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同坤专利>正文

一种废水处理用内燃式蒸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20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用内燃式蒸发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内设有分水装置,罐体顶壁设有废水进口和废气出口,该分水装置包括导烟管,导烟管上端出口覆盖金属网,金属网与导烟管上端出口固定连接,金属网固定连接电机转轴,导烟管固定设有数个分水伞和数个收水伞,分水伞由包括两个第一弧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蒸发效果好,蒸发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处理用内燃式蒸发装置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用内燃式蒸发装置。
技术介绍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经过化学处理后的废水中,常含有残留的化学物质,例如氯离子等,还有一些碱性或酸性化学物质残留,为了将其化学物质充分从净化后的废水中排出,常使用加热装置将其加热,但是使用燃烧炉将其煮沸,加热时间长,净化效果差,净化效率低,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发效果好,蒸发效率高的废水处理用内燃式蒸发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废水处理用内燃式蒸发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内设有分水装置,罐体顶壁设有废水进口和废气出口,该分水装置包括导烟管,导烟管上端出口覆盖金属网,金属网与导烟管上端出口固定连接,金属网固定连接电机转轴,导烟管固定设有数个分水伞和数个收水伞,分水伞由包括两个第一弧形板,两个第一弧形板的边沿固定连接且第一弧形板弧面顶端之间具有间隔,形成分水伞内部中空的密封结构,导烟管位于分水伞内部的位置上设有出气孔,收水伞包括两个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边沿固定连接,两个弧形板的弧面顶端之间具有间隔,第二弧形板的弧面顶端上设有过水口,两个过水口通过密封板密封,形成收水伞内部中空的密封结构,过水口与导烟管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的收水伞通过连接管与导烟管连通,所述的导烟管上的数个分水伞和数个收水伞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分水伞、第一收水伞、第二分水伞、第二收水伞、第三分水伞、第三收水伞,第四分水伞,第一分水伞伞口与第一收水伞伞口相对,第二分水伞伞口与第二收水伞伞口相对,第三分水伞伞口与第三收水伞伞口相对,罐体底面下方设有燃烧炉,导烟管下端开口贯穿罐体底面与燃烧炉连通,导烟管与罐体底面通过轴承滑动连接,轴承套设在导烟管外,罐体侧壁下方设有出水口。进一步的,所述的第四分水伞伞口轴面大于第三收水伞伞口轴面,第三收水伞伞口轴面大于第三分水伞伞口轴面、第三分水伞伞口轴面大于第二收水伞伞口轴面、第二收水伞伞口轴面大于第二分水伞伞口轴面、第二分水伞伞口轴面大于第一收水伞伞口轴面、第一收水伞伞口轴面大于第一分水伞伞口轴面,所述的导烟管贯穿第一分水伞弧面、第一收水伞、第二分水伞、第二收水伞、第三分水伞、第三收水伞,第四分水伞伞口的轴面圆心位置处。进一步的,所述的燃烧炉包括燃烧腔,罐体底面为燃烧腔顶壁,燃烧腔为一封闭腔体,燃烧腔上设有燃料进口,燃烧腔的一侧设有进风口。进一步的,所述的废水进口与电机相邻且位于第一分水伞顶部。本技术使用燃烧腔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对分水伞和收水伞进行加热,并且增加废水进入罐体内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可以快速将水中所含的氯离子等易挥发的有害物质排出,而且分水伞和收水伞还可以转动,更进一步的增加了废水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增加蒸发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分水伞的俯视图;图3为收水伞的俯视图;图4为金属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分水伞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收水伞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6所示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内燃式蒸发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内设有分水装置,罐体1顶壁设有废水进口2和废气出口3,该分水装置包括导烟管4,导烟管4上端出口覆盖金属网5,金属网5与导烟管4上端出口固定连接,金属网5固定连接电机转轴6,导烟管4固定设有四个分水伞和三个收水伞,分水伞由包括两个第一弧形板7,两个第一弧形板7的边沿固定连接且第一弧形板7弧面顶端之间具有间隔,形成分水伞内部中空的密封结构,导烟管4位于分水伞内部的位置上设有出气孔8,收水伞包括两个第二弧形板9,第二弧形板9边沿固定连接,第二弧形板9的弧面顶端上设有过水口10,两个过水口10通过密封板密封,形成收水伞内部中空的密封结构,过水口10与导烟管4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的收水伞通过连接管与导烟管4连通,所述的导烟管4上的四个分水伞和三个收水伞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分水伞11、第一收水伞12、第二分水伞13、第二收水伞14、第三分水伞15、第三收水伞16,第四分水伞17,第一分水伞11伞口与第一收水伞12伞口相对,第二分水伞13伞口与第二收水伞14伞口相对,第三分水伞15伞口与第三收水伞16伞口相对,罐体1底面下方设有燃烧炉,导烟管4下端开口贯穿罐体1底面与燃烧炉连通,导烟管4与罐体1底面通过轴承滑动连接,轴承套设在导烟管4外,罐体1侧壁下方设有出水口。所述的第四分水伞17伞口轴面大于第三收水伞16伞口轴面,第三收水伞16伞口轴面大于第三分水伞15伞口轴面、第三分水伞15伞口轴面大于第二收水伞14伞口轴面、第二收水伞14伞口轴面大于第二分水伞13伞口轴面、第二分水伞13伞口轴面大于第一收水伞12伞口轴面、第一收水伞12伞口轴面大于第一分水伞11伞口轴面,所述的导烟管4贯穿第一分水伞11弧面、第一收水伞12、第二分水伞13、第二收水伞14、第三分水伞15、第三收水伞16,第四分水伞17伞口的轴面圆心位置处。所述的燃烧炉包括燃烧腔18,罐体1底面为燃烧腔18顶壁,燃烧腔18为一封闭腔体,燃烧腔18上设有燃料进口19,燃烧腔18的一侧设有进风口20。所述的废水进口2与电机6相邻且位于第一分水伞11顶部,本技术均为金属耐热材料制作而成,罐体的下方还固定设有支撑罐体1和燃烧炉的支腿。使用时,将净化后的废水从废水进口2中进入,打开电机6,导烟管4开始转动,废水接触第一分水伞11上表面,水沿第一分水伞11上表面分散开来,再落入第一收水伞12内,第二收水伞14再将第一分水伞11上落下的水聚合自第一收水伞12过水口10进入第二分水伞13上表面,继而经过第二收水伞14过水口10聚合,再进入第三分水伞15上表面,再经过第三收水伞16过水口10聚合,继续进入第四分水伞17上表面,再落入罐体1底部,由于罐体1底部即为燃烧燃烧腔18顶壁,因此落入罐体1底部的水再次蒸发后从出水口流出,而燃烧腔18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通过出气孔8和连接杆对分水伞和收水伞加热后,从废气出口3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处理用内燃式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罐体内设有分水装置,罐体顶壁设有废水进口和废气出口,该分水装置包括导烟管,导烟管上端出口覆盖金属网,金属网与导烟管上端出口固定连接,金属网固定连接电机转轴,导烟管固定设有数个分水伞和数个收水伞,分水伞由包括两个第一弧形板,两个第一弧形板的边沿固定连接且第一弧形板弧面顶端之间具有间隔,形成分水伞内部中空的密封结构,导烟管位于分水伞内部的位置上设有出气孔,收水伞包括两个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边沿固定连接,两个弧形板的弧面顶端之间具有间隔,第二弧形板的弧面顶端上设有过水口,两个过水口通过密封板密封,形成收水伞内部中空的密封结构,过水口与导烟管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的收水伞通过连接管与导烟管连通,所述的导烟管上的数个分水伞和数个收水伞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分水伞、第一收水伞、第二分水伞、第二收水伞、第三分水伞、第三收水伞,第四分水伞,第一分水伞伞口与第一收水伞伞口相对,第二分水伞伞口与第二收水伞伞口相对,第三分水伞伞口与第三收水伞伞口相对,罐体底面下方设有燃烧炉,导烟管下端开口贯穿罐体底面与燃烧炉连通,导烟管与罐体底面通过轴承滑动连接,轴承套设在导烟管外,罐体侧壁下方设有出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用内燃式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罐体内设有分水装置,罐体顶壁设有废水进口和废气出口,该分水装置包括导烟管,导烟管上端出口覆盖金属网,金属网与导烟管上端出口固定连接,金属网固定连接电机转轴,导烟管固定设有数个分水伞和数个收水伞,分水伞由包括两个第一弧形板,两个第一弧形板的边沿固定连接且第一弧形板弧面顶端之间具有间隔,形成分水伞内部中空的密封结构,导烟管位于分水伞内部的位置上设有出气孔,收水伞包括两个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边沿固定连接,两个弧形板的弧面顶端之间具有间隔,第二弧形板的弧面顶端上设有过水口,两个过水口通过密封板密封,形成收水伞内部中空的密封结构,过水口与导烟管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的收水伞通过连接管与导烟管连通,所述的导烟管上的数个分水伞和数个收水伞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分水伞、第一收水伞、第二分水伞、第二收水伞、第三分水伞、第三收水伞,第四分水伞,第一分水伞伞口与第一收水伞伞口相对,第二分水伞伞口与第二收水伞伞口相对,第三分水伞伞口与第三收水伞伞口相对,罐体底面下方设有燃烧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同坤李建华苏楠任秀娟杨孟艳
申请(专利权)人:胡同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