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10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压阀,阀体的外圈设置有增压室,增压室的一端设置有增压口,增压室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料门,增压室与阀体的内部通过数个喷射口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将反向进入到增压室的物料排出,防止堵塞喷射口,不会影响增压效果;因为补充的压力损失很少,增压室有储气功能,管道中间形成的真空区对后续物料产生负压拉动效果,从而达到减少补气增压阀门数量,降低输送能耗的目的,将补气的动能发挥到极值,降低了运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压阀
本技术属于压力输送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增压阀。
技术介绍
锂电池粉体的输送因为距离长,同时需要物料和外界隔离,现在基本上采用压力输送,常用的有正压输送,负压输送等。当输送距离长,发送物料点和接收物料点的压差不足以将物料输送过去,或者输送过去的物料量达不到设计要求,这样就需要在物料输送的管道上增加增压补气点。现有的压力输送补气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阀体1的结构类似于三通接头,阀体1的两端出口上均设置有法兰2,两个法兰2所在的出口分别为进料口、出料口,阀体1的中部出口为增压口3,增压口3采用丝牙或者快装结构,压缩空气通过增压口3补充到阀体1的内部,为物料输送管道补气。现有压力输送补气装置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压力输送补气装置没有安装方向,增压口和物料流向垂直,虽然给物料提供了压力,但同时也切断了物料流,降低了物料的流速,在增压点形成紊流区,增压加速的效果差;每15米就或者转弯点至少需要一个增压阀补气,能耗大,安装维护成本高。如何设计一种增压阀,如何将补气的动能发挥到极值,从而降低输送的能耗、降低运维成本,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阀,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力输送补气装置没有安装方向,增压口和物料流向垂直,虽然给物料提供了压力,但同时也切断了物料流,降低了物料的流速,在增压点形成紊流区,增压加速的效果差;每15米就或者转弯点至少需要一个增压阀补气,能耗大,安装维护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压阀,包括阀体,阀体为直管,直管的两端出口上均设置有法兰,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法兰用于连接增压阀和上下游物料输送管道;所述的阀体的外圈设置有增压室,增压室的一端设置有增压口,增压室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料门,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在正常输送过程中,因为增压室内部的压力大于管道内压力,不会有粉尘进入,但是当设备停止运行时,管道上黏附的细微粉尘就有可能进入增压室,通过排料门能将反向进入到增压室的物料排出,防止堵塞喷射口,不会影响增压效果;增压室与阀体的内部通过数个喷射口相通。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排料门通过螺栓固定在增压室上,排料门和增压室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垫;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保证了排料门和增压室之间的密封性。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阀体的一端为物料入口,所述的阀体的另一端为物料出口,物料入口到物料出口的方向为物料输送方向,物料输送方向与任意一个喷射口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数个所述的喷射口与阀体内壁相通的管口位于阀体的同一个截面上。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有所述的喷射口与阀体内壁相通的管口与阀体内部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真空区。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有所述的喷射口总流通面积小于增压口的内孔面积;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进入增压室的空气通过喷射口排出后,还有一部分压力留存下来使得增压室形成一个储气罐,储气罐内部长期储存压缩空气,储气罐内压力值等同于进气压力值。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物料输送方向与任意一个喷射口之间的夹角均小于30°,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源源不断的向喷射口提供压缩空气,同时喷射角与管道输送方向形成一定的夹角小于30°,使得喷射进去的压缩空气能将沉积在管道底部的粉尘往前高速吹起,周边的空气因为相互的摩擦力也会快速往前运动,因为后续空气补充不及,会在管道中央对应的喷射口夹角地带形成真空区,真空区给入口处的物料提供吸力;因为补充的压力损失很少,增压室有储气功能,管道中间形成的真空区对后续物料产生负压拉动效果,从而达到减少补气增压阀门数量,降低能耗的目的。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阀体包括外管,外管的内圈设置有内管,内管与外管的内壁之间通过粘结剂连接;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粘结剂固定陶瓷管。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阀体的外管采用不锈钢管,内管采用陶瓷管;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输送的物料大体是金属类、盐类,本身的硬度高,采用陶瓷管可以抗磨损,同时本身又不带磁性物质,能和磁性物质隔离。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压阀,结构合理,能将反向进入到增压室的物料排出,防止堵塞喷射口,不会影响增压效果;进入增压室的空气通过喷射口排出后,还有一部分压力留存下来使得增压室形成一个储气罐,储气罐内部长期储存压缩空气,储气罐内压力值等同于进气压力值;因为补充的压力损失很少,增压室有储气功能,管道中间形成的真空区对后续物料产生负压拉动效果,从而达到减少补气增压阀门数量,降低输送能耗的目的,将补气的动能发挥到极值,降低了运维成本,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压力输送补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法兰;3.增压口;4.增压室;5.粘结剂;6.真空区;7.排料门;101.喷射口;102.内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压阀,包括阀体1,阀体1为直管,直管的两端出口上均设置有法兰2,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法兰用于连接增压阀和上下游物料输送管道;所述的阀体1的外圈设置有增压室4,增压室4的一端设置有增压口3,增压室4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料门7,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在正常输送过程中,因为增压室内部的压力大于管道内压力,不会有粉尘进入,但是当设备停止运行时,管道上黏附的细微粉尘就有可能进入增压室,通过排料门能将反向进入到增压室的物料排出,防止堵塞喷射口,不会影响增压效果;增压室4与阀体1的内部通过数个喷射口101相通;所述的排料门7通过螺栓固定在增压室4上,排料门7和增压室4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垫;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保证了排料门和增压室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的阀体1的一端为物料入口,所述的阀体1的另一端为物料出口,物料入口到物料出口的方向为物料输送方向,物料输送方向与任意一个喷射口10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数个所述的喷射口101与阀体1内壁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压阀,包括阀体(1),阀体(1)为直管,直管的两端出口上均设置有法兰(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的外圈设置有增压室(4),增压室(4)的一端设置有增压口(3),增压室(4)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料门(7),增压室(4)与阀体(1)的内部通过数个喷射口(101)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阀,包括阀体(1),阀体(1)为直管,直管的两端出口上均设置有法兰(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的外圈设置有增压室(4),增压室(4)的一端设置有增压口(3),增压室(4)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料门(7),增压室(4)与阀体(1)的内部通过数个喷射口(101)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料门(7)通过螺栓固定在增压室(4)上,排料门(7)和增压室(4)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的一端为物料入口,所述的阀体(1)的另一端为物料出口,物料入口到物料出口的方向为物料输送方向,物料输送方向与任意一个喷射口(10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压阀,其特征在于:数个所述的喷射口(101)与阀体(1)内壁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笛梁双鹏吴国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霏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