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及集装箱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2504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及集装箱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组件,第一支撑杆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梁和固定在第一定位梁上的连接部和限位部,第一定位梁支撑于箱体的门立柱与托盘临近箱门一侧的角件之间,且连接部与箱体的门立柱连接,限位部用于限位托盘临近箱门一侧的角件。该集装箱组件包括箱体、托盘和该固定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缩小托盘的尺寸,使其可以采用吊装的方式放入到箱体内,连接部与箱体的箱门连接,托盘的角件相应放入到限位部内,限制其移动,使得托盘固定在箱体内。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可采用吊装的方式将托盘放入箱内,且能保证托盘在箱内稳定固定,提高了装箱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及集装箱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组件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及集装箱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集装箱运输卷钢的研究主要针对20英尺标准集装箱进箱托盘以及卷钢运输特种集装箱。适应于敞顶箱装载运输卷钢的托盘较少。现有技术中的敞顶式集装箱由于托盘的尺寸超过敞顶箱顶部开口的尺寸,一般无法采用吊装的方式将托盘放入箱内。例如公开专利《一种敞顶式集装箱卧装运输卷钢的装置》(专利号:ZL201621308253.6),托盘只能从集装箱的侧面箱门处借助其他辅助设备放入箱内,托盘固定好后,如需要将托盘从箱内取出,仍然需要其他辅助设备,现场作业复杂繁琐,装箱效率低。若采用的托盘的尺寸小于敞顶箱顶部开口的尺寸,可以通过吊装的方式将托盘放入到箱内,但托盘与集装箱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则需要固定装置将托盘固定在集装箱内,以免在运输过程中托盘在集装箱内移动,进而导致托盘和集装箱撞击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及集装箱组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敞顶式集装箱无法通过吊装的方式将托盘放入箱中,现场作业复杂繁琐,装箱效率低的缺陷,实现托盘吊装安装,在集装箱中稳定固定,提高了装箱效率和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杆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梁和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梁上的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第一定位梁支撑于箱体的门立柱与托盘临近所述箱门一侧的角件之间,且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箱体的门立柱连接,所述限位部用于限位托盘临近所述箱门一侧的角件。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条形方栓和第一方栓固定板,所述第一方栓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梁的端部,所述条形方栓固定于所述第一方栓固定板上,所述条形方栓用于插入箱体的门立柱的凹槽内。其中,所述限位部包括缓冲垫和第一限位卡板,所述缓冲垫和所述第一限位卡板沿所述第一定位梁轴向间隙设置并构成第一限位槽,用于角件限位。其中,所述限位部还包括缓冲垫固定板,所述缓冲垫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梁,所述缓冲垫安装于所述缓冲垫固定板。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卡板与所述第一定位梁之间构成沿所述第一定位梁轴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槽,用于匹配安装于所述托盘的边梁。其中,所述限位部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支撑于第一定位梁,另一端支撑于所述缓冲垫固定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还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一端支撑于所述第一方栓固定板,另一端支撑于所述第一定位梁。其中,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支撑杆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杆组件包括第二定位梁和固定在所述第二定位梁上的承接部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梁设置于箱体的端壁与托盘临近所述端壁一侧的角件之间,且所述承接部朝向所述箱体的端壁,所述定位部与托盘临近所述端壁一侧的角件连接。其中,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二限位卡板和第三限位卡板,所述第二限位卡板和所述第三限位卡板沿所述第二定位梁轴向间隙设置并构成第三限位槽,用于角件限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集装箱组件,包括:箱体、托盘和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箱体为端壁、侧壁以及箱门围设而成;所述托盘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托盘上设置搭接板和挂接座,用于搭接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及集装箱组件,缩小托盘的尺寸,使其可以采用吊装的方式放入到箱体内,连接部与箱体的门立柱连接,托盘的角件相应放入到限位部内,限制其移动,使得托盘固定在箱体内。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可采用吊装的方式将托盘放入箱内,且能保证托盘在箱内稳定固定,提高了装箱效率和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未安装状态下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已安装状态下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杆组件安装后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撑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撑杆组件安装后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第一支撑杆组件;110:第一定位梁;120:连接部;121:条形方栓;122:第一方栓固定板;130:限位部;131:缓冲垫;132:第一限位卡板;133:缓冲垫固定板;134:加强筋;140:第一加强板;150:第一限位槽;160:第二限位槽;200:第二支撑杆组件;210:第二定位梁;220:承接部;221:矩形方栓;222:第二方栓固定板;230:定位部;231:第二限位卡板;232:第三限位卡板;240:第二加强板;250:第三限位槽;260:第四限位槽;300:箱体;310:箱门;311:凹槽;320:侧壁;330端壁;400:托盘;410:搭接板;420:横梁;430:纵梁;440:角件;450:挂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图7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组件100,第一支撑杆组件100包括第一定位梁110和固定在第一定位梁110上的连接部120和限位部130,第一定位梁110支撑于箱体300的门立柱与托盘400临近箱门310一侧的角件440之间,连接部120用于与箱体300的门立柱连接,限位部130用于限位托盘400临近箱门310一侧的角件440。具体地,门立柱设置于箱体300的箱门310一侧。第一支撑杆组件100的个数与托盘400临近箱门310一侧的角件440个数一致,且第一支撑杆组件100与角件440一一对应设置,但为了保证固定装置的固定效果,第一支撑杆组件100至少设置两个,对托盘400横梁420的两端角件440进行固定。一般地,矩形托盘400在其四个角上分别安装一个角件440,在临近箱门310一侧的两端各安装一个角件440,因此,第一支撑杆组件100的个数也为两个,分别通过连接角件440与箱门310使得托盘400能够固定在箱体300内,不发生移动。第一支撑杆组件100的第一定位梁110采用钢结构支撑,主要起到支撑和安装连接部120和限位部130的功能,连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梁和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梁上的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第一定位梁支撑于箱体的门立柱与托盘临近所述箱门一侧的角件之间,且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箱体的门立柱连接,所述限位部用于限位托盘临近所述箱门一侧的角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梁和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梁上的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第一定位梁支撑于箱体的门立柱与托盘临近所述箱门一侧的角件之间,且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箱体的门立柱连接,所述限位部用于限位托盘临近所述箱门一侧的角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条形方栓和第一方栓固定板,所述第一方栓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梁的端部,所述条形方栓固定于所述第一方栓固定板上,所述条形方栓用于插入箱体的门立柱的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缓冲垫和第一限位卡板,所述缓冲垫和所述第一限位卡板沿所述第一定位梁轴向间隙设置并构成第一限位槽,用于角件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还包括缓冲垫固定板,所述缓冲垫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梁,所述缓冲垫安装于所述缓冲垫固定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敞顶箱托盘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卡板与所述第一定位梁之间构成沿所述第一定位梁轴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槽,用于匹配安装于所述托盘的边梁。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生董志刚李祝鲁荣鑫汪静涵朱学洋范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睿力恒一物流技术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