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新民专利>正文

一种无线电自动侦测跟踪式封频方法及多能封频机技术

技术编号:265455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电自动侦测跟踪式封频方法及多能封频机。该方法是取目标信号电压变化为控制信号经时隙控制转换电路产生探测时隙,以该时隙对目标跟踪扫描,并同步控制侦测与发射的自动转换和音频信号输出。该设备是在频率合成式收发信机1和遥控信号接收机3之间设置开关管BG↓[4]、时隙控制转换器2和音频信号发生器4构成。该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侦测与发射自动转换,且能自动捕捉、跟踪与封频。为实现各频段全面管制提供了可靠途径和设备。具有构思独特、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工作性能可靠、一机多用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长、中、短波微波等各类频段无线电信息传输进行侦测控制的方法及使用的电子设备。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加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无线电信息传输管理,无线电管理部门一般是利用现有接收机对各频段的无线电信息进行监测,当发现各类私设台站,盗用频率,非法、违规使用频率的违法违规现象及时通知对方并采取行政手段勒令其停止使用。但由于接收机只能监测,根本无法通过技术手段给予管制,从而导致所述现象仍时有发生。这样不仅造成无线电管理上的失控,而且会使国家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电自动侦测跟踪式封频方法及多能封频机它可对已知或未知频率进行自动侦测跟踪,并利用收到的目标信号控制对方与其同时发射,从而使各种违法违规使用频率不能正常工作从根本上得到强行管制,使无线电管理井然有序,又能使国家财产免受损失。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无线电自动侦测跟踪式封频方法是取接收目标信号频率与固有本振频率的差频引起的电压变化为控制输入信号,经时隙控制转换电路产生探测时隙,以该时隙对目标信号进行跟踪扫描,且同步控制侦测与发射的自动转换和音频信号的输出(即发射)。还取异频段遥控信号,经放大解调后送入开关管至频率合成式收发信机的扫描触发电路,用以实现存储信道和频段内自动侦测跟踪等状态的转换。本专利技术的多能封频机是在遥控信号接收机与频率合成式收发信机之间设置开关管BG4,以及由集成电路IC1(时基电路555)、开关管BG1-BG3、二极管D1、D2、电阻R1、R2、电容C1-C3组成的时隙控制转换器和由集成电路IC2(时基电路555)、开关管BG5、BG6、二极管D3、电阻R3-R6、电容C4-C7组成的音频信号发生器。并将频率合成式收发信机和信号检测器输出与时隙控制转换器输入串联,时隙控制转换器输出分别接入频率合成式收发信机的发射控制开关与音频信号发生器的电源控制端而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与频率合成式收发信机的发射前置输入相连接。还将遥控信号接收机输出分别接入时隙控制转换器电源控制端(即开关管BG3)及开关管BG4的基极,而开关管BG4集电极与频率合成式收发信机的扫描触发电路相连接实现的。该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了以目标信号出现引起的电位差变化为控制输入信号(即检测点),以及时隙控制转换,音频信号发生器电路的设置,使该专利技术不仅能自动实现侦测与发射的自动转换,而且能自动捕捉与跟踪目标信号以此控制继续发射或停止发射,对其频率进行封闭。并为私设台站、盗用频率等违法违规使用频率和敌方各种无线电设备实施全面管制提供了良好的可靠途径与设备。该专利技术还具有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独特,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应用,整机工作性能可靠,灵敏度及功率任意可调,体积小,重量轻,可在移动中使用、不易被目标方察觉、一机多用、经济实用、使用灵活方便等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无线电自动侦测跟踪式多能封频机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多能封频机是由频率合成式收发信机(以下简称收发信机)1、遥控信号接收机3、时隙控制转换器2和音频信号发生器4四个部分组成。其收发信机1和遥控信号接收机3是已知技术,收发信机1是由单片微机的四位微机80脚扁平封装的CPU为核心的控制电路、开关面板、健盘构成的微处理器与放大器、混频器、信号检测器、控制开关、压控振荡器、整形器、功率放大器等组成。主要完成对信号的接收与发射。遥控信号接收机3是由放大器、混频器、信号检测器等组成用以实现本机的遥测控制。该专利技术是将收发信机1的信号检测器输出端即IC-Q201的17脚与时隙控制转换器2的输入(二极管正向端)相连接,时隙控制转换器2的输出端也就是集成电路IC1即时基电路555的3脚分别与收发信机1的发射控制开关和音频信号发生器4的控制端相连接,而音频信号发生器4的输出端与收发信机1的发射信号前置输入端相连接。再将遥控信号接收机3的输出即信号检测器输出分别接入时隙控制转换器2的电源控制端(开关管BG3基极)和开关管BG4的基极,并将开关管BG4集电极与收发信机1的扫描触发电路相连接构成的。以上所述时隙控制转换器2是将时基电路555即IC1的置零复位端4脚与8脚接正电源,在正电源与地之间设由电阻R1与二极管D2并联后再与电容C1相串联的支路,且将该串联节点接入IC1输入控制和阀值端2、6脚,5脚经电容C3接地。IC1输入控制信号由二极管D1与开关管BG1基极串联,再从开关管BG1发射极引入。并在电源与地之间设置由开关管BG2的c、e结与电阻R2串联再同开关管BG3的c、e结与电容C2的并联支路相串联的回路,还将开关管BG2的基极与开关管BG3的集电极相连接,而将三端稳压器输出端接入开关管BG2的发射极与电阻R2的串联节点上组成的控制电路构成。其音频信号发生器4是在电源与地之间设置由电阻R3、R4和电容C4的串联支路,将电阻R3与R4、电阻R4与电容C4的两串联节点分别接入时基电路555即IC2的7脚和2、6脚,在电源与地之间还设置了由电阻R5与开关管BG5c、e结以及开关管BG6c、e结与电容C7并联后的串联支路,将开关管BG5发射极与BG6集电极的串联节点接入IC24脚。在开关管BG5基极设有偏置电阻R6,而开关管BG6基极由串联的二极管D3从时隙控制转换器2的输出端接入构成。该机在自动侦测过程中,当捕捉到目标信号,通过频率合成式收发信机1的高频放大器将信号接收放大,经混频器、1中频放大器混频后产生21.8MHz的第一中频信号送入2中频放大器与21.345MHz的本振频率进行二次混频,继而产生455KHz的第二中频频率即取差频,再经信号检测器限幅、鉴相、解调后在IC-Q201的17脚产生一个近5V的信号电压也就是输入控制信号送入时隙控制转换器(电路)2的输入端即开关管BG1基极,使BG1集电极与发射极导通,电容C1短路,同时给时基电路即IC1的2、6脚加上一个与其工作电压相当的正向触发电压,使IC1输入3脚由原来的高电位转为低电位,并送入收发信机1的发射控制开关导通至0电位。使多能封频机由原来的侦测时的接收状态转换为发射状态。该低电位同时被送入音频信号发生器(电路)4的开关管B6基极,将BG6截止,集成电路IC24脚呈高电位,音频信号发生器4起振工作,音频调制信号通过IC23脚进入收发信机1的发射前置输入端,经放大后由射频载出。收发压控振荡器通过Q503电子开关互锁控制。此时收发互锁开关翻转,发射压控振荡器工作,接收压控振荡器停止,致使IC-Q201的17脚的接收信号电压消失,也就是信号检测器输出信号电压为0,进而导致时隙控制转换器(电路)2中开关管BG1基极为0集电极与发射极截止,电解电容C1经电阻R1、二极管D2充电,其充电时间为T=1.1R1C1。它可设置为几十微秒至几十分钟的定时称探测时隙。在对100瓦发射台实施半径为50公里的成功覆盖实验,该时隙为2秒。在2秒的充电过程中,当IC1的2、6脚的电位下降到或低于IC1电源供给电压的三分之二时,其3脚恢复常态转为高电位。音频信号发生器(电路)4中的开关管BG6得到高电位使之导通且把IC2的4脚拉成低电位,音频信号发生器4无调制信号输出(发射)。此时发射控制开关恢复高电位收发互锁开关翻转,发射压控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电自动侦测跟踪式封频方法及多能封频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利用检测到的目标信号电压变化为控制信号,经时隙控制转换电路产生探测时隙,以该时隙对目标信号进行跟踪扫描,且同步控制侦测与发射的自动转换和音频信号调制发射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王新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