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保温储料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48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循环保温储料罐,用于储存聚氨酯原料,其包括:第一罐体,内部具有第一容置腔,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其底部中心设有出料口;第二罐体,同轴套设在第一罐体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外周侧上且与第一罐体外壁之间形成封闭结构的第二容置腔,第二罐体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连通第二容置腔的保温介质进口和保温介质出口;搅拌器,固定在第一罐体顶部中心,且其搅拌端竖直向下穿入到第一容置腔中下部,搅拌端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氮气压缩气瓶,用于提供氮气;气管,一端与氮气压缩气瓶的出气端连接,另一端从第一罐体顶部一侧连通至第一容置腔内;支架,固定连接在第一罐体底部且用于支撑第一罐体,该方案结构简单,实施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循环保温储料罐
本技术涉及原料储存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水循环保温储料罐。
技术介绍
聚氨酯原料的储存作为泡沫或聚氨酯制品生产企业的一大技术难题,由于聚氨酯原料的稳定性很一般,其存储时,既要避免原料分散不均,又要避免氧气大量接触而导致原料品质下降,而传统的储罐多是简单的一个搅拌罐或者是简单的直筒式罐体,其难以做到将聚氨酯原料进行较佳的保存,而一些品质要求较高的聚氨酯制品,则需要有品质较佳的原料才能保证其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存效果好、排出方便和保温效果好的水循环保温储料罐。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循环保温储料罐,用于聚氨酯原料的储存,其包括:第一罐体,呈筒状封闭结构,其内部具有第一容置腔,其顶部一侧设有连通第一容置腔的进料口,进料口上设置有第一阀,其底部中心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第二阀;第二罐体,同轴套设在第一罐体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外周侧上且与第一罐体外壁之间形成封闭结构的第二容置腔,第二罐体上部设有连通第二容置腔的保温介质进口,第二罐体下部设有连通第二容置腔的保温介质出口;搅拌器,固定在第一罐体顶部中心,且其搅拌端竖直向下穿入到第一容置腔中下部,搅拌端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氮气压缩气瓶,用于提供氮气;气管,一端与氮气压缩气瓶的出气端连接,另一端从第一罐体顶部一侧连通至第一容置腔内且用于将氮气压缩气瓶内的氮气输入到第一罐体内,所述的气管上设有第三阀;支架,固定连接在第一罐体底部且用于支撑第一罐体。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保温介质进口上设有第四阀,所述的保温介质出口上设有第五阀。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阀、第二阀、第三阀、第四阀和第五阀均为电控阀。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气管上还设有气体压力表。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均为不锈钢罐。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搅拌器的搅拌端穿过第一罐体的部位上连接有转动密封件。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巧妙性利用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相互套设连接的形式,使得第一罐体外周侧与第二罐体形成用于容置保温介质的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可以通入热水或其他热流体或冷流体以保证第一罐体内的物料得以保温,而搅拌器可以进行周期性搅拌来提高容置在第一容置腔内的原料有较佳的分散性,另外,在排出物料时,可以通过氮气压缩气瓶进行输入氮气来辅助排料,且氮气的输入,可以稀释或抑制空气中的氧气与物料进行直接接触,避免物料与氧气反应,发生不良反应而影响物料的品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图1为本技术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简要实施剖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或图2所示,本技术水循环保温储料罐,用于聚氨酯原料的储存,其包括:第一罐体1,呈筒状封闭结构,其内部具有第一容置腔11,其顶部一侧设有连通第一容置腔11的进料口12,进料口上设置有第一阀121,其底部中心设有出料口13,出料口13上设有第二阀131;第二罐体2,同轴套设在第一罐体1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外周侧上且与第一罐体1外壁之间形成封闭结构的第二容置腔21,第二罐体2上部设有连通第二容置腔21的保温介质进口22,第二罐体2下部设有连通第二容置腔21的保温介质出口23;搅拌器3,固定在第一罐体1顶部中心,且其搅拌端31竖直向下穿入到第一容置腔11中下部,搅拌端31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311;氮气压缩气瓶4,用于提供氮气;气管5,一端与氮气压缩气瓶4的出气端连接,另一端从第一罐体1顶部一侧连通至第一容置腔11内且用于将氮气压缩气瓶4内的氮气输入到第一罐体1内,所述的气管5上设有第三阀41;支架7,固定连接在第一罐体1底部且用于支撑第一罐体1。其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保温介质进口22上设有第四阀221,所述的保温介质出口23上设有第五阀231;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阀121、第二阀131、第三阀41、第四阀221和第五阀231均为电控阀。另外,为了便于控制和监控氮气压缩气瓶4的输入气体压力,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气管5上还设有气体压力表6。为了避免腐蚀,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均为不锈钢罐。为了提高密封性,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搅拌器3的搅拌端31穿过第一罐体1的部位上连接有转动密封件33,且搅拌器与第一罐体1之间还设有搅拌器固定支架32。本方案巧妙性利用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相互套设连接的形式,使得第一罐体1外周侧与第二罐体2形成用于容置保温介质的第二容置腔21,第二容置腔21可以通入热水或其他热流体或冷流体以保证第一罐体1内的物料得以保温,而搅拌器3可以进行周期性搅拌来提高容置在第一容置腔1内的原料有较佳的分散性,另外,在排出物料时,可以通过氮气压缩气瓶4进行输入氮气来辅助排料,且氮气的输入,可以稀释或抑制空气中的氧气与物料进行直接接触,避免物料与氧气反应,发生不良反应而影响物料的品质。以上所述为本技术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循环保温储料罐,用于聚氨酯原料的储存,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第一罐体,呈筒状封闭结构,其内部具有第一容置腔,其顶部一侧设有连通第一容置腔的进料口,进料口上设置有第一阀,其底部中心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第二阀;/n第二罐体,同轴套设在第一罐体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外周侧上且与第一罐体外壁之间形成封闭结构的第二容置腔,第二罐体上部设有连通第二容置腔的保温介质进口,第二罐体下部设有连通第二容置腔的保温介质出口;/n搅拌器,固定在第一罐体顶部中心,且其搅拌端竖直向下穿入到第一容置腔中下部,搅拌端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n氮气压缩气瓶,用于提供氮气;/n气管,一端与氮气压缩气瓶的出气端连接,另一端从第一罐体顶部一侧连通至第一容置腔内且用于将氮气压缩气瓶内的氮气输入到第一罐体内,所述的气管上设有第三阀;/n支架,固定连接在第一罐体底部且用于支撑第一罐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保温储料罐,用于聚氨酯原料的储存,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罐体,呈筒状封闭结构,其内部具有第一容置腔,其顶部一侧设有连通第一容置腔的进料口,进料口上设置有第一阀,其底部中心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有第二阀;
第二罐体,同轴套设在第一罐体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外周侧上且与第一罐体外壁之间形成封闭结构的第二容置腔,第二罐体上部设有连通第二容置腔的保温介质进口,第二罐体下部设有连通第二容置腔的保温介质出口;
搅拌器,固定在第一罐体顶部中心,且其搅拌端竖直向下穿入到第一容置腔中下部,搅拌端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氮气压缩气瓶,用于提供氮气;
气管,一端与氮气压缩气瓶的出气端连接,另一端从第一罐体顶部一侧连通至第一容置腔内且用于将氮气压缩气瓶内的氮气输入到第一罐体内,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涵胡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越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