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污染河道治理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249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污染河道治理船,包括船体和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取土装置,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治理的污泥处理装置,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搅拌装置、泥水分离装置和重金属吸收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和内置于所述搅拌箱内由电机带动的搅拌器,所述泥水分离装置包括具有出水口和出泥口的外壳和内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由电机驱动的泥水分离螺杆,所述泥水分离螺杆具有将泥水混合物中的泥土推至所述出泥口的推轮,所述搅拌箱和所述外壳之间以第二泥水管连通;所述重金属吸收装置包括布置有净化水出口的吸污装置壳体和布置在所述吸污装置壳体内部的若干纳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颗粒,所述吸污装置壳体和所述外壳的出水口之间以第三泥水管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污染河道治理船
本技术涉及重金属污染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河道治理船。
技术介绍
传统的河道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办法,一般是先将河道围堰,然后再将干涸的土壤取出进行重金属污染治理,这种方法治理效率低,治理费用高,工程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对河道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效率低、治理费用高、工程量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污染河道治理船。一种重金属污染河道治理船,包括船体和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取土装置,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治理的污泥处理装置,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搅拌装置、泥水分离装置和重金属吸收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和内置于所述搅拌箱内由电机带动的搅拌器,所述泥水分离装置包括具有出水口和出泥口的外壳和内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由电机驱动的泥水分离螺杆,所述泥水分离螺杆具有将泥水混合物中的泥土推至所述出泥口的推轮,所述搅拌箱和所述外壳之间以第二泥水管连通;所述重金属吸收装置包括布置有净化水出口的吸污装置壳体和布置在所述吸污装置壳体内部的若干纳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颗粒,所述吸污装置壳体和所述外壳的出水口之间以第三泥水管连通。本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将重金属污染土壤用取土装置取上船置入搅拌装置,加入适量水和活化剂,活化剂可采用柠檬酸,充分搅拌后,土壤中的重金属被活化剂吸收而溶解在水里,泥水混合物通过第二泥水管进入泥水分离装置,转动的推轮将泥水中的泥土推至出泥口,水则从出水口流出,从出泥口出来的泥土可以直接排放到河道,从出水口出来的污水经第三泥水管进入重金属吸收装置,经纳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颗粒吸收水中的重金属,清洁水从重金属吸收装置的净化水出口流出后可直接排入河道。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以第一泥水管连通的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的搅拌箱与所述外壳之间以第二泥水管连通。设置两个搅拌装置能够延长泥水混合物与吸附剂的作用时间,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吸附剂充分反应后进入水中,从而保证了治理效果,也可以设置多个并列的搅拌箱以提高吸附剂的作用时间,而设备可以一直处于运转状态,从而也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还包括进水管和布置在进水管上的水泵。能够直接从河道取水。进一步,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上还布置有污泥进口和活化剂加注箱。优选地,所述泥水分离装置的外壳内设置有锥形通道,所述推轮为与所述锥形通道相配合的螺旋形叶轮,所述出水口布置在所述锥形通道的大口径一侧,所述出泥口布置在所述锥形通道的小口径一侧。结构简单,水从较低的大口径一侧流出,土壤从小口径一侧分离,泥土分离效果好。进一步,所述第二泥水管连接在所述锥形通道的中部位置。优选地,所述船体上设置有捞泥通孔。优选地,所述取土装置包括小车、布置在小车上的支架和抓斗,所述小车上还布置有第一卷绳辊组和第二卷绳辊组,所述抓斗分别通过第一卷绳和第二卷绳与所述第一卷绳辊组和第二卷绳辊组相连。进一步,所述抓斗包括上端部铰接在一起的左爪和右爪,所述左爪和右爪的上端铰接点固定在拉杆上,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一卷绳相连,所述左爪的中部与左横梁一端铰接,所述右爪的中部与右横梁一端铰接,所述左横梁另一端与所述右横梁的另一端用咬合铰接点铰接在一起,所述咬合铰接点与所述第二卷绳相连。进一步,所述左横梁和右横梁与所述咬合铰接点连接的一端均有向上弯折的部分,形成L形。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治理效率高,治理费用低,工程量小。通过将本设备置于船体上,直接从河道取污染土壤放入本设备进行重金属去除处理,处理后的土壤和净化水直接排放河道,不需要围堰,可以连续作业,施工快,治理效果好,工程量小,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污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抓斗抓泥前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抓斗抓住泥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重金属污染河道治理船,包括船体200和设置在船体200上的取土装置300,船体200上还设置有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治理的污泥处理装置100,污泥处理装置100包括搅拌装置、泥水分离装置130和重金属吸收装置140;搅拌装置包括以第一泥水管105连通的第一搅拌装置110和第二搅拌装置120,第二搅拌装置120的搅拌箱123与外壳136之间以第二泥水管106连通;第一搅拌装置110包括搅拌箱117和内置于第一搅拌箱117内由第一电机112带动的第一搅拌器114,第二搅拌装置120包括第二搅拌箱123和内置于第二搅拌箱123内由第二电机121带动的第二搅拌器122;泥水分离装置130包括具有出水口135和出泥口134的外壳136和内置于外壳136内的由电机131驱动的泥水分离螺杆132,泥水分离螺杆132具有将泥水混合物中的泥土推至出泥口134的推轮133,重金属吸收装置140包括布置有净化水出口142的吸污装置壳体143和布置在吸污装置壳体143内部的若干纳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颗粒141,吸污装置壳体140和外壳136的出水口135之间以第三泥水管107连通。本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将重金属污染土壤用取土装置取上船置入搅拌装置,加入适量水和活化剂,活化剂可采用柠檬酸,充分搅拌后,土壤中的重金属被活化剂吸收而溶解在水里,泥水混合物通过第二泥水管进入泥水分离装置,转动的推轮将泥水中的泥土推至出泥口,水则从出水口流出,从出泥口出来的泥土可以直接排放到河道,从出水口出来的污水经第三泥水管进入重金属吸收装置,经纳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颗粒吸收水中的重金属,清洁水从重金属吸收装置的净化水出口流出后可直接排入河道。设置两个搅拌装置能够延长泥水混合物与吸附剂的作用时间,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吸附剂充分反应后进入水中,从而保证了治理效果,也可以设置多个并列的搅拌箱以提高吸附剂的作用时间,而设备可以一直处于运转状态,从而也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第一搅拌装置110还包括进水管116和布置在进水管116上的水泵115。能够直接从河道取水。进一步,第一搅拌装置110上还布置有污泥进口111和活化剂加注箱113。优选地,泥水分离装置130的外壳136内设置有锥形通道,推轮133为与锥形通道相配合的螺旋形叶轮,出水口135布置在锥形通道的大口径一侧,出泥口134布置在锥形通道的小口径一侧。结构简单,水从较低的大口径一侧流出,土壤从小口径一侧分离,泥土分离效果好。进一步,第二泥水管106连接在所述锥形通道的中部位置。优选地,所述船体200上设置有捞泥通孔201。优选地,取土装置300包括小车307、布置在小车307上的支架302和抓斗310,小车307上还布置有第一卷绳辊组305和第二卷绳辊组306,抓斗310分别通过第一卷绳304和第二卷绳303绕过滑轮301后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污染河道治理船,包括船体和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取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治理的污泥处理装置,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搅拌装置、泥水分离装置和重金属吸收装置;/n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和内置于所述搅拌箱内由电机带动的搅拌器,所述泥水分离装置包括具有出水口和出泥口的外壳和内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由电机驱动的泥水分离螺杆,所述泥水分离螺杆具有将泥水混合物中的泥土推至所述出泥口的推轮,所述搅拌箱和所述外壳之间以第二泥水管连通;/n所述重金属吸收装置包括布置有净化水出口的吸污装置壳体和布置在所述吸污装置壳体内部的若干纳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颗粒,所述吸污装置壳体和所述外壳的出水口之间以第三泥水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污染河道治理船,包括船体和设置在所述船体上的取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治理的污泥处理装置,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搅拌装置、泥水分离装置和重金属吸收装置;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和内置于所述搅拌箱内由电机带动的搅拌器,所述泥水分离装置包括具有出水口和出泥口的外壳和内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由电机驱动的泥水分离螺杆,所述泥水分离螺杆具有将泥水混合物中的泥土推至所述出泥口的推轮,所述搅拌箱和所述外壳之间以第二泥水管连通;
所述重金属吸收装置包括布置有净化水出口的吸污装置壳体和布置在所述吸污装置壳体内部的若干纳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颗粒,所述吸污装置壳体和所述外壳的出水口之间以第三泥水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河道治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以第一泥水管连通的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的搅拌箱与所述外壳之间以第二泥水管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河道治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还包括进水管和布置在进水管上的水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河道治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上还布置有污泥进口和活化剂加注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河道治理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韵李谢玲王金霞董静张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