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5254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聚集池、预加热管、压滤机、滤液收集池和干泥收集池;所述污泥聚集池用于收集污泥;所述污泥聚集池底部通过管道连接预加热管;所述预加热管将污泥进行加热,从而对污泥的蒸煮;所述预加热管前段设置有污泥泵,并通过污泥泵将污泥打入至预加热管内,且所述预加热管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压滤机;所述压滤机出水端连接有滤液收集池,且压滤机出泥端连接干泥收集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污泥脱水难的问题,利用预加热的方式破坏细胞表壁活性,降低粘稠度,从而达到释放内部水分的效果,达到提升脱水率的效果。

A sludge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环保领域,涉及污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物,具有成分复杂、呈胶体状、性质不稳定、易腐化发臭、重金属、有毒有害污染物含量高、含水率高、脱水性差、不易脱水且含有大量病原菌及寄生虫卵等特点。此类污泥若得不到合适的处理将会对环境、人类及动物健康等造成较大的危害。然而,城市污泥是由大量的细胞性有机物组成,这些细胞被纤维素和肽聚糖等组成的细胞所保护,细胞内的水分和有机物不易被分离水解,使得污泥很难脱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系统,解决了污泥脱水难的问题,利用预加热的方式破坏细胞表壁活性,降低粘稠度,从而达到释放内部水分的效果,达到提升脱水率的效果。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聚集池、预加热管、压滤机、滤液收集池和干泥收集池;所述污泥聚集池用于收集污泥,形成污泥的聚集;所述污泥聚集池1底部通过管道连接预加热管;所述预加热管将污泥进行加热,通过加热的方式将污泥的温度提高,从而对污泥的蒸煮;所述预加热管前段设置有污泥泵,并通过污泥泵将污泥打入至预加热管内,且所述预加热管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压滤机;所述预加热管将污泥加热至80-90℃;所述压滤机出水端连接有滤液收集池,且压滤机出泥端连接干泥收集池,压滤机将蒸煮后的污泥进行机械压滤脱水,得到泥饼和滤液,且将泥饼送入干泥收集池,将滤液送入滤液收集池内。所述预加热管内间隔设置有螺纹加热机构,且螺纹加热机构沿着预加热管进料口朝向出料口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间隔的间距为10-50mm,所述预加热管的出料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外部的温度控制器相连通,且所述温度控制器与螺旋加热机构相连,形成温控体系,实现了预加热管内的温度控制加热体系。所述螺纹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盘和两个螺旋搅拌器,所述加热盘呈斜栅板结构,并与温度控制器相接,且螺纹搅拌器分别位于加热盘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形成前后的螺纹搅拌,所述螺纹搅拌器包括搅拌叶与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在加热盘侧面正中心,且搅拌叶螺旋设置在固定轴的外周面,搅拌叶与固定轴形成螺旋结构。所述加热盘包括斜栅盘,所述斜栅盘内竖直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将斜栅盘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固定带正中心设置有通孔,且该通孔与固定轴相匹配,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深槽,且该深槽位于通孔正上方,所述深槽内放置有加热棒,且该加热棒与温度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斜栅盘和固定带均采用导热材料。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技术解决了污泥脱水难的问题,利用预加热的方式破坏细胞表壁活性,降低粘稠度,从而达到释放内部水分的效果,达到提升脱水率的效果。2.本技术利用预加热与压滤机依次组合的方式,能够将含水量为80-90%的污泥处理至含水量为30-40%的干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预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加热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3,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聚集池1、预加热管2、压滤机3、滤液收集池4和干泥收集池5;所述污泥聚集池1用于收集污泥,形成污泥的聚集;所述污泥聚集池1底部通过管道连接预加热管2;所述预加热管2将污泥进行加热,通过加热的方式将污泥的温度提高,从而对污泥的蒸煮,加热过程中,污泥絮状结构被破坏,污泥细胞中的有机物和水分透过细胞壁释放出来,污泥由粘稠状态转化为流动性更强的泥浆,污泥经加热蒸煮后,污泥细胞中的水分被释放出来,脱水性能大大改善;所述预加热管2前段设置有污泥泵2-1,并通过污泥泵2-1将污泥打入至预加热管2内,且所述预加热管2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压滤机3;所述预加热管2将污泥加热至80-90℃;所述压滤机3出水端连接有滤液收集池4,且压滤机3出泥端连接干泥收集池5,压滤机将蒸煮后的污泥进行机械压滤脱水,得到泥饼和滤液,且将泥饼送入干泥收集池5,将滤液送入滤液收集池4内。所述预加热管2内间隔设置有螺纹加热机构2-2,且螺纹加热机构2-2沿着预加热管进料口朝向出料口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间隔的间距为10-50mm,所述预加热管的出料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外部的温度控制器(xmt7100)相连通,且所述温度控制器与螺旋加热机构相连,形成温控体系,实现了预加热管内的温度控制加热体系。所述螺纹加热机构2-2包括加热盘2-21和两个螺旋搅拌器2-22,所述加热盘2-21呈斜栅板结构,并与温度控制器相接,且螺纹搅拌器分别位于加热盘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形成前后的螺纹搅拌,所述螺纹搅拌器包括搅拌叶与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在加热盘侧面正中心,且搅拌叶螺旋设置在固定轴的外周面,搅拌叶与固定轴形成螺旋结构,当污泥泵将污泥打入预加热管内时,预加热管的污泥向前推进,并沿着搅拌叶的螺旋结构移动,形成螺纹推进效果,形成均匀分散,并且加热盘呈斜栅板,能够对螺旋推进的污泥进行均匀传导,加热盘与污泥形成充分接触,达到快速加热效果,将水分温度快速上升,蒸煮失活的效果。所述加热盘2-2包括斜栅盘2-214,所述斜栅盘2-214内竖直设置有固定带2-211,所述固定带2-211将斜栅盘2-214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固定带2-211正中心设置有通孔2-212,且该通孔与固定轴相匹配,所述固定带2-211上设置有深槽2-213,且该深槽位于通孔正上方,所述深槽内放置有加热棒,且该加热棒与温度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斜栅盘和固定带均采用导热材料,加热棒根据温度控制装置的指令进行运转,形成加热,形成温度升高,基于斜栅盘和固定带均采用导热材料,能够将加热棒上的热量快速传递至斜栅盘上,并分布在每个斜栅盘的斜片上,利用斜片与污泥的接触,达到加热效果。所述压滤机采用隔膜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离心脱水机、叠螺脱水机中的一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解决了污泥脱水难的问题,利用预加热的方式破坏细胞表壁活性,降低粘稠度,从而达到释放内部水分的效果,达到提升脱水率的效果。2.本技术利用预加热与压滤机依次组合的方式,能够将含水量为80-90%的污泥处理至含水量为30-40%的干泥。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聚集池、预加热管、压滤机、滤液收集池和干泥收集池;/n所述污泥聚集池用于收集污泥,形成污泥的聚集;所述污泥聚集池底部通过管道连接预加热管;/n所述预加热管将污泥进行加热,通过加热的方式将污泥的温度提高,从而对污泥的蒸煮;所述预加热管前段设置有污泥泵,并通过污泥泵将污泥打入至预加热管内,且所述预加热管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压滤机;/n所述压滤机出水端连接有滤液收集池,且压滤机出泥端连接干泥收集池,压滤机将蒸煮后的污泥进行机械压滤脱水,得到泥饼和滤液,且将泥饼送入干泥收集池,将滤液送入滤液收集池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聚集池、预加热管、压滤机、滤液收集池和干泥收集池;
所述污泥聚集池用于收集污泥,形成污泥的聚集;所述污泥聚集池底部通过管道连接预加热管;
所述预加热管将污泥进行加热,通过加热的方式将污泥的温度提高,从而对污泥的蒸煮;所述预加热管前段设置有污泥泵,并通过污泥泵将污泥打入至预加热管内,且所述预加热管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压滤机;
所述压滤机出水端连接有滤液收集池,且压滤机出泥端连接干泥收集池,压滤机将蒸煮后的污泥进行机械压滤脱水,得到泥饼和滤液,且将泥饼送入干泥收集池,将滤液送入滤液收集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加热管内间隔设置有螺纹加热机构,且螺纹加热机构沿着预加热管进料口朝向出料口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间隔的间距为10-50mm,所述预加热管的出料口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鸿雁梅红庆
申请(专利权)人:法乔拉蒂流体设备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