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3D打印防撞载物台及打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73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3D打印防撞载物台及打印设备,所述载物台包括载物台主体,所述载物台主体的下端连接有载物台底板,所述载物台底板的下端连接有成型基板,所述载物台底板与成型基板之间设有缓冲件;所述载物台主体上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载物台底板上对应位移传感器的位置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PLC控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成型基板撞击树脂液槽时,树脂液槽的槽底会给到成型基板一个反向向上的力,成型基板挤压缓冲件,达到缓冲的效果,同时位移传感器对成型基板的位移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回馈给PLC,控制载物台停止下降,从而保证树脂液槽不会损坏,减少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3D打印防撞载物台及打印设备
本技术涉及3D打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3D打印防撞载物台及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作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打印工具,具有快速打印立体模型的效果,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在采用DLP技术的3D打印设备中,其液槽底部为一块玻璃底板和离型膜,在液槽的下端安装有DLP光机对液槽中的光敏树脂进行照射,被照射的光敏树脂即发生交联凝固,载物台在Z轴模组的联动下进出液槽,模型与光敏树脂分离,如此反复交联凝固的树脂层层堆叠形成三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载物台容易撞击玻璃底板,造成玻璃底板破碎,离型膜破损,导致需要更换液槽、玻璃底板以及离型膜,造成设备使用率下降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在Z轴模组的行程尽头设置光电开关,Z轴模组行进接触到光电开关,将信号反馈至PLC,PLC控制Z轴模组停止运动。该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载物台撞击玻璃底板,但仍会因为Z轴模组运行过快或光电开关失灵等问题,导致Z轴模组无法及时停止运动,仍旧存在载物台撞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3D打印防撞载物台及打印设备,当成型基板撞击树脂液槽时,树脂液槽的槽底会给到成型基板一个反向向上的力,成型基板挤压缓冲件,达到缓冲的效果,同时位移传感器对成型基板的位移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回馈给PLC,控制载物台停止下降,从而保证树脂液槽不会损坏,减少经济损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新型3D打印防撞载物台,所述载物台包括载物台主体,所述载物台主体的下端连接有载物台底板,所述载物台底板的下端连接有成型基板,所述载物台底板与成型基板之间设有缓冲件;所述载物台主体上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载物台底板上对应位移传感器的位置设有通孔。可选的,所述缓冲件包括螺栓和减震弹簧,所述螺栓连接载物台底板和成型基板,所述减震弹簧套设于螺栓上,减震弹簧位于载物台底板和成型基板之间,当成型基板受到树脂液槽槽底的反向向上的作用力时,成型基板向上挤压减震弹簧,减震弹簧收缩,成型基板向上移位,同时位移传感器获取成型基板的位置信息。可选的,所述成型基板为四边形板,所述缓冲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缓冲件分别位于成型基板的四个端部,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和平衡作用,同时无需设置多个缓冲件,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可选的,所述载物台还包括与载物台主体连接的连接悬臂,连接悬臂用于将载物台主体与打印设备的Z轴模组连接,使得载物台在Z轴模组的联动下进行升降运动。可选的,所述载物台主体与连接悬臂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载物台主体与连接悬臂之间的安装与拆卸。可选的,所述载物台主体与连接悬臂之间通过旋钮连接,所述载物台主体和连接悬臂上均设有用于旋钮旋进的连接孔,通过旋钮连接能够很好的保证载物台主体与连接悬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保证整个装置的一致性。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打印设备,包括所述的新型3D打印防撞载物台,有效保证树脂液槽不会损坏,减少经济损失。可选的,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Z轴模组、树脂液槽和DLP光机;所述连接悬臂连接并垂直于Z轴模组,所述树脂液槽位于载物台的下端,所述DLP光机位于树脂液槽的下端;当成型基板撞击树脂液槽的槽底时,树脂液槽的槽底会给到成型基板一个反向向上的力,成型基板挤压缓冲件,达到缓冲的效果,同时位移传感器对成型基板的位移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回馈给PLC,PLC控制Z轴模组停止运动,进而联动载物台停止下降,从而保证树脂液槽不会损坏,减少经济损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成型基板撞击树脂液槽时,树脂液槽的槽底会给到成型基板一个反向向上的力,成型基板挤压缓冲件,达到缓冲的效果,同时位移传感器对成型基板的位移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回馈给PLC,控制载物台停止下降,从而保证树脂液槽不会损坏,减少经济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防撞载物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打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载物台;11为载物台主体;12为载物台底板;13为成型基板;14为缓冲件;15为位移传感器;16为连接悬臂;17为旋钮;2为Z轴模组;3为树脂液槽;4为DLP光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例如,一种新型3D打印防撞载物台,所述载物台包括载物台主体,所述载物台主体的下端连接有载物台底板,所述载物台底板的下端连接有成型基板,所述载物台底板与成型基板之间设有缓冲件;所述载物台主体上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载物台底板上对应位移传感器的位置设有通孔。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3D打印防撞载物台,当成型基板撞击树脂液槽时,树脂液槽的槽底会给到成型基板一个反向向上的力,成型基板挤压缓冲件,达到缓冲的效果,同时位移传感器对成型基板的位移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回馈给PLC,控制载物台停止下降,从而保证树脂液槽不会损坏,减少经济损失。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新型3D打印防撞载物台,所述载物台包括载物台主体,所述载物台主体的下端连接有载物台底板,所述载物台底板的下端连接有成型基板,所述载物台底板与成型基板之间设有缓冲件;所述载物台主体上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载物台底板上对应位移传感器的位置设有通孔。具体的,该载物台应用于采用DLP技术的3D打印设备中,基于PLC控制,载物台在外力的作用下,进出树脂液槽,模型与树脂液槽分离,如此反复交联凝固的树脂层层堆叠形成三维模型,在成型基板向下撞击树脂液槽底部时,由于树脂液槽给了成型基板一个反向的力使得成型基板向上挤压缓冲件,达到缓冲的效果。当成型基板向上挤压缓冲件时,成型基板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位移传感器对成型基板的位移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回馈给PLC,若距离低于预设值,则强制停止载物台的下降运动,保证打印安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包括螺栓和减震弹簧,所述螺栓连接载物台底板和成型基板,所述减震弹簧套设于螺栓上,减震弹簧位于载物台底板和成型基板之间,当成型基板受到树脂液槽槽底的反向向上的作用力时,成型基板向上挤压减震弹簧,减震弹簧收缩,成型基板向上移位,同时位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3D打印防撞载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1)包括载物台主体(11),所述载物台主体(11)的下端连接有载物台底板(12),所述载物台底板(12)的下端连接有成型基板(13),所述载物台底板(12)与成型基板(13)之间设有缓冲件(14);/n所述载物台主体(11)上设有位移传感器(15),所述载物台底板(12)上对应位移传感器(15)的位置设有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3D打印防撞载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1)包括载物台主体(11),所述载物台主体(11)的下端连接有载物台底板(12),所述载物台底板(12)的下端连接有成型基板(13),所述载物台底板(12)与成型基板(13)之间设有缓冲件(14);
所述载物台主体(11)上设有位移传感器(15),所述载物台底板(12)上对应位移传感器(15)的位置设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3D打印防撞载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14)包括螺栓和减震弹簧,所述螺栓连接载物台底板(12)和成型基板(13),所述减震弹簧套设于螺栓上,减震弹簧位于载物台底板(12)和成型基板(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3D打印防撞载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基板(13)为四边形板,所述缓冲件(1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缓冲件(14)分别位于成型基板(13)的四个端部。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江保周利锋李喜露李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韵达增材制造研究院深圳市呈仪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协同创新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