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接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948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接线结构,包括分线器本体,所述分线器本体的前端面均匀设置有九个进线孔A,所述分线器本体的后端面均匀设置有三个进线孔B,所述分线器本体上端面的前方设置有九个凹槽,所述分线器本体上端面的后方设置有三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凹槽的一侧均设置有活动腔A,所述活动腔A的内侧设置有齿轮C,所述齿轮C的上方啮合有齿轮A,所述齿轮C的下方啮合有齿轮B,所述齿轮B的下方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端面均匀安装有多个锯齿。本技术在接线时,可以对电线进行固定,提高了接线的紧密性,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接线,具体为一种新型接线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接线方式大多采用端子压接方式,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接线端子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导电片、与导电片电连接的接线框。

2、然而,导电片连接导线,导线中电流在导电片上传输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接线端子内线路短路等,从而存在导致电设备损坏或者引发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的隐患。为了避免该情况,现在大多利用分线器进行,电路分线器是一种将一条电源线分成多条分电路的电器元件。利用分线器转接电线接头,减少线头数量,间接减少电线故障,使各线路连接处等电压、等电流,均衡接线位置接触面。

3、现有的电路分线器在接线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连接并不紧密,受到不太强的外力时会出现掉落的情况,增加了接触不良的风险,从而导致信号之间的中断或者是能量的损失;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接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接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电路分线器在接线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连接并不紧密,受到不太强的外力时会出现掉落的情况,增加了接触不良的风险,从而导致信号之间的中断或者是能量的损失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接线结构,包括分线器本体,所述分线器本体的前端面均匀设置有九个进线孔a,所述分线器本体的后端面均匀设置有三个进线孔b,所述分线器本体上端面的前方设置有九个凹槽,所述分线器本体上端面的后方设置有三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凹槽的一侧均设置有活动腔a,所述活动腔a的内侧设置有齿轮c,所述齿轮c的上方啮合有齿轮a,所述齿轮c的下方啮合有齿轮b,所述齿轮b的下方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端面均匀安装有多个锯齿,且所述锯齿与所述齿轮b啮合,所述横板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内壁的上方和下方均通过弹簧a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所述分线器本体前端面均匀设置有九个方形槽,所述分线器本体的后端面均匀设置有三个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内侧通过弹簧b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外表面的另一侧安装有限位杆。

3、优选的,所述齿轮a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侧,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扭转弹簧,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腔a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齿轮c的内圈通过焊接连接有横轴,所述横轴的两端与所述活动腔a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齿轮b的内圈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短轴,所述短轴的两端与所述活动腔a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活动腔b的上端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移动环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所述滑块卡入所述滑槽的内侧。

6、优选的,所述方形槽与所述凹槽通过连接孔连接,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连接孔,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相适配。

7、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夹板外表面相对的一侧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移动板的上下端面均安装有条形块,所述方形槽内壁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置有条型槽,且所述条形块卡入所述条型槽的内侧。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移动环、弹簧a、弧形夹板,将电线插入进线孔a或者进线孔b,电线插入移动环的内侧,弧形夹板在弹簧a的作用下,对电线夹持稳定,通过设置有齿轮a、转轴、锯齿、横板、齿轮b、齿轮c,通过转动旋转板,旋转板转动,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齿轮a转动,齿轮a与齿轮b啮合,带动齿轮b转动,齿轮b与齿轮c啮合,齿轮c转动,从而带动横板移动,使得横板向靠近分线器本体的内部移动,带动移动环向内移动,移动环向内移动,可以带动电线向内移动,与分线器本体接触,且通过设置有移动板、弹簧b、限位杆、限位孔,将移动板向另一侧移动,弹簧b被压缩,带动限位杆离开凹槽的内侧,当旋转板卡入凹槽的内侧时,松开移动板,移动板在弹簧b的作用下,带动移动板向靠近凹槽的方形移动,带动限位杆穿过连接孔,卡入限位孔的内侧,对旋转板进行固定,进而对电线进行固定,提高了接线的紧密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接线结构,包括分线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器本体(1)的前端面均匀设置有九个进线孔A(4),所述分线器本体(1)的后端面均匀设置有三个进线孔B(6),所述分线器本体(1)上端面的前方设置有九个凹槽(5),所述分线器本体(1)上端面的后方设置有三个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侧均通过销轴(22)转动连接有旋转板(2),所述旋转板(2)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7),所述凹槽(5)的一侧均设置有活动腔A(8),所述活动腔A(8)的内侧设置有齿轮C(18),所述齿轮C(18)的上方啮合有齿轮A(9),所述齿轮C(18)的下方啮合有齿轮B(17),所述齿轮B(17)的下方设置有横板(14),所述横板(14)的上端面均匀安装有多个锯齿(13),且所述锯齿(13)与所述齿轮B(17)啮合,所述横板(14)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移动环(15),所述移动环(15)内壁的上方和下方均通过弹簧A(16)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11),所述分线器本体(1)前端面均匀设置有九个方形槽(19),所述分线器本体(1)的后端面均匀设置有三个方形槽(19),所述方形槽(19)的内侧通过弹簧B(20)连接有移动板(3),所述移动板(3)外表面的另一侧安装有限位杆(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A(9)套设在转轴(10)的外侧,所述转轴(10)的外表面套设有扭转弹簧,所述转轴(10)的一端与所述凹槽(5)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0)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腔A(8)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C(18)的内圈通过焊接连接有横轴,所述横轴的两端与所述活动腔A(8)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齿轮B(17)的内圈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短轴,所述短轴的两端与所述活动腔A(8)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活动腔B(12)的上端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移动环(1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所述滑块卡入所述滑槽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槽(19)与所述凹槽(5)通过连接孔连接,所述限位杆(21)贯穿所述连接孔,所述限位杆(21)与所述限位孔(7)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夹板(11)外表面相对的一侧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移动板(3)的上下端面均安装有条形块,所述方形槽(19)内壁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置有条型槽,且所述条形块卡入所述条型槽的内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接线结构,包括分线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器本体(1)的前端面均匀设置有九个进线孔a(4),所述分线器本体(1)的后端面均匀设置有三个进线孔b(6),所述分线器本体(1)上端面的前方设置有九个凹槽(5),所述分线器本体(1)上端面的后方设置有三个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侧均通过销轴(22)转动连接有旋转板(2),所述旋转板(2)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7),所述凹槽(5)的一侧均设置有活动腔a(8),所述活动腔a(8)的内侧设置有齿轮c(18),所述齿轮c(18)的上方啮合有齿轮a(9),所述齿轮c(18)的下方啮合有齿轮b(17),所述齿轮b(17)的下方设置有横板(14),所述横板(14)的上端面均匀安装有多个锯齿(13),且所述锯齿(13)与所述齿轮b(17)啮合,所述横板(14)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移动环(15),所述移动环(15)内壁的上方和下方均通过弹簧a(16)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11),所述分线器本体(1)前端面均匀设置有九个方形槽(19),所述分线器本体(1)的后端面均匀设置有三个方形槽(19),所述方形槽(19)的内侧通过弹簧b(20)连接有移动板(3),所述移动板(3)外表面的另一侧安装有限位杆(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接线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丁于熊梅昌强薛双雄李三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鼎鑫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