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安全升降装置,属于起重机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起重装置,所述起重装置的下表面通过钢索与挂钩组件固定连接。该起重机安全升降装置,通过卡块、固定柱、固定块、销轴、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拉板之间的相互配合,此时推动拉板向前移动,当卡块移动至第三通孔外时,此时转动拉板,当卡块位置转动至与第一卡槽位置相对应,此时松开拉板,使弹簧带动拉板向后移动,当卡块卡入至第一卡槽内时,此时完成固定,本装置可以对挂钩进行封闭闭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物品从挂钩上表面掉落,保障了人员和货物的安全,保障了运输过程的稳定。
A crane safety lif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安全升降装置
本技术属于起重机
,具体为一种起重机安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起重机是一种工地上常用的搬运重物的装置,起重机是通过挂钩对绑有铁丝的物体进行挂运,但通常现有的挂钩并不能完全闭合,在运输的过程中物体坠落的情况时常发生,造成物体的损坏,更容易砸中施工人员,降低了运输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安全升降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挂钩并保暖完全闭合,在运输的过程中物体坠落的情况时常发生,造成物体的损坏,更容易砸中施工人员,降低了运输过程的稳定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重机安全升降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起重装置,所述起重装置的下表面通过钢索与挂钩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挂钩组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圆板,两个所述固定圆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销轴,所述销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挂钩的右侧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壁的下表面与固定块的下表面相搭接,所述固定槽内壁的背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槽内壁的背面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固定槽内壁的正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挂钩的正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卡槽内壁的背面与卡块的背面相搭接,所述卡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置在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内,所述固定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设置在第二通孔内,所述拉杆的背面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拉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背面一端与拉板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正面一端与挂钩的背面相搭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拉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正面与挂钩的背面相搭接,所述拉杆和弹簧均设置同一个在橡胶套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与大于卡块,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与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起重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下表面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通孔的位置与第二卡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卡槽的尺寸与第三通孔的尺寸相适配。(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起重机安全升降装置,通过卡块、固定柱、固定块、销轴、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拉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需要对物品进行挂接时,此时将物体挂至挂钩上表面,此时推动弧形板向左移动,当弧形板移动至合适位置时,此时推动拉板向前移动,当卡块移动至第三通孔外时,此时转动拉板,当卡块位置转动至与第一卡槽位置相对应,此时松开拉板,使弹簧带动拉板向后移动,当卡块卡入至第一卡槽内时,此时完成固定,本装置可以对挂钩进行封闭闭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物品从挂钩上表面掉落,保障了人员和货物的安全,保障了运输过程的稳定。2、该起重机安全升降装置,通过弹簧和橡胶套之间的相互配合,因弹簧可以对拉板稳定的提供向后的作用力,可以使卡块与第一卡槽内壁进行紧密的搭接,同时防止固定柱向前移动,同时橡胶套可以对弹簧进行保护,防止雨水冲刷对弹簧造成损坏。3、该起重机安全升降装置,通过设置第二卡槽,可以使卡块向后移动至第二卡槽内,可以对固定柱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固定柱向后脱离出第二通孔,同时可以实现固定块顺利的在固定槽内进行左右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挂钩右视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C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卡槽正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升降装置、3起重装置、4第二卡槽、5钢索、6挂钩组件、7固定杆、8挂钩、9固定圆板、10销轴、11弧形板、12固定块、13第一通孔、14固定槽、15第二通孔、16第三通孔、17第一卡槽、18卡块、19固定柱、20拉杆、21弹簧、22拉板、23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起重机安全升降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起重装置3,起重装置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2,升降装置2的下表面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起重装置3和升降装置2,可以对物品进行运输,同时升降装置2可以稳定的带动起重装置3进行上下移动,起重装置3的下表面通过钢索5与挂钩组件6固定连接,挂钩组件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固定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挂钩8,挂钩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圆板9,两个固定圆板9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销轴10,通过设置销轴10和固定圆板9,可以使弧形板11围绕销轴10进行转动,销轴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1,通过设置弧形板11和挂钩8,可以对物品进行固定挂接,同时弧形板11使挂钩8进行闭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物品从挂钩8上表面掉落,弧形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正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3,第一通孔13的尺寸与大于卡块18,第一通孔13的位置与第二通孔15和第三通孔16的位置相对应,通过设置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5和第三通孔16,因第一通孔13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15和第三通孔16的尺寸,可以使卡块18顺利的进行前后移动,因第一通孔13的位置与第二通孔15和第三通孔16的位置相对应,可以使固定柱19顺利进行前后移动,同时可以实现固定柱19对弧形板11和挂钩8之间进行固定。挂钩8的右侧面开设有固定槽14,固定槽14内壁的下表面与固定块12的下表面相搭接,固定槽14内壁的背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5,固定槽14内壁的背面开设有第二卡槽4,通过设置第二卡槽4,可以使卡块18向后移动至第二卡槽4内,可以对固定柱19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固定柱19向后脱离出第二通孔15,同时可以实现固定块12顺利的在固定槽14内进行左右移动,第二卡槽4与第二通孔15相连通,固定槽14内壁的正面开设有第三通孔16,第三通孔16的位置与第二卡槽4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卡槽4的尺寸与第三通孔16的尺寸相适配,挂钩8的正面开设有第一卡槽17,通过设置第一卡槽17,可以使卡块18向前移动至第一卡槽17内,同时防止卡块18向后移动,实现卡块18对挂钩8之间稳定的固定,第一卡槽17与第三通孔16相连通。第一卡槽17内壁的背面与卡块18的背面相搭接,卡块1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9,通过设置固定柱19,可以对弧形板11与挂钩8之间进行稳定的固定,防止弧形板11在运输过程中左右移动,固定柱19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安全升降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起重装置(3),所述起重装置(3)的下表面通过钢索(5)与挂钩组件(6)固定连接,所述挂钩组件(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挂钩(8),所述挂钩(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圆板(9),两个所述固定圆板(9)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销轴(10),所述销轴(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1),所述弧形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正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3);/n所述挂钩(8)的右侧面开设有固定槽(14),所述固定槽(14)内壁的下表面与固定块(12)的下表面相搭接,所述固定槽(14)内壁的背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5),所述固定槽(14)内壁的背面开设有第二卡槽(4),所述第二卡槽(4)与第二通孔(15)相连通,所述固定槽(14)内壁的正面开设有第三通孔(16),所述挂钩(8)的正面开设有第一卡槽(17),所述第一卡槽(17)与第三通孔(16)相连通;/n所述第一卡槽(17)内壁的背面与卡块(18)的背面相搭接,所述卡块(1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9),所述固定柱(19)设置在第一通孔(13)和第三通孔(16)内,所述固定柱(1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拉杆(20),所述拉杆(20)设置在第二通孔(15)内,所述拉杆(20)的背面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安全升降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起重装置(3),所述起重装置(3)的下表面通过钢索(5)与挂钩组件(6)固定连接,所述挂钩组件(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挂钩(8),所述挂钩(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圆板(9),两个所述固定圆板(9)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销轴(10),所述销轴(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1),所述弧形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正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3);
所述挂钩(8)的右侧面开设有固定槽(14),所述固定槽(14)内壁的下表面与固定块(12)的下表面相搭接,所述固定槽(14)内壁的背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5),所述固定槽(14)内壁的背面开设有第二卡槽(4),所述第二卡槽(4)与第二通孔(15)相连通,所述固定槽(14)内壁的正面开设有第三通孔(16),所述挂钩(8)的正面开设有第一卡槽(17),所述第一卡槽(17)与第三通孔(16)相连通;
所述第一卡槽(17)内壁的背面与卡块(18)的背面相搭接,所述卡块(1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9),所述固定柱(19)设置在第一通孔(13)和第三通孔(16)内,所述固定柱(1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拉杆(2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
申请(专利权)人:陈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