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深海电缆接头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709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深海电缆接头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顶板、第一上模板、第一下模板、第一底板、第一上模块、第一下模块、第一下模腔和第一上模腔,所述第一顶板与第一底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顶板与第一底板对应面分别安装固定有第一上模板和第一下模板,且第一上模板和第一下模板的对应面配合安装有第一上模块和第一下模块,所述第一下模块表面开设有第一下模腔,此深海电缆接头注塑模具分别通过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对电缆接头的扣壳和卡壳独立注塑,提高注塑件的整体质量,增加贴合密风效果,而且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使用稳定,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深海电缆接头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新型的深海电缆接头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深海电缆接头是较为重要的接线装置,其气密性是决定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现在的深海电缆接头是采用注塑模具注塑成型,但是现在的注塑模具使用稳定性较差,精密度不高,影响产品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深海电缆接头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深海电缆接头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深海电缆接头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顶板、第一上模板、第一下模板、第一底板、第一上模块、第一下模块、第一下模腔和第一上模腔,所述第一顶板与第一底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顶板与第一底板对应面分别安装固定有第一上模板和第一下模板,且第一上模板和第一下模板的对应面配合安装有第一上模块和第一下模块,所述第一下模块表面开设有第一下模腔,所述第一上模块表面开设有与第一下模腔配合的第一上模腔;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二顶板、第二上模板、第二下模板、第二底板、第二上模块、第二下模块、侧模块、斜柱、斜孔、第二下模腔和第二上模腔,所述第二顶板与第二底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顶板与第二底板的对应面分别安装有第二上模板和第二下模板,所述第二上模板和第二下模板对应面分别安装有第二上模块和第二下模块,且第二上模块和第二下模块表面对应开设有配合的第二上模腔和第二下模腔,所述第二下模板表面位于第二下模腔两侧对称滑动安装有侧模块,且侧模块表面开设有斜孔,所述第二上模板底面对称固定有斜柱,且斜柱与斜孔滑动插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下模板和第二下模板的顶面均对称固定有导柱,所述第一上模板与第二上模板底面均对称固定有导筒,且导柱与导筒滑动插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下模块与第二下模块表面均对称固定有配合块,所述第一上模块与第二上模块表面均对称开设有配合槽,且配合块与配合槽贴合卡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表面均安装有脱模结构,且脱模结构包括基板、滑柱、复位弹簧和顶针,且基板表面对称固定有四个滑柱,所述滑柱分别与第一下模板和第二下模板滑动插接,所述滑柱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基板表面固定有顶针,且顶针分别配合滑动插入第一下模腔和第二下模腔内。优选的,所述顶针结构分布分别与工件的结构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模块、第一下模块、第二上模块和第二下模块均采用复合钢材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第一顶板和第一上模板带动第一上模块相对第一下模块升降移动,实现第一下模腔与第一上模腔的便捷开合,第一下模腔与第一上模腔可形成密闭的注塑空间,实现高精度的塑件成型质量,用于电缆接头的扣壳的注塑;通过第二上模板与第二下模板的相对升降移动,使第二上模块与第二下模块可稳定开合,当第二上模板升降时,通过斜柱与斜孔的滑动插接,使侧模块滑动移动,使铸件在侧模块、第二下模腔和第二上模腔内密封注塑与排料,用于电缆接头的卡壳的注塑,此深海电缆接头注塑模具分别通过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对电缆接头的扣壳和卡壳独立注塑,提高注塑件的整体质量,增加贴合密风效果,而且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使用稳定,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上模块和第一下模块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脱模结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上模腔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模具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上模块和第二下模块配合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下模腔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上模腔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模具;2、第二模具;3、第一顶板;4、第一上模板;5、第一下模板;6、第一底板;7、脱模结构;8、导柱;9、导筒;10、第一上模块;11、第一下模块;12、第一下模腔;13、基板;14、滑柱;15、复位弹簧;16、顶针;17、配合块;18、配合槽;19、第一上模腔;20、第二顶板;21、第二上模板;22、第二下模板;23、第二底板;24、第二上模块;25、第二下模块;26、侧模块;27、斜柱;28、斜孔;29、第二下模腔;30、第二上模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深海电缆接头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第一模具1包括第一顶板3、第一上模板4、第一下模板5、第一底板6、第一上模块10、第一下模块11、第一下模腔12和第一上模腔19,第一顶板3与第一底板6平行设置,第一顶板3与第一底板6对应面分别安装固定有第一上模板4和第一下模板5,且第一上模板4和第一下模板5的对应面配合安装有第一上模块10和第一下模块11,第一下模块11表面开设有第一下模腔12,第一上模块10表面开设有与第一下模腔12配合的第一上模腔19;通过驱动第一顶板3和第一上模板4带动第一上模块10相对第一下模块11升降移动,实现第一下模腔12与第一上模腔19的便捷开合,第一下模腔12与第一上模腔19可形成密闭的注塑空间,实现高精度的塑件成型质量,用于电缆接头的扣壳的注塑。请参阅图5-8,第二模具2包括第二顶板20、第二上模板21、第二下模板22、第二底板23、第二上模块24、第二下模块25、侧模块26、斜柱27、斜孔28、第二下模腔29和第二上模腔30,第二顶板20与第二底板23平行设置,第二顶板20与第二底板23的对应面分别安装有第二上模板21和第二下模板22,第二上模板21和第二下模板22对应面分别安装有第二上模块24和第二下模块25,且第二上模块24和第二下模块25表面对应开设有配合的第二上模腔30和第二下模腔29,第二下模板22表面位于第二下模腔29两侧对称滑动安装有侧模块26,且侧模块26表面开设有斜孔28,第二上模板21底面对称固定有斜柱27,且斜柱27与斜孔28滑动插接。通过第二上模板21与第二下模板22的相对升降移动,使第二上模块24与第二下模块25可稳定开合,当第二上模板21升降时,通过斜柱27与斜孔28的滑动插接,使侧模块26滑动移动,使铸件在侧模块26、第二下模腔29和第二上模腔30内密封注塑与排料,用于电缆接头的卡壳的注塑。第一下模板5和第二下模板22的顶面均对称固定有导柱8,第一上模板4与第二上模板21底面均对称固定有导筒9,且导柱8与导筒9滑动插接,通过导柱8和导筒9的滑动插接,使第一上模板4和第一下模板5、第二上模板21和第二下模板22稳定配合。第一下模块11与第二下模块25表面均对称固定有配合块17,第一上模块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深海电缆接头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1)包括第一顶板(3)、第一上模板(4)、第一下模板(5)、第一底板(6)、第一上模块(10)、第一下模块(11)、第一下模腔(12)和第一上模腔(19),所述第一顶板(3)与第一底板(6)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顶板(3)与第一底板(6)对应面分别安装固定有第一上模板(4)和第一下模板(5),且第一上模板(4)和第一下模板(5)的对应面配合安装有第一上模块(10)和第一下模块(11),所述第一下模块(11)表面开设有第一下模腔(12),所述第一上模块(10)表面开设有与第一下模腔(12)配合的第一上模腔(19);/n所述第二模具(2)包括第二顶板(20)、第二上模板(21)、第二下模板(22)、第二底板(23)、第二上模块(24)、第二下模块(25)、侧模块(26)、斜柱(27)、斜孔(28)、第二下模腔(29)和第二上模腔(30),所述第二顶板(20)与第二底板(23)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顶板(20)与第二底板(23)的对应面分别安装有第二上模板(21)和第二下模板(22),所述第二上模板(21)和第二下模板(22)对应面分别安装有第二上模块(24)和第二下模块(25),且第二上模块(24)和第二下模块(25)表面对应开设有配合的第二上模腔(30)和第二下模腔(29),所述第二下模板(22)表面位于第二下模腔(29)两侧对称滑动安装有侧模块(26),且侧模块(26)表面开设有斜孔(28),所述第二上模板(21)底面对称固定有斜柱(27),且斜柱(27)与斜孔(28)滑动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深海电缆接头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1)包括第一顶板(3)、第一上模板(4)、第一下模板(5)、第一底板(6)、第一上模块(10)、第一下模块(11)、第一下模腔(12)和第一上模腔(19),所述第一顶板(3)与第一底板(6)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顶板(3)与第一底板(6)对应面分别安装固定有第一上模板(4)和第一下模板(5),且第一上模板(4)和第一下模板(5)的对应面配合安装有第一上模块(10)和第一下模块(11),所述第一下模块(11)表面开设有第一下模腔(12),所述第一上模块(10)表面开设有与第一下模腔(12)配合的第一上模腔(19);
所述第二模具(2)包括第二顶板(20)、第二上模板(21)、第二下模板(22)、第二底板(23)、第二上模块(24)、第二下模块(25)、侧模块(26)、斜柱(27)、斜孔(28)、第二下模腔(29)和第二上模腔(30),所述第二顶板(20)与第二底板(23)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顶板(20)与第二底板(23)的对应面分别安装有第二上模板(21)和第二下模板(22),所述第二上模板(21)和第二下模板(22)对应面分别安装有第二上模块(24)和第二下模块(25),且第二上模块(24)和第二下模块(25)表面对应开设有配合的第二上模腔(30)和第二下模腔(29),所述第二下模板(22)表面位于第二下模腔(29)两侧对称滑动安装有侧模块(26),且侧模块(26)表面开设有斜孔(28),所述第二上模板(21)底面对称固定有斜柱(27),且斜柱(27)与斜孔(28)滑动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格力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