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小萌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输送铝熔体的加热保温流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39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输送铝熔体的加热保温流通机构,包括流槽,流槽内设置有呈开放形的空腔流道,流槽的上方封装连接有用于对空腔流道内流动的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加热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用于顺畅的输送铝或铝合金熔体,并且能够对铝或铝合金熔体在流动时的热量损失进行补充,提高流动性,从而提高了合金成型率,致密度,提高了合金的整体质量,避免氧化夹杂;并且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整体检修、维护方便快捷,提高整体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输送铝熔体的加热保温流通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通机构,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检修,能够对铝合金熔体在流动时的热量损失进行补充,提高铝合金熔体的流动性避免粘连的用于输送铝熔体的加热保温流通机构,属于合金

技术介绍
在铝及铝合金棒铸造生产过程中需要转运铝熔体时都采用流槽进行转运,其流槽是铝及铝合金棒铸造过程使用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引流。经过处理的铝熔体缓慢流向流槽,然后通过流槽的引流,时铝熔体流向结晶器,最终冷却结晶成铝棒或铝锭成品。然后若流槽内没有很好的保温效果,铝熔体将不能平整地流向铸造设备以保持整个铝熔体液面同水平,也不能保持每个角落拥有均一的温度场,铸造的铸件成品将不能具备很好的理化性能及机加工性能。现有的流槽生产厂家较少,采用的型式也多只是单一的直线形流槽,只起简单的引流作用,不能起到很好的安装衔接作用;而且采用的材质也大多为粘土质,而采用粘土材质制成的流槽,流槽整体结构疏散、强度不高、使用易掉渣,使用过程还易带入夹渣。并且现有的流槽保温效果差,铝熔体在流槽内流动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分热量,导致熔体处于熔融与半凝固状态,热量散失主要通过熔体热量蒸发,与冷空气接触,加上流槽底面的温度,以及外界的温度等各种因素,因此对流槽进行加热时必须的,使熔体处于一个相对恒温的状态下进行流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检修,能够对铝合金熔体在流动时的热量损失进行补充,提高铝合金熔体的流动性避免粘连的用于输送铝熔体的加热保温流通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输送铝熔体的加热保温流通机构,包括流槽,流槽内设置有呈开放形的空腔流道,流槽的上方封装连接有用于对空腔流道内流动的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加热模块。以下是本技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进一步优化:所述壳体内沿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设有多个空腔,所述位于该空腔内分别设置有上述加热模块。进一步优化:所述加热模块包括设置在空腔内的电阻加热器,电阻加热器的上方位于该空腔内设置有隔热板。进一步优化:所述电阻加热器的下方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底部保温层,底部保温层为轻质保温浇注料。进一步优化:所述隔热板的上方与壳体之间设置有上部保温层,上部保温层为硅酸铝纤维毯。进一步优化:所述壳体上与加热模块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检修口,壳体上位于该检修口处分别转动连接有活动盖板。进一步优化:所述流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一步优化:所述流槽靠近进液口的位置处一体连接有进液槽,进液槽与流槽内的空腔流道连通。进一步优化:所述流槽包括流槽外壳,所述流槽外壳内设置有内衬,内衬的中部形成上述空腔流道,内衬整体由保温浇注料制成。进一步优化:所述流槽外壳与内衬之间设置有保温防火层,该保温防火层由硅酸钙板制成。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该用于输送铝熔体的加热保温流通机构主要用于铝合金生产线上熔融状态的铝合金熔体进行转炉时的两设备之间;例如将熔炼炉内的熔融状态的铝合金熔体转至保温炉或铸造机时。进而可以将流槽的进液槽放置在熔炼炉处;然后将流槽的出液口连通至保温炉的输入口上。当需要输送铝合金熔体时,首先启动电阻加热器,电阻加热器输出热能,加热流槽内的空腔流道,使流槽的空腔流道呈恒温状态,然后将铝合金熔体倒入进液槽内,进液槽对铝合金熔体进行缓冲并使铝合金熔体通过进液口引导进空腔流道内,铝合金熔体在空腔流道内顺畅流动,然后再由出液口实现输出铝合金熔体。在需要对加热模块进行检修时,使用者可方便的打开活动盖板,进而使用者可方便的对壳体的空腔内安装的加热模块进行检修和维护。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思巧妙,结构合理,能够用于顺畅的输送铝或铝合金熔体,并且能够对铝或铝合金熔体在流动时的热量损失进行补充,提高流动性,并且能够使铝或铝合金熔体在恒定温度下顺利流动,解决了铝合金熔体在流动过程中热量损耗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合金成型率,致密度,从而提高了合金的整体质量,避免氧化夹杂;并且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整体检修、维护方便快捷,提高整体实用性。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流槽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附图4中B-B向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流槽;11-进液口;12-出液口;13-进液槽;2-空腔流道;3-壳体;31-空腔;32-电阻加热器;33-隔热板;34-底部保温层;35-上部保温层;4-流槽外壳;5-内衬;6-保温层;7-活动盖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阅图1-6,一种用于输送铝熔体的加热保温流通机构,包括流槽1,所述流槽1内设置有呈开放形的空腔流道2,所述流槽1的上方封装连接有用于对空腔流道2内流动的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内设置有多个加热模块。所述流槽1的横截面整体结构呈“口”字形,且其流槽1内部的空腔流道2整体结构呈矩形空腔。所述空腔流道2的下端与流槽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圆弧过渡段。所述流槽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这样设计,可通过进液口11用于引进成熔融状态的铝或铝合金熔体,并且能够使铝或铝合金熔体在空腔流道2内顺畅流动,然后再由出液口12实现输出铝合金熔体。所述流槽1靠近进液口11的位置处一体连接有进液槽13,所述进液槽13与流槽1内的空腔流道2连通。所述进液槽13与流槽1垂直布设,且其整体形状组成“T”形。这样设计,可通过进液槽13方便将熔融状态的铝或铝合金熔体通过进液口11引导进空腔流道2内,其在使用时,可以将处理完成的铝或铝合金熔体倒入进液槽13内,进液槽13对铝或铝合金熔体进行缓冲,然后通过进液口11引导进空腔流道2内,方便使用。所述流槽1包括流槽外壳4,所述流槽外壳4内设置有内衬5,内衬5的中部形成上述空腔流道2,所述内衬5整体由保温浇注料制成。所述流槽外壳4与内衬5之间设置有保温防火层6,所述该保温防火层6由硅酸钙板制成。这样设计,可以使流槽1的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可通过内衬5内形成的空腔流道2用于输送铝或铝合金熔体通过,并且通过保温防火层6用于提高保温效果和防火效果,并且具有耐潮性能。所述壳体1的整体结构由钢板制成。所述多个加热模块分别沿壳体3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设。所述壳体3内沿壳体3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设有多个空腔31,所述位于该空腔31内分别设置有上述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包括设置在空腔31内的电阻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输送铝熔体的加热保温流通机构,包括流槽(1),其特征在于:流槽(1)内设置有呈开放形的空腔流道(2),流槽(1)的上方封装连接有用于对空腔流道(2)内流动的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内设置有多个加热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送铝熔体的加热保温流通机构,包括流槽(1),其特征在于:流槽(1)内设置有呈开放形的空腔流道(2),流槽(1)的上方封装连接有用于对空腔流道(2)内流动的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内设置有多个加热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铝熔体的加热保温流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内沿壳体(3)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设有多个空腔(31),空腔(31)内分别设置有上述加热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铝熔体的加热保温流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包括设置在空腔(31)内的电阻加热器(32),电阻加热器(32)的上方位于该空腔(31)内设置有隔热板(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铝熔体的加热保温流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加热器(32)的下方与壳体(3)之间设置有底部保温层,底部保温层(34)为轻质保温浇注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铝熔体的加热保温流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33)的上方与壳体(3)之间设置有上部保温层(35),上部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栋丁小萌
申请(专利权)人:丁小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