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和模块化建筑
本技术总地涉及集装箱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装箱和模块化建筑。
技术介绍
通常采用固定式电柜存储电池,但固定式电柜不方便移动。因此,固定式电柜很容易受到场地限制,不能及时应对突发情况。并且,由于电池的重量较大,现有的箱体不能很好地承载电池的重量,极容易破损。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和模块化建筑,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顶角件和底角件;顶侧梁,所述顶侧梁与所述顶角件连接;顶横梁,所述顶横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顶侧梁连接,所述顶横梁和所述顶侧梁的下表面均突出于所述顶角件的下表面,所述顶横梁和顶侧梁的上表面均不突出于所述顶角件的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n顶角件和底角件;/n顶侧梁,所述顶侧梁与所述顶角件连接;/n顶横梁,所述顶横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顶侧梁连接,所述顶横梁和所述顶侧梁的下表面均突出于所述顶角件的下表面,所述顶横梁和顶侧梁的上表面均不突出于所述顶角件的上表面;/n底侧梁,所述底侧梁与所述底角件连接,所述底侧梁的上表面突出于所述底角件的上表面,所述底侧梁的下表面不突出于所述底角件的下表面;/n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所述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的两侧均分别与两个所述底侧梁连接,所述第一底横梁和所述第二底横梁的上表面齐平且均突出于所述底角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底横梁的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
顶角件和底角件;
顶侧梁,所述顶侧梁与所述顶角件连接;
顶横梁,所述顶横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顶侧梁连接,所述顶横梁和所述顶侧梁的下表面均突出于所述顶角件的下表面,所述顶横梁和顶侧梁的上表面均不突出于所述顶角件的上表面;
底侧梁,所述底侧梁与所述底角件连接,所述底侧梁的上表面突出于所述底角件的上表面,所述底侧梁的下表面不突出于所述底角件的下表面;
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所述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的两侧均分别与两个所述底侧梁连接,所述第一底横梁和所述第二底横梁的上表面齐平且均突出于所述底角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底横梁的下表面不突出于所述底角件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底横梁的沿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底横梁的尺寸;以及
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的顶部连接至所述顶横梁,所述支架组件的底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底横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反的两个侧部,所述两个侧部中的一个设置有箱门,所述两个侧部中的另一个设置有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分别与所述顶角件和所述底角件连接,所述箱门构造为对开门,所述对开门的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相反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支架组件、所述顶横梁和所述第一底横梁,所述至少一个支架组件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支架组件的顶部均与一个所述顶横梁连接,每个所述支架的底部均与一个所述第一底横梁连接。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胡明,姜笃良,刘波,闫雯,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