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锻造夹紧缸粗坯的模锻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38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锻造夹紧缸粗坯的模锻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在上模中设置有贯穿上模上下端的上模腔,上模腔的内侧壁设置为上小下大的斜侧壁,在上模腔的下端连接有向下逐渐扩大的喇叭形开口,在下模中设置有贯穿下模上下端的下模腔,所述下模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脱料腔、台阶成型腔及胀型腔,脱料腔与上模相适配,台阶成型腔的内径小于脱料腔的内径,台阶成型腔的顶端与脱料腔的底端之间以圆弧面光滑过渡连接,胀型腔的内径小于台阶成型腔的内径,胀型腔的顶端与台阶成型腔的底端之间以圆弧面光滑过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大大提高锻造效率,而且还大大提升了锻造质量及尺寸精度,从而方便下一步的精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锻造夹紧缸粗坯的模锻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锻造夹紧缸粗坯的模锻模具。
技术介绍
在制造夹紧缸缸体前,需要先锻造出夹紧缸粗坯,然后再对夹紧缸粗坯进行精加工,而目前市场大多是通过自由锻的锻造方法来锻造夹紧缸粗坯,该锻造方法是将待加工棒料放置在砧座上,然后用锻锤对棒料进行捶打,在捶打过程中,需要工人反复翻转棒料,使棒料的各个侧面都被锻锤锤打到,从而使棒料被锻造成带有台阶的夹紧缸粗坯。但是这种锻造方法不仅耗时长、生产效率低下,而且锻造出来的夹紧缸粗坯的表面粗糙、尺寸精度差,不利于下一步的精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高、提高锻造质量的用于锻造夹紧缸粗坯的模锻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锻造夹紧缸粗坯的模锻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在上模中设置有贯穿上模上下端的上模腔,上模腔的内侧壁设置为上小下大的斜侧壁,在上模腔的下端连接有向下逐渐扩大的喇叭形开口,在下模中设置有贯穿下模上下端的下模腔,所述下模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脱料腔、台阶成型腔及胀型腔,脱料腔与上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锻造夹紧缸粗坯的模锻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在上模中设置有贯穿上模上下端的上模腔,上模腔的内侧壁设置为上小下大的斜侧壁,在上模腔的下端连接有向下逐渐扩大的喇叭形开口,在下模中设置有贯穿下模上下端的下模腔,所述下模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脱料腔、台阶成型腔及胀型腔,脱料腔与上模相适配,台阶成型腔的内径小于脱料腔的内径,台阶成型腔的顶端与脱料腔的底端之间以圆弧面光滑过渡连接,胀型腔的内径小于台阶成型腔的内径,胀型腔的顶端与台阶成型腔的底端之间以圆弧面光滑过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锻造夹紧缸粗坯的模锻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在上模中设置有贯穿上模上下端的上模腔,上模腔的内侧壁设置为上小下大的斜侧壁,在上模腔的下端连接有向下逐渐扩大的喇叭形开口,在下模中设置有贯穿下模上下端的下模腔,所述下模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脱料腔、台阶成型腔及胀型腔,脱料腔与上模相适配,台阶成型腔的内径小于脱料腔的内径,台阶成型腔的顶端与脱料腔的底端之间以圆弧面光滑过渡连接,胀型腔的内径小于台阶成型腔的内径,胀型腔的顶端与台阶成型腔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慧蒋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海锅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