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163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钩,包括C形且开口向下的固定部、呈弧形用以封闭固定部开口端的滑动部和用以驱动滑动部相对固定部开合的驱动组件,所述固定部开口侧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滑动部嵌设在连接槽内,且滑动部滑动连接于连接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部的圆盘、固定设置在圆盘一侧的施力凸起和用以驱动圆盘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滑动部靠近圆盘一侧固定设有用以带动滑动部仅滑动限定距离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性较高的效果。

A kind of decoup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钩
本技术涉及吊装机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脱钩。
技术介绍
对桩进行应力检测时,需要利用重锤自由落体对桩顶进行锤击,以达到撞击检测的目的。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4281060U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行车吊钩防脱钩机构,包括吊钩本体及防脱钩构件,所述的防脱钩构件包括防脱钩本体以及固定防脱钩本体于吊钩本体颈部的防脱钩连接件,所述的防脱钩本体由吊钩本体的颈部向吊钩本体突缘部的方向延伸,防脱钩本体的下端部与吊钩本体的突缘部卡合,所述的防脱钩连接件在防脱钩本体的上端部形成转动约束,在防脱钩本体的轴向上形成位移约束。需要脱钩时,给防脱钩本体施加一个作用力,该作用力使得防脱钩本体下端部脱离于吊钩本体突缘部的卡合,一旦脱离,防脱钩本体对于施加力的反作用力在水平面的分量使得转轴转动,带动防脱钩本体转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重锤脱钩前,需要人工攀爬至吊钩所在位置,手动对防脱钩本体施力,重锤才能脱落,该操作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脱钩。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钩,其特征在于:包括C形且开口向下的固定部(11)、呈弧形用以封闭固定部(11)开口端的滑动部(12)和用以驱动滑动部(12)相对固定部(11)开合的驱动组件(20),所述固定部(11)开口侧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槽(40),所述滑动部(12)嵌设在连接槽(40)内,且滑动部(12)滑动连接于连接槽(40),所述驱动组件(20)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部(11)的圆盘(21)、固定设置在圆盘(21)一侧的施力凸起(22)和用以驱动圆盘(21)转动的驱动电机(23),所述滑动部(12)靠近圆盘(21)一侧固定设有用以带动滑动部(12)仅滑动限定距离的限位块(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钩,其特征在于:包括C形且开口向下的固定部(11)、呈弧形用以封闭固定部(11)开口端的滑动部(12)和用以驱动滑动部(12)相对固定部(11)开合的驱动组件(20),所述固定部(11)开口侧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槽(40),所述滑动部(12)嵌设在连接槽(40)内,且滑动部(12)滑动连接于连接槽(40),所述驱动组件(20)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部(11)的圆盘(21)、固定设置在圆盘(21)一侧的施力凸起(22)和用以驱动圆盘(21)转动的驱动电机(23),所述滑动部(12)靠近圆盘(21)一侧固定设有用以带动滑动部(12)仅滑动限定距离的限位块(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40)内安装有复位弹簧(42),所述复位弹簧(42)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槽(40)内壁,所述复位弹簧(4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动部(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0)远离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增朱停玉李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技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