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用载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29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B用载盘。所述PCB载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承载区和围挡在所述承载区外的限位部,所述主体的另一侧设有用于供多个主体相互堆叠的容纳腔,所述承载区内间隔设有多个挡条,多个挡条用于将所述承载区分成多个格子,所述格子的底部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凸起部,所述挡条上设有断口,所述断口的底部不高于所述凸起部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PCB被垫片刮伤、作业人员手法不规范引起的两个PCB之间摩擦增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用载盘
本技术涉及了印刷电路
,具体的是一种PCB用载盘。
技术介绍
PCB(PrintedCircuit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PCB具有可密度化、高可靠性、可设计性、可测试性等优点,因此PCB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PCB的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成型好的PCB需要传输至后段的检验站进行成品检验。生产线上通常会将多个成型后的PCB堆叠后集中运输,同时会在相邻两个PCB之间垫有胶片垫板以避免两个PCB之间相互摩擦。上述采用垫板的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胶片垫板容易破损导致PCB被刮伤;2.若人员抽取胶片垫板的手法不规范时,也容易刮伤PCB,还有可能导致多张胶片垫板被同时抽出,加剧了多个PCB之间的摩擦程度。上述问题轻则影响PCB的外观质量,重则导致PCB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CB用载盘,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PCB用载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承载区和围挡在所述承载区外的限位部,所述主体的另一侧设有用于供多个主体相互堆叠的容纳腔,所述承载区内间隔设有多个挡条,多个挡条用于将所述承载区分成多个格子,所述格子的底部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凸起部,所述挡条上设有断口,所述断口的底部不高于所述凸起部的顶部。具体的,所述容纳腔的开口自所述主体另一侧至所述主体一侧的方向变小。具体的,所述限位部由首尾相接的四个限位条组成。具体的,所述限位条背对所述承载区的一侧具有第一支撑部。具体的,所述限位条朝向所述承载区的一侧具有第二支撑部。具体的,所述挡条朝向所述格子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支撑部。具体的,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顶部高于所述格子的底部2.5~3mm。具体的,所述凸起部为菱形状或方形状。具体的,所述主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限位部的底部且沿平行于所述承载区的方向延伸的边沿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施例中的PCB用载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承载区和围挡在所述承载区外的限位部,所述主体的另一侧设有用于供多个主体相互堆叠的容纳腔,所述承载区内间隔设有多个挡条,多个挡条用于将所述承载区分成多个格子,所述格子的底部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凸起部,所述挡条上设有断口,所述断口的底部不高于所述凸起部的顶部。与现有技术中的垫板相比,采用本实施例中的载盘在成型站和检验站之间运转PCB,可以避免PCB被刮伤,也有利于规范人员拿取PCB的手法,降低因人员手法导致的PCB不良率。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PCB载盘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限位条;11、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2、挡条;21、断口;3、格子;31、让位部;4、凸起部;5、边沿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PCB用载盘,包括主体、主体的一侧设有承载区和围挡在承载区外的限位部,主体的另一侧设有用于供多个主体相互堆叠的容纳腔(图中未示出)。承载区内间隔设有多个挡条2,多个挡条2用于将承载区分成多个格子3,每个格子3用于放置一片PCB。格子3的底部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凸起部4,当PCB放置在格子3内时,PCB会与多个凸起部4接触,如此,既能减小PCB与格子3底部的接触面积,以达到减小二者之间摩擦的目的,也能使得PCB与格子3底部的空气能够流通,有利于PCB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另外,通过采用设置凸起部4的方式,也可以提高格子3底部的强度。挡条2上设有断口21,该断口21使得两个格子3之间具有一个便于人员用手拿取PCB的位置。通过在挡条2上设置断口21,可以使得格子3的面积设计成与PCB的面积大小相差不大,也不影响人员从格子3中取出PCB的便利性(人员可以从断口21中,而非从PCB与挡条2之间的间隙中下手去取PCB)。断口21的底部不高于凸起部4的顶部,可以进一步提高人员从格子3内取出PCB的便利性。具体的,每个格子3的形状与PCB的形状仿行。较佳的,如图1所示,每个格子3四周的拐角处分别设有让位部31,让位部31的四周倒圆角。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避免人员放置和拿取PCB时,PCB四周的尖角与格子3的拐角产生干涉,导致产品的边角出现不良,或者导致载盘的拐角被刮伤,影响使用寿命。具体的,容纳腔的开口自主体另一侧至主体一侧的方向变小。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设有主体设有承载区的一侧成为上侧,而主体设有容纳腔的一侧成为下侧,则容纳腔的开口自下侧至上侧的方向变小。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多个主体相互堆叠时,相邻两个主体完全贴合,不便于将两个主体分离。具体的,如图1所示,限位部由首尾依次相接的四个限位条1组成。四个限位条1大体上围构形成一个长方形状的承载区,多个挡条2设置在该长方形状的承载区内。较佳的,每个限位条1背对承载区的一侧可以具有第一支撑部11,而每个限位条1朝向承载区的一侧可以具有第二支撑部12。进一步的,每个挡条2朝向格子3的两侧也可以分别设有第二支撑部12。较佳的,第二支撑部12的顶部高于对应的格子3的底部2.5~3mm。采用上述方案,在多个主体相互堆叠时,设置在下方的主体上的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可以用于支撑设置在其上方的主体,避免上方的主体能摩擦到格子3内的PCB。具体的,凸起部4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弧形、菱形等各种形状。如图1所示,凸起部4优选为方形状或菱形状,采用如此规则的形状,便于降低主体的成型模具的制造加工难度和成本。具体的,如图1所示,主体还包括连接在限位部的底部,且沿平行于承载区的方向延伸的边沿部5。通过设有边沿部5,可以便于人员拿取和搬运载盘,边沿部5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可以提升载盘的韧性,避免人员在反复作业过程中载盘的边缘容易发生断裂破损,可以提高载盘的使用寿命。综上所示,本实施例中的PCB用载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承载区和围挡在所述承载区外的限位部,所述主体的另一侧设有用于供多个主体相互堆叠的容纳腔,所述承载区内间隔设有多个挡条2,多个挡条2用于将所述承载区分成多个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B用载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承载区和围挡在所述承载区外的限位部,所述主体的另一侧设有用于供多个主体相互堆叠的容纳腔,所述承载区内间隔设有多个挡条,多个挡条用于将所述承载区分成多个格子,所述格子的底部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凸起部,所述挡条上设有断口,所述断口的底部不高于所述凸起部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用载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承载区和围挡在所述承载区外的限位部,所述主体的另一侧设有用于供多个主体相互堆叠的容纳腔,所述承载区内间隔设有多个挡条,多个挡条用于将所述承载区分成多个格子,所述格子的底部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凸起部,所述挡条上设有断口,所述断口的底部不高于所述凸起部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用载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自所述主体另一侧至所述主体一侧的方向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用载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由首尾相接的四个限位条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用载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背对所述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鼎鑫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