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源循环污泥减量的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碳源循环污泥减量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均为异养菌,其生长需要足够的碳源。我国典型城市污水属于低碳源污水(其中COD/TN<5,COD/TP<25),通常需要通过外加碳源以满足脱氮除磷的需要。污水处理厂常用面粉、葡萄糖、乙酸钠、甲醇、乙酸等作为外加碳源用于提高脱氮除磷效果,但上述方法将导致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的增加。同时传统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二沉池产生的污泥量大,且污泥中含有大量未被分解的有机物。而污泥处理一般是通过压缩脱水后填埋或焚烧来解决,但无论采用填埋还是焚烧,污泥中大量未被分解的有机物都是未经利用就直接消灭,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如果需要实现污泥生物减量,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厌氧发酵工艺对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但厌氧发酵工艺需要的停留时间长、池体需密闭、需配套搅拌设备和三相分离器。而且厌氧发酵产生的甲烷存在爆炸风险,对各项指标控制要求更为严格,一旦控制不当会导致反应效果不佳或需清罐重新培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源循环污泥减量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后端沉淀分离处理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后端沉淀分离处理单元连接的污泥水解酸化单元,其中,/n所述前端预处理单元用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得到初沉污泥和第一上清液;/n所述生物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上清液进行生物处理,得到污泥混合物;/n所述后端沉淀分离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污泥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回流污泥、第一剩余污泥和第二上清液,并将所述回流污泥返回生物处理单元;/n所述深度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上清液进行处理,实现其达标排放;/n所述污泥水解酸化单元用于对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源循环污泥减量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预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后端沉淀分离处理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后端沉淀分离处理单元连接的污泥水解酸化单元,其中,
所述前端预处理单元用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得到初沉污泥和第一上清液;
所述生物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上清液进行生物处理,得到污泥混合物;
所述后端沉淀分离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污泥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回流污泥、第一剩余污泥和第二上清液,并将所述回流污泥返回生物处理单元;
所述深度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上清液进行处理,实现其达标排放;
所述污泥水解酸化单元用于对所述初沉污泥和第一剩余污泥进行处理,得到污泥水解液和第二剩余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源循环污泥减量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污泥处理单元,所述污泥处理单元与所述污泥水解酸化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剩余污泥进行处理,实现污泥填埋、焚烧或作为其它生产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源循环污泥减量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调节池和初沉池,其中,
所述格栅用于除去进入所述前端预处理单元的较大悬浮固体,得到产水;
所述调节池用于调节并均质进入所述前端预处理单元的水质和水量;
所述初沉池用于通过沉淀分离除去进入所述前端预处理单元的较重固体颗粒,得到第一上清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源循环污泥减量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张宁宁,王丹,李文浩,李长虹,杨萌,曲翊,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安能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