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225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7
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包括储水箱、排泄管、第一过滤筒、端盖、进液筒和半透膜;储水箱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柱;储水箱通过高压泵连通过滤箱;排泄管连接储水箱底面的排水孔,排泄管上设有控制阀;第一过滤筒的底面设有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上设有第一安装槽;进液筒的一端配合插入第一安装槽内,进液筒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安装多个半透膜的凹槽;凹槽的底面设有第一通孔,凹槽内设有用于将半透膜压紧在凹槽内的压板;压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端盖连接排泄管,端盖的内端面上的第一安装块上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一过滤筒螺纹旋入端盖内,进液筒的另一端配合插入第二安装槽内并压紧第二安装槽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污水净化效果好且方便对半透膜进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
技术介绍
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目前,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若将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十分大破坏,因此需要使用污水处理装置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避免排放的污水破坏生态环境;但是现有的利用半透膜进行污水处理的设备在更换时,需要将设备停机,大大降低污水处理效率,而且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无法低成本的对污水进行粗过滤处理以去除污水中含有的大颗粒杂质,以提高半透膜的净化效率;为此,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反渗透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其对污水净化的效果好,还方便对半透膜进行拆卸更换或清洗,并且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包括过滤箱、高压泵、储水箱、排泄管、第一过滤筒、端盖、进液筒和半透膜;高压泵的进液端通过管路连接用于存放污水的过滤箱,高压泵的出液端通过管路连接储水箱的进液端;其中,过滤箱内设有用于对污水粗过滤的粗过滤组件;储水箱的下端面设有多个支撑柱;储水箱的下端面均匀设有多个排水孔;多个排泄管的一端分别一一连接多个排水孔,其中,每个排泄管上均设有控制阀;第一过滤筒的侧端面上设有第一排液孔,第一过滤筒的底面设有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朝向第一过滤筒另一端开口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其中,第一排液孔通过管路连接用于输送净化后水的排水管;进液筒的一端配合插入第一安装槽内,进液筒的外周面上沿着进液筒的中轴线方向设有多组用于安装多个半透膜的凹槽;每组凹槽的底面均设有多个用于连通进液筒内部的第一通孔,每组凹槽内均设有用于将半透膜压紧在凹槽内的压板;压板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依次连通;端盖上设有用于与排泄管另一端连接的进液孔,端盖的内端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底面设有用于连通进液孔的第三通孔;其中,第一过滤筒螺纹旋入端盖内,进液筒的另一端配合插入第二安装槽内并压紧第二安装槽的底面;进液孔、第三通孔和进液筒的内部依次连通。优选的,进液筒与第二安装槽压紧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垫。优选的,进液筒与第一安装槽螺纹配合连接。优选的,包括多个紧定件;其中,凹槽的底面设有多个螺纹盲孔;压板上设有多个螺纹孔;多个紧定件分别一一螺纹穿过多个螺纹孔并分别一一螺纹旋入多个螺纹盲孔内;压板压紧凹槽的底面。优选的,凹槽的底面设有环形的第二密封垫;其中,半透膜位于第二密封垫的内侧。优选的,包括排污管;其中,储水箱上设有第一排液孔;排污管的进液管口连接第一排液孔,排污管上设有止通阀。优选的,粗过滤组件包括第二过滤筒和凸缘板;其中,过滤箱内水平设有隔板;隔板用于将过滤箱内部分为上层的进液仓和下层的出液仓,隔板上设有用于连接进液仓和出液仓的第五通孔;出液仓的排液端通过管路连接高压泵的进液端;凸缘板沿着第二过滤筒的周向首位相连的安装在第二过滤筒的外周面上;第二过滤筒由进液仓朝向出液仓的方向插入第五通孔内;凸缘板压紧隔板;第二过滤筒的底面均匀设有第四通孔,第二过滤筒底面延其中轴线方向依次设有第二石英砂层、第一石英砂层和鹅卵石层;第二石英砂层中颗粒直径值大于第四通孔的直径值,第二石英砂层中颗粒直径值小于第一石英砂层中颗粒直径值。优选的,进液仓在过滤箱的顶部开口处设有密封盖,进液仓在过滤箱上设有用于连接污水管的污水进孔。优选的,第二石英砂层与第二过滤筒的底面间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二石英砂层与第一石英砂层之间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一石英砂层与鹅卵石层之间设有第三过滤网;鹅卵石层上端设有第四过滤网。优选的,凸缘板与隔板压紧的端面上设有第三密封垫。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中,使用时,通过高压泵将过滤箱内经过过滤组件粗过滤后的污水输送到储水箱内,储水箱内的污水从排泄管流出,污水依次经过进液孔和第三通孔进入进液筒内;进液筒内的污水在水压作用下从第一通孔流出并经过半透膜的过滤,过滤后的污水从第二通孔流入第一过滤筒内,最终过滤后的净化水从第一排液孔经过管路进入排水管内,操作简单通过设置的半透膜提高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半透膜通过压板固定在凹槽内,当需要对半透膜进行拆卸清洗更换时,关闭对应排泄管上的控制阀;将第一过滤筒的连接管路拆除并将第一过滤筒与端盖分离,从而再将进液筒从第一过滤筒内取出,最后将压板从凹槽内拆下即可将半透膜取出进行清洗或更换,操作简单,且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过滤箱内的污水依次通过鹅卵石层、第一石英砂层和第二石英砂层能有效的将污水中携带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从而提高使用半透膜对污水处理的效率,降低半透膜清理周期;鹅卵石层、第一石英砂层和第二石英砂层材料易得污水处理成本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中过滤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中进液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中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过滤箱;2、污水管;3、高压泵;4、储水箱;5、排泄管;6、控制阀;7、支撑柱;8、底座;9、排水管;10、第一过滤筒;11、端盖;12、进液孔;14、第一安装块;15、压板;16、进液筒;17、第二安装块;18、第三通孔;19、第一密封垫;20、第二密封垫;21、半透膜;22、第一通孔;23、第二通孔;24、凹槽;25、螺纹盲孔;26、密封盖;27、隔板;28、进液仓;29、第二过滤筒;30、凸缘板;31、鹅卵石层;32、第一石英砂层;33、第二石英砂层;34、第四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包括过滤箱1、高压泵3、储水箱4、排泄管5、底座8、第一过滤筒10、端盖11、进液筒16和半透膜21;高压泵3的进液端通过管路连接用于存放污水的过滤箱1,高压泵3的出液端通过管路连接储水箱4的进液端;其中,过滤箱1内设有用于对污水粗过滤的粗过滤组件;储水箱4的下端面设有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1)、高压泵(3)、储水箱(4)、排泄管(5)、第一过滤筒(10)、端盖(11)、进液筒和半透膜(21);/n高压泵(3)的进液端通过管路连接用于存放污水的过滤箱(1),高压泵(3)的出液端通过管路连接储水箱(4)的进液端;其中,过滤箱(1)内设有用于对污水粗过滤的粗过滤组件;/n储水箱(4)的下端面设有多个支撑柱(7);储水箱(4)的下端面均匀设有多个排水孔;多个排泄管(5)的一端分别一一连接多个排水孔,其中,每个排泄管(5)上均设有控制阀(6);/n第一过滤筒(10)的侧端面上设有第一排液孔,第一过滤筒(10)的底面设有第二安装块(17);第二安装块(17)朝向第一过滤筒(10)另一端开口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其中,第一排液孔通过管路连接用于输送净化后水的排水管(9);/n进液筒(16)的一端配合插入第一安装槽内,进液筒(16)的外周面上沿着进液筒(16)的中轴线方向设有多组用于安装多个半透膜(21)的凹槽(24);每组凹槽(24)的底面均设有多个用于连通进液筒(16)内部的第一通孔(22),每组凹槽(24)内均设有用于将半透膜(21)压紧在凹槽(24)内的压板(15);压板(15)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依次连通;/n端盖(11)上设有用于与排泄管(5)另一端连接的进液孔(12),端盖(11)的内端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块(14);第一安装块(14)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底面设有用于连通进液孔(12)的第三通孔(18);其中,第一过滤筒(10)螺纹旋入端盖(11)内,进液筒(16)的另一端配合插入第二安装槽内并压紧第二安装槽的底面;进液孔(12)、第三通孔(18)和进液筒(16)的内部依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1)、高压泵(3)、储水箱(4)、排泄管(5)、第一过滤筒(10)、端盖(11)、进液筒和半透膜(21);
高压泵(3)的进液端通过管路连接用于存放污水的过滤箱(1),高压泵(3)的出液端通过管路连接储水箱(4)的进液端;其中,过滤箱(1)内设有用于对污水粗过滤的粗过滤组件;
储水箱(4)的下端面设有多个支撑柱(7);储水箱(4)的下端面均匀设有多个排水孔;多个排泄管(5)的一端分别一一连接多个排水孔,其中,每个排泄管(5)上均设有控制阀(6);
第一过滤筒(10)的侧端面上设有第一排液孔,第一过滤筒(10)的底面设有第二安装块(17);第二安装块(17)朝向第一过滤筒(10)另一端开口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其中,第一排液孔通过管路连接用于输送净化后水的排水管(9);
进液筒(16)的一端配合插入第一安装槽内,进液筒(16)的外周面上沿着进液筒(16)的中轴线方向设有多组用于安装多个半透膜(21)的凹槽(24);每组凹槽(24)的底面均设有多个用于连通进液筒(16)内部的第一通孔(22),每组凹槽(24)内均设有用于将半透膜(21)压紧在凹槽(24)内的压板(15);压板(15)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依次连通;
端盖(11)上设有用于与排泄管(5)另一端连接的进液孔(12),端盖(11)的内端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块(14);第一安装块(14)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底面设有用于连通进液孔(12)的第三通孔(18);其中,第一过滤筒(10)螺纹旋入端盖(11)内,进液筒(16)的另一端配合插入第二安装槽内并压紧第二安装槽的底面;进液孔(12)、第三通孔(18)和进液筒(16)的内部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液筒(16)与第二安装槽压紧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垫(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液筒(16)与第一安装槽螺纹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紧定件;其中,凹槽(24)的底面设有多个螺纹盲孔;压板(15)上设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尔宽刘庆李鸿褚冬张龙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安吉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