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装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57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B装夹装置,属于PCB加工装置领域,PCB装夹装置包括外框、右装夹结构、左装夹结构;右装夹结构上设置有弹簧机构,并且采用丝杆驱动推杆后压缩弹簧,弹簧进一步给予夹头压紧力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PCB装夹装置,通过在原有的装夹装置的基础上,设置有弹簧结构,将弹簧的弹力作为装夹力,从而可以直观的从弹簧的压缩量得知装夹力的大小,并且可以通过手柄手动转动右转轴,调节弹簧的压缩量,从而可以调节控制装夹装置的装夹力度,防止出现装夹力度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并且可以装夹尺寸大小不同的PCB,降低PCB装夹工作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装夹装置
本技术涉及PCB加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随着电子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大量体积小、精度高、密度大的PCB。而PCB的装夹装置主要用于生产线上组装时线路板的夹持,但是现有的装夹装置采用的纯粹的机械固定结构,无任何弹性防护结构,在装夹过程中容易出现装夹力度过小而未能夹紧PCB,或者装夹力度过大而破坏被装夹的PCB,无法快捷简便的控制好装夹的力度,从而使得PCB的装夹工作难度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PCB装夹装置无法快速准确的控制好装夹的力度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出一种PCB装夹装置,使得在装夹PCB时可以使用快捷简便的方式控制好装夹装置的夹紧力度,从而即可固定好PCB,又可以防止因装夹力度过大而破坏PCB结构,从而降低PCB装夹工作的难度。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PCB装夹装置,包括外框、右装夹结构、左装夹结构;所述外框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横梁以及与所述横梁垂直连接的两根竖梁;所述右装夹结构设置于所述外框的右端,所述右装夹结构包括右夹头、右连杆、弹簧、右推杆、右转轴、右手柄、减速装置、动力装置;所述右夹头与所述竖梁平行,所述右夹头的右侧两端垂直连接有所述右连杆,所述右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垂直于所述横梁的所述右推杆内部,并且所述右连杆与所述右推杆采用滑动配合,所述右夹头与所述右推杆之间套设有所述弹簧,所述右推杆通过滑动连接设置于所述横梁上,所述右推杆的中部垂直设置有所述右转轴,所述右转轴与所述右推杆采用螺纹配合,所述右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竖梁并与所述竖梁转动配合,所述竖梁外部的所述右转轴末端上通过所述减速装置连接有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减速装置上还设置有用于手动操作所述右转轴转动的所述右手柄;所述左装夹结构设置于所述外框的左端,所述左装夹结构包括左夹头、左连杆、左推杆、左转轴、左手柄;所述左夹头平行于所述竖梁,所述左夹头左侧两端垂直连接有所述左连杆,所述左连杆的左端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左连杆的所述左推杆,所述推杆通过滑动连接设置于所述横梁上,所述横梁的中部垂直设置有所述左转轴,所述左转轴与所述左推杆采用螺纹配合,所述左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竖梁并与所述竖梁转动配合,所述竖梁外部的所述左转轴末端上设置有所述左手柄。优选地,还包括右限位块、左限位块;所述右连杆的右端端部以及所述右转轴的左端端部均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右连杆与所述右推杆位移量的所述右限位块;所述左转轴的左端端部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左推杆位移量的所述左限位块。优选地,还包括缓冲层;所述右夹头与所述左夹头的装夹面均设置有用于防止装夹力度过大而破坏PCB的所述缓冲层。优选地,还包括刻度线;所述右连杆上设置有用于记录所述弹簧被压缩量的所述刻度线。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电源开关上设置有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点动与自动两种转动方式的按钮。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PCB装夹装置,通过在原有的装夹装置的基础上,设置有弹簧结构,将弹簧的弹力作为装夹力,从而可以直观的从弹簧的压缩量得知装夹力的大小,并且可以通过手柄手动转动右转轴,调节弹簧的压缩量,从而可以调节控制装夹装置的装夹力度,防止出现装夹力度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并且可以装夹尺寸大小不同的PCB,降低PCB装夹工作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提供的PCB装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框;2、右装夹结构;3、左装夹结构;4、缓冲层;11、横梁;12、竖梁;21、右夹头;22、右连杆;23、弹簧;24、右推杆;25、右限位块;26、右转轴;27、右手柄;28、减速装置;29、动力装置;31、左夹头;32、左连杆;34、左推杆;35、左限位块;36、左转轴;37、左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PCB装夹装置,包括外框1、右装夹结构、左装夹结构3;外框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横梁11以及与横梁11垂直连接的两根竖梁12;右装夹结构设置于外框1的右端,右装夹结构包括右夹头21、右连杆22、弹簧23、右推杆24、右转轴26、右手柄27、减速装置28、动力装置29;右夹头21与竖梁12平行,右夹头21的右侧两端垂直连接有右连杆22,右连杆22的另一端穿过垂直于横梁11的右推杆24内部,并且右连杆22与右推杆24采用滑动配合,右夹头21与右推杆24之间套设有弹簧23,右推杆24通过滑动连接设置于横梁11上,右推杆24的中部垂直设置有右转轴26,右转轴26的左半段为丝杆,右推杆24上设置有和右转轴26丝杆相配合的内螺纹,右转轴2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竖梁12上,竖梁12外部的右转轴26末端上通过减速装置28连接有动力装置29,减速装置28上还设置有用于手动操作右转轴26转动的右手柄27;左装夹结构3设置于外框1的左端,左装夹结构3包括左夹头31、左连杆32、左推杆34、左转轴36、左手柄37;左夹头31平行于竖梁12,左夹头31左侧两端垂直连接有左连杆32,左连杆32的左端设置有垂直于左连杆32的左推杆34,推杆通过滑动连接设置于横梁11上,横梁11的中部垂直设置有左转轴36,左转轴36与左推杆34采用螺纹配合,左转轴36的另一端穿过竖梁12并与竖梁12转动配合,竖梁12外部的左转轴36末端上设置有左手柄37。当需要对PCB进行装夹时,可先采用动力装置29驱动右转轴26,将右夹头21快速移动到PCB的边缘,然后采用手动控制手柄使得右转轴26转动,驱动右推杆24推动弹簧23,进而弹簧23推动夹头靠近PCB的边缘,当夹头接触到PCB边缘时,则夹头停止移动,从而使得右推杆24对弹簧23进行压缩,进而在弹簧23的弹力作用下,夹头对PCB进行夹紧,并且可以从弹簧23被压缩的量可以直观判断出夹紧力的大小,从而不会出现装夹力度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当需要取下PCB时,可以控制驱动装置反转,从而使得夹头迅速离开PCB,达到取出PCB的目的。而且当需要对不同大小的PCB进行装夹时,可以根据具体PCB的尺寸大小,对左夹头31位置进行调节,通过旋动左手柄37,便可以调节两个夹头之间的距离,使得装夹装置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的PCB的装夹工作。为了避免由于人为操作失误导致装夹装置之间的连接结构发生脱离,进一步地,还包括右限位块25、左限位块35;右连杆22的右端端部以及右转轴26的左端端部均设置有用于限制右连杆22与右推杆24位移量的右限位块25;左转轴36的左端端部设置有用于限制左推杆34位移量的左限位块35。通过设置右限位块25以及左限位块35,当滑动配合结构移动到边缘时,可以由限位块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B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外框(1)、右装夹结构(2)、左装夹结构(3);/n所述外框(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横梁(11)以及与所述横梁(11)垂直连接的两根竖梁(12);/n所述右装夹结构(2)设置于所述外框(1)的右端,所述右装夹结构(2)包括右夹头(21)、右连杆(22)、弹簧(23)、右推杆(24)、右转轴(26)、右手柄(27)、减速装置(28)、动力装置(29);所述右夹头(21)与所述竖梁(12)平行,所述右夹头(21)的右侧两端垂直连接有所述右连杆(22),所述右连杆(22)的另一端穿过垂直于所述横梁(11)的所述右推杆(24)内部,并且所述右连杆(22)与所述右推杆(24)采用滑动配合,所述右夹头(21)与所述右推杆(24)之间套设有所述弹簧(23),所述右推杆(24)通过滑动连接设置于所述横梁(11)上,所述右推杆(24)的中部垂直设置有所述右转轴(26),所述右转轴(26)与所述右推杆(24)采用螺纹配合,所述右转轴(26)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竖梁(12)并与所述竖梁(12)转动配合,所述竖梁(12)外部的所述右转轴(26)末端上通过所述减速装置(28)连接有所述动力装置(29),所述减速装置(28)上还设置有用于手动操作所述右转轴(26)转动的所述右手柄(27);/n所述左装夹结构(3)设置于所述外框(1)的左端,所述左装夹结构(3)包括左夹头(31)、左连杆(32)、左推杆(34)、左转轴(36)、左手柄(37);所述左夹头(31)平行于所述竖梁(12),所述左夹头(31)左侧两端垂直连接有所述左连杆(32),所述左连杆(32)的左端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左连杆(32)的所述左推杆(34),所述推杆通过滑动连接设置于所述横梁(11)上,所述横梁(11)的中部垂直设置有所述左转轴(36),所述左转轴(36)与所述左推杆(34)采用螺纹配合,所述左转轴(36)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竖梁(12)并与所述竖梁(12)转动配合,所述竖梁(12)外部的所述左转轴(36)末端上设置有所述左手柄(3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框(1)、右装夹结构(2)、左装夹结构(3);
所述外框(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横梁(11)以及与所述横梁(11)垂直连接的两根竖梁(12);
所述右装夹结构(2)设置于所述外框(1)的右端,所述右装夹结构(2)包括右夹头(21)、右连杆(22)、弹簧(23)、右推杆(24)、右转轴(26)、右手柄(27)、减速装置(28)、动力装置(29);所述右夹头(21)与所述竖梁(12)平行,所述右夹头(21)的右侧两端垂直连接有所述右连杆(22),所述右连杆(22)的另一端穿过垂直于所述横梁(11)的所述右推杆(24)内部,并且所述右连杆(22)与所述右推杆(24)采用滑动配合,所述右夹头(21)与所述右推杆(24)之间套设有所述弹簧(23),所述右推杆(24)通过滑动连接设置于所述横梁(11)上,所述右推杆(24)的中部垂直设置有所述右转轴(26),所述右转轴(26)与所述右推杆(24)采用螺纹配合,所述右转轴(26)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竖梁(12)并与所述竖梁(12)转动配合,所述竖梁(12)外部的所述右转轴(26)末端上通过所述减速装置(28)连接有所述动力装置(29),所述减速装置(28)上还设置有用于手动操作所述右转轴(26)转动的所述右手柄(27);
所述左装夹结构(3)设置于所述外框(1)的左端,所述左装夹结构(3)包括左夹头(31)、左连杆(32)、左推杆(34)、左转轴(36)、左手柄(37);所述左夹头(31)平行于所述竖梁(12),所述左夹头(31)左侧两端垂直连接有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金田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市宏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