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60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包括机械运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运动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下方设置有运行驱动轮,所述箱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跨越障碍的越障机构和用于采集图像信息的视觉检测器,箱体内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设置有用于障碍类型识别的障碍识别系统、用于跨越障碍的越障控制系统、自身定位系统、图像识别系统和用于机器人传感器信息处理和校正的多传感器融合系统。该机器人具有高精度自身定位、并可以平稳跨越运行过程中各种障碍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控制机器人
,更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应用于室外或室内运输、并可自主越障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算力、机器学习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提升,自主移动机器人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但是因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差异,以及外界和室内环境随光线的变化,对机器人的自主行走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现在常用的机器人运动方式有:电磁感应式,通过在机器人运行路径上铺设磁带,让机器人沿固定路径运动;二维码辅助定位式,在机器人动作的路径上,粘贴上二维码,当机器人通过视觉检测器检测到二维码信息时,则进行相应的动作,但此两种控制方式,使机器人对运动的路径和自由度有限很大,利用激光雷达引导机器人的自动运行可避免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单一,但室外环境很受限,目前在室内应用较多,对机器人的自身硬件要求较高,需要机器人对周围环境进行构图实现导航,当遇到障碍物或电机运行出现偏差时,常造成机器人定位出现误差,并且在自移动机器人行走作业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各种障碍物,因此,如何安全跨越障碍物、保证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和行走顺畅,是提高自移动机器人工作效率的关键问题所在。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自身高精度定位、并可以平稳跨越运行过程中各种障碍的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可实现自身定位、并可以平稳跨越运行过程中各种障碍的机器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包括机械运动系统,所述机械运动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下方设置有运行驱动轮,所述箱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跨越障碍的越障机构和用于采集图像信息的视觉检测器,所述箱体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跨越障碍的越障机构,箱体内部设置有控制箱。其中,所述箱体前端下方设置有用于检测机器人距离地面距离的红外测距仪和超声波测距仪。其中,所述红外测距仪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铰接与箱体前端下方。其中,所述越障机构通过齿轮连接与箱体,所述越障机构包括越障连杆,所述越障连杆的一端设置有越障驱动轮,所述越障驱动轮的一侧设置有越障驱动电机,所述越障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齿轮一,所述驱动齿轮通过铰接与箱体的驱动齿轮二与驱动齿轮三相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三的一侧设置有越障旋转电机,所述越障驱动电机固定于箱体。其中,所述越障机构的越障驱动电机通过越障电机支架固接于越障连杆。其中,所述越障机构的驱动齿轮一上还设置有挡轮,所述挡轮于铰接与箱体的挡齿相连接,所述挡齿上设置有电磁伸缩杆,所述电磁伸缩杆的一端铰接于挡齿,所述电磁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于箱体。其中,所述越障机构的挡齿通过挡齿转轴铰接与箱体。其中,所述箱体还设置有用于存放运输物品的储物区。其中,所述箱体的四周设置有红外测距仪和超声波测距仪。其中,所述控制箱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机器人姿态的速度校正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其中,所述视觉检测器的数量设置为2个,设置于箱体前端上方。其中,所述控制箱内还设置有用于室外定位的差分GPS传感器。其中,所述控制箱内部设置有用于障碍类型识别的障碍识别系统、用于跨越障碍的越障控制系统、自身定位系统、图像识别系统和用于机器人传感器信息处理和校正的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其中,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的越障控制方法,如下:S1: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开始运动,红外测距仪、超声波测距仪、视觉检测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在多传感器融合系统的作用下开始工作;S2:机器人运行过程中,根据编码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判定机器人是否发生打滑;S3:如机器人发生打滑,则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系统进行传感器信息的校正,如没有发生打滑,则通过差分GPS传感器和图像识别系统来根据机器人当前所处的环境标定机器人位置,用于机器人运动过程的构图;S4:图像识别系统检测到障碍物时,通过障碍识别系统来判定障碍物的类型;S5:根据越障控制系统来控制运行驱动轮、越障旋转电机、越障驱动电机和电磁伸缩杆协调动作来跨越障碍。其中,所述越障控制系统控制该机器人越障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5-1:越障控制系统控制运行驱动轮,使机器人和障碍物保持一定距离,该距离可通过视觉检测器、超声波测距仪和红外测距仪来判定;S5-2:越障控制系统通过越障旋转电机使越障机构缓缓运动到障碍物上方;S5-3:越障旋转电机继续运动,使机器人前端升起,多传感器融合系统通过陀螺仪来控制机器人的平稳状态;S5-4:机器人前端上升到障碍物以上位置时,则通过越障驱动轮和运行驱动轮联合动作,使机器人向前运动;S5-5:机器人前端运行至障碍物正上方时,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控制电磁伸缩杆,使挡齿脱离挡轮,越障旋转电机反向运动,使机器人前端运行驱动轮落至障碍物上;S5-6:箱体后端的越障旋转电机开始运动,使机器人后端升起,多传感器融合系统通过陀螺仪来控制机器人的平稳状态;S5-7:机器人后端上升到障碍物以上位置时,则通过越障驱动轮和运行驱动轮联合动作,使机器人向前运动,直至机器人后端运行驱动轮落至障碍物上;S5-8:越障机构收起,完成机器人的整体越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1、该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四周设置有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防机器人和其他物体发生碰撞;2、该机器人的驱动轮安装有编码器,机器人控制箱内安装有加速度计,可以通过编码器、加速度计和电机编码器的比较,检测出机器人是否发生打滑;3、该机器人控制箱内设置有陀螺仪,陀螺仪可以准确检测出机器人运动时的姿态变化;4、该机器人设置有双视觉检测器,可以有效检测障碍物的高度,和与障碍物的距离;5、该机器人的越障机构采用齿轮传动,可以实现越障机构运动角度的精确控制;6、该机器人的越障机构设置有挡轮和挡齿,可以防止越障机构在大力矩的情况下,越障机构向回运动,造成电机损坏和越障机构位置偏动;7、因室内外环境会有变化的差异,双视觉检测器信息在同一位置会发生波动,造成误差,该机器人设置有红外测距仪、和超声波测距仪,用于对视觉检测器误差的修正,保证在室外的稳定运行;8、该机器人设置有差分GPS传感器,通过自身的编码器、加速度计可实现机器人自身的准确定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的越障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的越障机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的系统组成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储物区;2、箱体;3、红外测距仪;31、发光二极管;32、光敏三极管;4、超声波测距仪;5、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包括机械运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运动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下方设置有运行驱动轮,所述箱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跨越障碍的越障机构和用于采集图像信息的视觉检测器,所述箱体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跨越障碍的越障机构,箱体内部设置有控制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包括机械运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运动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下方设置有运行驱动轮,所述箱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跨越障碍的越障机构和用于采集图像信息的视觉检测器,所述箱体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跨越障碍的越障机构,箱体内部设置有控制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前端下方设置有用于检测机器人距离地面距离的红外测距仪和超声波测距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距仪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铰接与箱体前端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越障机构通过齿轮连接与箱体,所述越障机构包括越障连杆,所述越障连杆的一端设置有越障驱动轮,所述越障驱动轮的一侧设置有越障驱动电机,所述越障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齿轮一,所述驱动齿轮通过铰接与箱体的驱动齿轮二与驱动齿轮三相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三的一侧设置有越障旋转电机,所述越障驱动电机固定于箱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用越障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越障机构的越障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兰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振兴海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