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行挂脱钩的起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0613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行挂脱钩的起吊装置,包括:吊钩以及与吊钩相配合的吊具;所述吊具包括载物架,左吊臂,左吊臂;所述左吊臂设有左连接耳;所述右吊臂设有右连接耳;左连接耳、右连接耳之间连接平衡梁,所述平衡梁左端的底部连接上支座,该上支座连接第一支撑,第一支撑的另一端连接右二销轴,该右二销轴可在下行程座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载物架上连接下支座,该下支座连接第二支撑,第二支撑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三销轴,该右三销轴可在上行程座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所述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在交叉点销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吊钩可自行挂起或脱开吊具,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行挂脱钩的起吊装置
本技术属于起重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行挂脱钩的起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起吊作为一种常规的搬运手段获得极其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搬运一些体积大的重物,安全起吊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例如我公司连轧精轧机支撑辊,其体积庞大,搭载支撑辊的吊具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达数米以上,在起吊支撑辊时,需要操作人员通过扶梯登高至吊具的顶端,将吊钩挂入吊具,然后才能进行起吊,当支撑辊被吊放至预定位置后,又需要操作人员再次通过扶梯登高至吊具的顶端,将吊钩脱开吊具。这种工作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自行挂脱钩的起吊装置,该起吊装置的吊钩可自行挂起或脱开吊具,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安全隐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吊钩以及与吊钩相配合的吊具;所述吊具包括载物架,该载物架包括前梁、后梁,以及分别连接前梁、后梁的左纵梁、右纵梁;所述前梁、后梁的左端之间通过左主销轴转动连接左吊臂,左吊臂的上端转动连接左挂钩轴;所述前梁、后梁的右端之间通过右主销轴转动连接右吊臂,右吊臂的上端转动连接右挂钩轴;所述左吊臂设有左连接耳,左连接耳设有通孔,左一销轴依次穿过左连接耳前侧的通孔、平衡梁左端的条形窗口、左连接耳后侧的通孔,所述左一销轴可在平衡梁左端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所述右吊臂设有右连接耳,右连接耳设有通孔,右一销轴依次穿过右连接耳前侧的通孔、平衡梁右端的条形窗口、右连接耳后侧的通孔,所述右一销轴可在平衡梁右端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所述平衡梁左端的底部连接上支座,该上支座通过左二销轴连接第一支撑,第一支撑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二销轴,该右二销轴可在下行程座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所述下行程座连接右纵梁的顶面;所述左纵梁的顶面连接下支座,该下支座通过左三销轴连接第二支撑,第二支撑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三销轴,该右三销轴可在上行程座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所述上行程座连接平衡梁右端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在交叉点销连。所述平衡梁左端条形窗口的长度略大于左一销轴的行程,所述左一销轴的行程是指左吊臂、右吊臂由向外张开的初始状态转变为相互靠拢的起吊状态时左一销轴滑动的距离;所述平衡梁右端的条形窗口与平衡梁左端的条形窗口镜像对称。所述上行程座条形窗口的长度略大于右三销轴的行程,所述右三销轴的行程是指左吊臂、右吊臂由向外张开的初始状态转变为相互靠拢的起吊状态时右三销轴滑动的距离;所述下行程座条形窗口的长度与上行程座条形窗口的长度相同。所述左吊臂、右吊臂处于向外张开的初始状态时,左挂钩轴距离平衡梁水平延长线的垂直高度、右挂钩轴距离平衡梁水平延长线的垂直高度均大于吊钩钩头至吊钩底部的垂直高度。所述左吊臂的下端连接左限位杆,所述前梁、后梁的左端分别连接左限位块;所述右吊臂的下端连接右限位杆,所述前梁、后梁的右端分别连接右限位块。所述左主销轴的端部均设有环形的卡槽,左前卡板、左后卡板分别卡入左主销轴端部的卡槽内,所述左前卡板螺栓连接前梁的左端,所述左后卡板螺栓连接后梁的左端;所述右主销轴的端部均设有环形的卡槽,右前卡板、右后卡板分别卡入右主销轴端部的卡槽内,所述右前卡板螺栓连接前梁的右端,所述右后卡板螺栓连接后梁的右端。所述左挂钩轴的端部均设有环形的卡槽,左前卡条、左后卡条分别卡入左挂钩轴端部的卡槽内,所述左前卡条螺栓连接左吊臂上端的前侧面,所述左后卡条螺栓连接左吊臂上端的后侧面;所述右挂钩轴的端部均设有环形的卡槽,右前卡条、右后卡条分别卡入右挂钩轴端部的卡槽内,所述右前卡条螺栓连接右吊臂上端的前侧面,所述右后卡条螺栓连接右吊臂上端的后侧面。所述左一销轴、右一销轴、左二销轴、右二销轴、左三销轴、右三销轴的端部均套装环形的挡片;所述左一销轴、右一销轴、左二销轴、右二销轴、左三销轴、右三销轴的端部还设有径向的通孔,通孔内插入开口销,所述开口销位于挡片的外侧。本技术一种可自行挂脱钩的起吊装置,该起吊装置的吊钩可自行挂起或脱开吊具,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载物架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左吊臂、右吊臂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平衡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的吊钩挂起吊具时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的吊钩吊起吊具时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的吊钩脱开吊具时的示意图。图8是原起吊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有比较清楚的了解,首先对原起吊装置作一简要的介绍,如图8所示,原起吊装置的吊具包括左吊臂14、右吊臂14’,所述左吊臂通过左主销轴16转动连接横梁,左吊臂的上端转动连接左挂钩轴15,所述右吊臂通过右主销轴转动连接横梁,右吊臂的上端转动连接右挂钩轴15’,当吊钩需要吊起吊具时,必须依靠人工辅助才能使吊钩钩起左挂钩轴、右挂钩轴;当吊钩需要脱开吊具时,同样需要人工的辅助才能使吊钩脱开左挂钩轴、右挂钩轴。这种繁琐的劳动,费时、费力、效率低,况且这种工作还需要登高作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吊钩1以及与吊钩相配合的吊具;所述吊具包括载物架,该载物架包括前梁2、后梁2’,以及分别连接前梁、后梁的左纵梁3、右纵梁3’;所述前梁、后梁的左端之间通过左主销轴6转动连接左吊臂4,左吊臂的上端转动连接左挂钩轴5;所述前梁、后梁的右端之间通过右主销轴6’转动连接右吊臂4’,右吊臂的上端转动连接右挂钩轴5’;所述左吊臂设有左连接耳7,左连接耳设有通孔,左一销轴8依次穿过左连接耳前侧的通孔、平衡梁9左端的条形窗口、左连接耳后侧的通孔,所述左一销轴可在平衡梁左端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所述右吊臂设有右连接耳7’,右连接耳设有通孔,右一销轴8’依次穿过右连接耳前侧的通孔、平衡梁右端的条形窗口、右连接耳后侧的通孔,所述右一销轴可在平衡梁右端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所述平衡梁左端的底部连接上支座10,该上支座通过左二销轴11连接第一支撑12,第一支撑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二销轴11’,该右二销轴可在下行程座13’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所述下行程座连接右纵梁的顶面;所述左纵梁的顶面连接下支座10’,该下支座通过左三销轴14连接第二支撑12’,第二支撑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三销轴14’,该右三销轴可在上行程座13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所述上行程座连接平衡梁右端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在交叉点销连。进一步的,所述平衡梁左端条形窗口的长度略大于左一销轴的行程,所述左一销轴的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行挂脱钩的起吊装置,包括,/n吊钩(1)以及与吊钩相配合的吊具;/n所述吊具包括载物架,该载物架包括前梁(2)、后梁(2’),以及分别连接前梁、后梁的左纵梁(3)、右纵梁(3’);/n所述前梁、后梁的左端之间通过左主销轴(6)转动连接左吊臂(4),左吊臂的上端转动连接左挂钩轴(5);/n所述前梁、后梁的右端之间通过右主销轴(6’)转动连接右吊臂(4’),右吊臂的上端转动连接右挂钩轴(5’);/n其特征在于:/n所述左吊臂设有左连接耳(7),左连接耳设有通孔,左一销轴(8)依次穿过左连接耳前侧的通孔、平衡梁(9)左端的条形窗口、左连接耳后侧的通孔,所述左一销轴可在平衡梁左端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n所述右吊臂设有右连接耳(7’),右连接耳设有通孔,右一销轴(8’)依次穿过右连接耳前侧的通孔、平衡梁右端的条形窗口、右连接耳后侧的通孔,所述右一销轴可在平衡梁右端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n所述平衡梁左端的底部连接上支座(10),该上支座通过左二销轴(11)连接第一支撑(12),第一支撑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二销轴(11’),该右二销轴可在下行程座(13’)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所述下行程座连接右纵梁的顶面;/n所述左纵梁的顶面连接下支座(10’),该下支座通过左三销轴(14)连接第二支撑(12’),第二支撑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三销轴(14’),该右三销轴可在上行程座(13)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所述上行程座连接平衡梁右端的底部;/n所述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在交叉点销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行挂脱钩的起吊装置,包括,
吊钩(1)以及与吊钩相配合的吊具;
所述吊具包括载物架,该载物架包括前梁(2)、后梁(2’),以及分别连接前梁、后梁的左纵梁(3)、右纵梁(3’);
所述前梁、后梁的左端之间通过左主销轴(6)转动连接左吊臂(4),左吊臂的上端转动连接左挂钩轴(5);
所述前梁、后梁的右端之间通过右主销轴(6’)转动连接右吊臂(4’),右吊臂的上端转动连接右挂钩轴(5’);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吊臂设有左连接耳(7),左连接耳设有通孔,左一销轴(8)依次穿过左连接耳前侧的通孔、平衡梁(9)左端的条形窗口、左连接耳后侧的通孔,所述左一销轴可在平衡梁左端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
所述右吊臂设有右连接耳(7’),右连接耳设有通孔,右一销轴(8’)依次穿过右连接耳前侧的通孔、平衡梁右端的条形窗口、右连接耳后侧的通孔,所述右一销轴可在平衡梁右端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
所述平衡梁左端的底部连接上支座(10),该上支座通过左二销轴(11)连接第一支撑(12),第一支撑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二销轴(11’),该右二销轴可在下行程座(13’)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所述下行程座连接右纵梁的顶面;
所述左纵梁的顶面连接下支座(10’),该下支座通过左三销轴(14)连接第二支撑(12’),第二支撑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右三销轴(14’),该右三销轴可在上行程座(13)的条形窗口内左右滑动,所述上行程座连接平衡梁右端的底部;
所述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在交叉点销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左端条形窗口的长度略大于左一销轴的行程,所述左一销轴的行程是指左吊臂、右吊臂由向外张开的初始状态转变为相互靠拢的起吊状态时左一销轴滑动的距离;所述平衡梁右端的条形窗口与平衡梁左端的条形窗口镜像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程座条形窗口的长度略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雷震周峰陈爱民魏刚荚俊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