轮(12)位于环形凹槽的内部并与环形齿条(11)啮合,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13),所述存放腔的前侧通过第二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二箱门(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嗣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