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轨车辆止轮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87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轨车辆止轮器,包括鞋尖、鞋底、鞋尾和止轮体,所述鞋尖、鞋底和鞋尾自左至右设置,所述止轮体设置于鞋底的上表面;所述止轮体包括倾斜制动板和弧面制动板,所述倾斜制动板和弧面制动板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弧面制动板和鞋底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弧面制动板并自适应不同轮径的机车车轮。本实用习性结构简单,适应不同轮径的机车车轮,弧面制动板下方的支撑组件能够支撑弧面制动板适应不同轮径的车轮,车轮下压弧面制动板,在弹簧复位气缸和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向上产生对弧面制动板的支撑力,从而使不同轮径的车轮制动,避免机车溜车,大大提高了使用方便性、适用性和停车作业效率。

A wheel stop for urban rail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轨车辆止轮器
本技术涉及铁路设备
,特别是一种城轨车辆止轮器。
技术介绍
止轮器俗称铁鞋,主要作用是防止机车在停放的过程中发生溜车事故,当机车进行检修作业时,机车前、后车轮下面放置止轮器,阻止机车在外力或线路坡度造成机车车辆溜车,以避免造成安全事故。止轮器通常在钢轨轨道上设置,向前滚动的车轮压上止轮器后便沿着钢轨滑行,轮轨之间由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以此阻止车轮前进从而起到制动的作用。由于现在机车多种多样化,不同型号的机车轮径尺寸不同,在止轮器制动的过程中必须满足轮径和止轮器踏面弧度保证紧密贴合,所以多种型号尺寸的轮径需要不同规格的止轮器,如若同一条线路存在多种轮径的机车,这样就会对工作人员产生使用不便和止轮器适应性差的问题,并且造成停车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城轨车辆止轮器,以解决现有止轮器的存在使用不便、适用性和停车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城轨车辆止轮器,包括鞋尖、鞋底、鞋尾和止轮体,所述鞋尖、鞋底和鞋尾自左至右设置,所述止轮体设置于鞋底的上表面。所述止轮体包括倾斜制动板和弧面制动板,所述倾斜制动板和弧面制动板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弧面制动板和鞋底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弧面制动板并自适应不同轮径的机车车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和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所述弧面制动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横向凹槽和第二横向凹槽,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位于第一横向凹槽的下方,所述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位于第二横向凹槽的下方;所述第一横向凹槽和第二横向凹槽内均安装有若干个铰支座,每一个所述铰支座上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与铰支座铰接并实现固定板与铰支座的安装。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和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均包括若干个弹簧复位气缸,每一个所述弹簧复位气缸的底部均通过气缸固定座固定于鞋底的上表面,弹簧复位气缸的伸缩杆顶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弹簧复位气缸本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弹簧复位气缸的伸缩杆上;每一个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板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和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中的弹簧复位气缸的个数相同。所述铰支座和弹簧复位气缸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中弹簧复位气缸的行程大于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中弹簧复位气缸的行程。所述弹簧为高强度拉伸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习性结构简单,适应不同轮径的机车车轮,弧面制动板下方的支撑组件能够支撑弧面制动板适应不同轮径的车轮,车轮下压弧面制动板,在弹簧复位气缸和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向上产生对弧面制动板的支撑力,从而使不同轮径的车轮制动,避免机车溜车,大大提高了使用方便性、适用性和停车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鞋尖,2-鞋底,3-鞋尾,4-止轮体,5-倾斜制动板,6-弧面制动板,7-第一横向凹槽,8-第二横向凹槽,9-铰支座,10-固定板,11-套筒,12-铰接轴,13-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14-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15-弹簧复位气缸,16-气缸固定座,17-限位板,18-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2所示,一种城轨车辆止轮器由鞋尖1、鞋底2、鞋尾3、止轮体4、倾斜制动板5、弧面制动板6、第一横向凹槽7、第二横向凹槽8、铰支座9、固定板10、套筒11、铰接轴12、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13、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14、弹簧复位气缸15、气缸固定座16、限位板17和弹簧18组成。一种城轨车辆止轮器的连接方式如下:一种城轨车辆止轮器,包括鞋尖1、鞋底2、鞋尾3和止轮体4,所述鞋尖1、鞋底2和鞋尾3自左至右设置,所述止轮体4设置于鞋底2的上表面。所述止轮体4包括倾斜制动板5和弧面制动板6,所述倾斜制动板5和弧面制动板6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弧面制动板6和鞋底2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弧面制动板6并自适应不同轮径的机车车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13和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14,所述弧面制动板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横向凹槽7和第二横向凹槽8,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位于第一横向凹槽7的下方,所述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14位于第二横向凹槽8的下方;所述第一横向凹槽7和第二横向凹槽8内均安装有若干个铰支座9,每一个所述铰支座9上安装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内设置有铰接轴12,所述铰接轴12与铰支座9铰接并实现固定板10与铰支座9的安装。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13和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14均包括若干个弹簧复位气缸15,每一个所述弹簧复位气缸15的底部均通过气缸固定座16固定于鞋底2的上表面,弹簧复位气缸15的伸缩杆顶部设置有限位板17,所述限位板17和弹簧复位气缸15本体之间设置有弹簧18,所述弹簧18套装在所述弹簧复位气缸15的伸缩杆上;每一个所述限位板17与所述固定板10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13和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14中的弹簧复位气缸15的个数相同。所述铰支座9和弹簧复位气缸15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14中弹簧复位气缸15的行程大于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13中弹簧复位气缸15的行程。所述弹簧18为高强度拉伸弹簧。一种城轨车辆止轮器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中的鞋尖1为斜面,方便机车车轮塌上止轮器,鞋尾3为翘起结构,能够顺利通过钢轨接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弹簧复位气缸15为微小型气缸,弹簧18为高强度拉伸弹簧,拉伸弹簧和弹簧复位气缸15为弧面制动板提供支撑。当车轮压上止轮器,车轮先压上倾斜制动板5,车轮的外侧再压上弧面制动板6,此时弧面制动板6在车轮的压力下向下挤压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中的弹簧复位气缸的伸缩杆被下压,拉伸弹簧被压缩,车轮外侧与弧面制动板6贴合,由于弹簧复位气缸下压和拉伸弹簧被压缩,产生竖直向上的反作用力,支撑弧面制动板6与车轮弧面贴合,完成车轮的制动。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13中的气缸行程小于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14中的气缸,以保证在通常状态下,弧面制动板6左侧较低,右侧较高。在车轮下压过程中,弹簧复位气缸下压和拉伸弹簧压缩,弧面制动板6的右侧高度下降,弧面制动板6的左侧抵在倾斜制动板5的侧边,阻止弧面制动板6翻转,在拉伸弹簧和弹簧复位气缸组的反作用下,支撑弧面制动板6,同样阻止弧面制动板6翻转。小轮径的车轮在倾斜制动板5的制动下即可对车轮进行制动,大轮径的车轮压上弧面主动板6,在弹簧复位气缸和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即可完成对车轮的制动。本技术结构简单,适应不同轮径的机车车轮,弧面制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轨车辆止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尖(1)、鞋底(2)、鞋尾(3)和止轮体(4),所述鞋尖(1)、鞋底(2)和鞋尾(3)自左至右设置,所述止轮体(4)设置于鞋底(2)的上表面;/n所述止轮体(4)包括倾斜制动板(5)和弧面制动板(6),所述倾斜制动板(5)和弧面制动板(6)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弧面制动板(6)和鞋底(2)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弧面制动板(6)并自适应不同轮径的机车车轮;/n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13)和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14),所述弧面制动板(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横向凹槽(7)和第二横向凹槽(8),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位于第一横向凹槽(7)的下方,所述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14)位于第二横向凹槽(8)的下方;所述第一横向凹槽(7)和第二横向凹槽(8)内均安装有若干个铰支座(9),每一个所述铰支座(9)上安装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内设置有铰接轴(12),所述铰接轴(12)与铰支座(9)铰接并实现固定板(10)与铰支座(9)的安装;/n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13)和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14)均包括若干个弹簧复位气缸(15),每一个所述弹簧复位气缸(15)的底部均通过气缸固定座(16)固定于鞋底(2)的上表面,弹簧复位气缸(15)的伸缩杆顶部设置有限位板(17),所述限位板(17)和弹簧复位气缸(15)本体之间设置有弹簧(18),所述弹簧(18)套装在所述弹簧复位气缸(15)的伸缩杆上;每一个所述限位板(17)与所述固定板(10)焊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轨车辆止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尖(1)、鞋底(2)、鞋尾(3)和止轮体(4),所述鞋尖(1)、鞋底(2)和鞋尾(3)自左至右设置,所述止轮体(4)设置于鞋底(2)的上表面;
所述止轮体(4)包括倾斜制动板(5)和弧面制动板(6),所述倾斜制动板(5)和弧面制动板(6)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弧面制动板(6)和鞋底(2)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弧面制动板(6)并自适应不同轮径的机车车轮;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13)和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14),所述弧面制动板(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横向凹槽(7)和第二横向凹槽(8),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位于第一横向凹槽(7)的下方,所述第二弹簧复位气缸组(14)位于第二横向凹槽(8)的下方;所述第一横向凹槽(7)和第二横向凹槽(8)内均安装有若干个铰支座(9),每一个所述铰支座(9)上安装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内设置有铰接轴(12),所述铰接轴(12)与铰支座(9)铰接并实现固定板(10)与铰支座(9)的安装;
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气缸组(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勇李敏赵俊霞李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复星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