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65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机,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主钻杆,所述主钻杆的底端设置有主钻头,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面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安装板的底面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左钻孔装置与右钻孔装置,所述左钻孔装置包括传动杆、第一滑块、子钻杆、子钻头、第一锁紧组件,所述右钻孔装置与所述左钻孔装置以所述主钻杆为中心呈左右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高效钻圆孔,并且更加省力,所钻的圆孔质量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机。
技术介绍
钻孔机是指利用比目标物更坚硬、更锐利的工具通过旋转切削或旋转挤压的方式,在目标物上留下圆柱形孔或洞的机械和设备统称,也有称为钻机、打孔机、打眼机、通孔机等,在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木板等进行钻圆孔,现有钻孔方式是依靠人工拿着钻孔机进行钻孔,当钻孔较大时,需要在物体表面画圆,并沿着路径钻孔,但在钻圆孔的时候容易发生偏转,而且根据钻孔的大小需要更换钻头,钻孔效率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钻机,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主钻杆,所述主钻杆的底端设置有主钻头,所述主钻杆的中心线与所述安装板的旋转轴线相互重合,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面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沿前后方向来回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00),所述外壳体(100)内设置有电机(200),所述电机(200)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300),所述传动轴(300)连接有安装板(500),所述安装板(500)上固定设置有主钻杆(410),所述主钻杆(410)的底端设置有主钻头(420),所述主钻杆(410)的中心线与所述安装板(500)的旋转轴线相互重合,所述安装板(50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600),所述固定板(600)的底面设置有第二滑槽(620),所述第二滑槽(620)内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610),所述第二滑块(610)在所述第二滑槽(620)内沿前后方向来回运动,所述第二滑块(6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00),所述外壳体(100)内设置有电机(200),所述电机(200)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300),所述传动轴(300)连接有安装板(500),所述安装板(500)上固定设置有主钻杆(410),所述主钻杆(410)的底端设置有主钻头(420),所述主钻杆(410)的中心线与所述安装板(500)的旋转轴线相互重合,所述安装板(50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600),所述固定板(600)的底面设置有第二滑槽(620),所述第二滑槽(620)内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610),所述第二滑块(610)在所述第二滑槽(620)内沿前后方向来回运动,所述第二滑块(610)的运动轨迹延长线与所述主钻杆(410)的中心线相交,所述安装板(500)的底面设置有第一滑槽(510),所述安装板(500)上设置有左钻孔装置与右钻孔装置,所述左钻孔装置包括传动杆(710)、第一滑块(720)、子钻杆(730)、子钻头(740)、第一锁紧组件,所述第一滑块(720)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510)内,所述第一滑块(720)在所述第一滑槽(510)内沿左右方向来回运动,所述传动杆(710)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720)上,所述传动杆(7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610)上,所述子钻杆(730)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720)上,所述子钻杆(730)的中心线、第一转轴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旋转轴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子钻头(740)固定设置于所述子钻杆(730)的底端,所述主钻头(420)的底端所在水平面位于所述子钻头(740)的底端所在水平面的下方,所述第一锁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720)与所述安装板(500)之间,所述右钻孔装置与所述左钻孔装置以所述主钻杆(410)为中心呈左右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